新一线城市之首?这顶高帽成都接得住吗

新一线城市之首?这顶高帽成都接得住吗?总体上成都自然是很不错的,只是与一线城市差距依然较大,在所谓的新一线里也没有绝对的领先实力。看待一个城市是不是领先需要参考很多因素,成都的优势如人口,经济总量,消费能力这些毋庸置疑,可从经济质量上看到底如何?第一财经的报告当然值得参考,但仅仅因为一个财经报刊就认定某一个城市跃居某个排名的首位,这也有待商榷。事实上除了第一财经以外,并没有什么其它新一线城市排名。在多数人眼里,成都似乎在经济质量上并不一定领先杭州、苏州、南京、武汉等这些新一线城市。

新一线城市之首?这顶高帽成都接得住吗

成都


成都2018年GDP名义增速是10.46%,而武汉是10.72%,论增速,成都并没有超过武汉;论总量,成都更没有超过重庆天津苏州;成都虽然有国家级天府新区,但这并不能说明成都超然的城市地位,天府新区是四川省下辖的副省级新区、国家级新区,成都片区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且天府新区是国家规划的第11个国家级新区,包括重庆、南京、西安都有,这并不能证明成都的地位比其他城市高。

看2018年的公开数据,成都的本土企业,没有一家上榜世界500强,而西安、苏州各有2家,杭州有3家上榜。成都的城市性格似乎和不进则退只争朝夕的发展氛围格格不入,仅以美食为例,老一辈的只爱吃川菜,这或许更准确的概括应该是成都人不爱争,对于自己现有的文化生活方式已经很满足了,满足到不想接纳别的。可见城市快速发展建设这个理念和成都的慢节奏氛围十分不搭。

仔细分析成都的优势,成都常住人口虽已1600多万了,仅次于京沪(重庆不算远郊区县),但这个人口基数有全国第八的GDP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况且前面还有七个城市呢,人均来看在前十大城市里面更是倒数。况且现在成都增速快只是在走人家的老路而已,沿海一二线城市已经在转型(有的已经转型成功,比如深圳)。成都作为人口比较多的西南大区中心,有大央企国企分部和数量不菲的领事馆,但成都本土的大公司却凤毛麟角。

新一线城市之首?这顶高帽成都接得住吗

成都


看一个城市能否真正发展,核心还是人文环境,当地治理能力,社会包容程度等,用各个角度观察成都这座城市,本地土著和川内来蓉的人员,都有着小富即安得过且过的心里。稍微做得好的企业家,基本都是外地人,普遍奋斗精神不足,都想搞点儿轻松的串串生意做。一些地方市场目光很短浅,犹如杀鸡取卵。除了天府新区治理能力比较接近北上广深,效率和规划,服务意识,都能接近一线城市外,其行它政区域的治理能力,乏善可陈。

看看GDP,2018成都GDP总量排第八,前七名除了上北深广,还有重庆、天津、苏州;成都人均GDP是95625,总量比不过天津和苏州,人均更不到杭州的三分之二,武汉的四分之三,拿什么自诩新一线城市之首?说不出口嘛!

新一线城市之首?这顶高帽成都接得住吗?我的观点,根本就不存在新一线城市之首!成都、西安、武汉、南京、杭州、重庆这几个城市都差不多,成都也没什么不服气的,要说憋屈,恐怕长三角的城市更甚,离上海太近了,你能想象苏州这样的城市连机场都没有吗?教育更不用提了,高校只有一个中游211。而南京区划面积太小,目前只有成都的一半,且因为地理的关系,很难像成都一样兼并周边的城市。

杭州类似,上海在旁边也是很难一家独大的,杭州只是在互联网上异军突起,长三角有上海就不太可能再出现一个和上海比肩的城市了。武汉、西安、成都、重庆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它们必然是区域中心,具体到西部,那就是成都重庆了。

新一线城市之首?这顶高帽成都接得住吗

成都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