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片區別於玄幻片與超級英雄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科幻電影的靈魂是科學,它必須在科學的基礎框架上進行創作,從而科幻片的科學性是最能體現一個作品的水平的。
在《流浪地球》之前,國外也有許多優秀的科幻片,縱觀這些優秀的作品,無一不是具有非常嚴謹的科學邏輯。舉個例子,2015年上映的《火星救援》就是非常硬核的科幻電影,其團隊具有很強的科學背景,裡面所展現的很多細節也非常的真實。大到軌道計算、彈弓效應,小到洩壓閥都有嚴密的演算,並且經過後期強大的特效才將這麼一部鉅作展現給觀眾,所以上映後的口碑和觀感才這麼好。
那麼看過《流浪地球》之後,我們在感嘆影片的宏大科幻之時,這部電影有多少科學上的Bug即不合理之處,下面我就來列舉一二。
1,首先是本劇發生的背景,太陽發生氦閃,猛然變成了紅巨星,體積迅速膨脹,溫度迅速升高,地球變得不宜生存,不得已需要將地球推動到木星附近的新適宜生存帶。
然而這是錯誤的!真實的情況是--氦閃之前10億年左右的時候太陽就已經成了紅巨星吞噬了地球!氦閃發生之後太陽的體積反而會縮小並且總的光度還會變暗!
2,地球根本不可能靠發動機推著跑,因為地球的結構就是很薄的地殼篇幅在很厚的地幔上,地核也是液態鐵的混合物。地球其實就像一顆雞蛋,還是殼碎的四分五裂的雞蛋,想要把地球推動到第三宇宙速度,恐怕早就解體成為了漂浮在太空中的地殼碎塊了。
3,引力跳板聽起來可能是很厲害的技術,但是在現實中幾十年前的流浪者號上就曾多次使用且一次失誤沒有出現,很難相信在電影中科技已經如此發達的地球,居然會在關係人類生死存亡的工程中出現致命的失誤,這一點就非常具有戲劇性。而且木星的引力並不會突然劇增。
4,在電影中有一個從太空中觀看地球的鏡頭,可以看見地球上一股白雲集結成的旋風,像這樣。
這時一種熱帶氣旋,俗稱颶風、颱風,它需要溫暖的海水持續的提供能量來維持自身的威力,一般來說怎麼也得26攝氏度。但是電影中顯示此時的氣溫只有零下80度,你沒看錯,是零下!這個時候的海洋應該是全部冰凍,怎麼可能產生這麼大的氣旋。
最後,《流浪的地球》是一部好的科幻電影,雖然有些科學上的漏洞,但是瑕不掩瑜,畢竟大家是為了享受電影帶來的震撼體驗。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補充你發現的Bug!
閱讀更多 豐哲說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