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放下別人的過錯,也是放過自己

我們總是覺得自己是受害者,認為所有世間的不力和痛苦都是針對自己的。我們一直再問自己“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為啥好事總是輪不到我身上”“都沒有人可憐我的”

……

我們嘆息,我們自怨自艾,我們總覺得自己永遠是被別人欺負的哪一個。其實,往往痛苦都是我們自己的想法帶來的。

面對同樣的事物,不同的人總是有不同的想法,這也就是說為什麼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舉個例子,同樣是一場考試考砸了,有的人就會身陷泥潭無法自拔,覺得自己的付出都是泡影,不斷地否定自己;而另一種人則把挫敗當成了動力,一次沒考好還有下一次,不斷地學習就會有不斷地進步。由此可見,不同人的心理感受也是完全不同的。

其實放下別人的過錯,也是放過自己

曾經有個人在一個雨天乘坐公交車,因為人多,車上擁擠不堪。這時,他突然覺得後邊有人的雨傘尖碰到了他的腳踝,他本想回頭斥責那個人,但車裡實在太擠,他根本無法轉身。當車顛簸時,雨傘尖就刺得他更疼了,他心裡充滿了怒火,心想:等一會兒非得好好教訓那個人一番。

好不容易到了下一站,一些乘客下車了,他終於能轉過身來,以頂開那刺人的雨傘尖,並且憤怒地瞪著那個不長眼睛的傢伙。

出乎他意料的是,對方竟是一個盲人,而碰到他腳踝的東西並不是雨傘尖,而是那個人手裡的柺杖。他原本要爆發的怒火突然間消失無蹤,而腳踝似乎也不那麼疼痛了。

為什麼他的疼痛感會在一瞬間突然消失呢?就因為這個時候他的想法變了。表面上看,他的憤怒緣自刺痛他腳踝的那個人,但實際上,這種怒氣是來自“這個傢伙非常無禮,我被冒犯”的想法。所以,當他發現對方是個盲人時,認為對方“無禮”的這個想法根本站不住腳,而憤怒的情緒也就隨之轉變了。由此可見,身體上的痛覺往往會因心理疼痛而被放大,只要消除了心理的病因,疼痛的感覺會大大削弱。

其實放下別人的過錯,也是放過自己

其實放下別人的過錯,也是放過自己。

其實就算我們暴跳如雷或是鬱鬱寡歡也無法改變什麼,我們越是傲慢、越是固執其實就越容易被挫折打倒。因為我們總是太過自信,覺得已經盡了自己所能,之後再發生的任何問題都和自己無關,都是其他人的錯失。隨之而來的就是,盡力事不成的懊惱,在埋怨別人的同事嘆息自己所失去的。

其實,當我們因為他人的缺點而苦惱的時候往往忽略了自己其實也存在著很多缺點。說到底,這其實是無知的一種表現。我們在無意間吧所有的過錯丟給了其他人,上海也就在無意間發生了。我們缺少了對事情的全面觀察,沒有做到換位思考,我們過分的要求別人能做更好。其實換句話說,我們覺得我們做的很好了,其實我們還可以做的更好—自己任務的完成度高一些、自己任務的簡化度高一些、對於他人的包容度多一些,說不定事情能完成的更快,更好。

與其說改變自己的看法,友善而寬厚地接納別人對自己的傷害,不如說是放過了自己,更深刻地瞭解自己的短處。有人常說,最大的痛苦往往來自身邊最親近和信任的人所帶來的傷害。事實上,同樣的傷害,只不過因為關係越親近,在心理上讓人更難以承受罷了。即使傷害已經過去很久,有些“受害者”仍然記憶猶新,陷入受害的情緒之中不能自拔,無異於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一生。

放下別人的錯,解脫的是自己的心。看起來是原諒別人,其實是放過自己。有時候人的眼睛看世間、看他人,就是看不到自己,能看到別人過失,卻看不到自己的缺點。

其實放下別人的過錯,也是放過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