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論裁判到蔡徐坤,籃球也許變味了

好吧,我想這不是我們所熱愛的籃球。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們開始變成了噴子。

本來今天在看開拓者與掘金的比賽,結果滿屏的“裁判隊”VS“碰瓷隊”,其他的彈幕請各位腦補。。。


從論裁判到蔡徐坤,籃球也許變味了


這還是我們熱愛的籃球麼?我也不知道從時候起,我們開始噴裁判了,不只是球迷,甚至球員們也越來越多的找裁判抱怨,從而獲取更多的利益。

我再想10年前,甚至15年前,那時候東卡南麥西科北艾,也許是我記不清了,也許是我忘記了,但是那時候人們很少議論裁判,很少去質疑這些東西,單純的去欣賞大姚的比賽,那支22連勝的平民火箭。也許那時候的籃球,更像是一場戰鬥。

從論裁判到蔡徐坤,籃球也許變味了


後來騰訊接管了NBA就開始了,這球沒犯規?這球犯規了?還有各種避孕套廣告。。好吧,很久之前我就開始關閉解說,出了英文版之後,就自己看英文版了,居然治好了我蹩腳的英語聽力。。。

後來蔡徐坤的NBA新春賀歲形象大使,我不知道他給NBA帶來了多少觀眾,但是確實把籃球推向了輿論的中心,蔡徐坤的運球視頻現在都是熱點,但是然後呢?帶動了籃球的發展了麼?

喬丹把NBA推向了世界,姚明把NBA帶回了中國,蔡徐坤呢?讓更多的鋼鐵直男明白了蔡徐坤。。。

從論裁判到蔡徐坤,籃球也許變味了


NBA是商業聯盟,得考慮商業價值。但是前提是有價值才有商業,價值的關鍵是文化,文化的關鍵是認同,為了追求更大的商業利益,而不正確得引導文化走向,只能是飲鴆止渴,因為你得不到認同。

面對培養青少年向他們推廣避孕套,推廣裁判論,推廣刷禮物,最後卻忘記了向他們推廣對籃球的熱愛。


從論裁判到蔡徐坤,籃球也許變味了


G1結束以後,我看到了火箭的希望,勇士已經牌盡了,夏天唯一的補強考辛斯沒有了,最後哈登罰球,上內內以後,庫裡直接從後場運球過來,弧頂兩個掩護,幹拔三分,這是不是敗筆?有人說保護籃板球?兄弟,小打大拉出來單練,能保護籃板球麼?勇士幾次進攻不進,哈登多次突破內線殺傷,分差到了2分,你給我一個換人的理由?

但為成功找方法,莫為失敗找理由。7局4勝的比賽,最後還是看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