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在殺了岳飛之後,為何金兵沒有趁機滅南宋呢?

密探零零發


趙構殺岳飛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讓金兵南下滅宋,一個南宋皇帝怎麼可能做讓仇者快的事情呢!先不說南宋政府為什麼要殺岳飛,就說說岳飛死了之後金兵為什麼沒有南下滅宋?

(金滅北宋路線圖)

金兵實力還不足以滅宋

1126年,金兵拿下北宋都城汴京後,隨後也進行了南下攻打江南,西部攻打陝西、四川,但是都沒有取得勝利。諸如金兵在陝西和吳玠交戰,在和尚原、仙人關都吃了敗仗;在江南和岳家軍就不用說了郾城之戰、潁昌之戰等都大敗金兵,韓世忠在黃天蕩、大儀鎮都打敗金兵,此外還有劉琦、張俊等也曾在戰場上打敗過金兵。

這些都說明了當時金軍實力並不足以消滅南宋,只能達到一個相持階段。

金朝需要消化北方佔領的地區

由於金兵在滅了北方的遼國後隨即南下侵宋,又滅了北宋,這估計連金人自己都有些不太相信這麼容易就得到這麼一大片土地,還接連搞定了兩個強大的國家。既然強佔了遼和北宋的大片土地和人口,就得花時間來消化這些土地和人口。不然你光吞下不消化,後方的起義和暴動就能把你搞得精疲力盡哪還有能力再去開發新的土地。事實上在北宋滅亡後,北方的漢人就自發組織起來不斷和金人抵抗,一直到北宋滅亡近50年後金世宗時期才基本得以平息。

(辛棄疾)

其中有著名詞人、抗金英雄辛棄疾還有八字軍等等,而且在早期金兵南侵時期,北方抗金義軍和南宋部隊積極配合,騷擾金軍後方,極大牽制了金兵的力量。

南宋統治者不會坐視金兵南下

既然問題中提到趙構殺岳飛,其實好多人也推測趙構殺岳飛的心理動機,其中說法最多的就是萬一岳飛真的把金人打回到東北,迎回二聖,那麼到時候把趙構放在什麼位置。二聖一回來就沒他趙構什麼事情了,因此趙構最願意看到的局面就是金和南宋維持現狀,你吃不了我,我也吃不了你,這樣他才能在皇帝的位置上坐穩。鑑於此,我想加入金兵真的要南下滅宋,到時候趙構連位置都沒得做,他也就不會推行他的綏靖的政策,肯定會拼死抵抗,保住自己的位置。

金人滅北宋其實已經是佔了很大的便宜了,按真正的實力對比北宋也不至於被金人攻佔。至於想要再滅南宋,先不說有沒有岳飛和岳家軍當時最強的軍事力量,南宋還有韓世忠、劉琦、吳玠等一批能打的將領,更何況趙構也不會坐視金兵南下,肯定死命相抗衡。再加上北方義軍抵抗和南方水土和地形都對金兵造成困擾。所以當時的金人無論在實力上,還是天時地利上都不會讓金兵南下滅了南宋的。


山中茅店


若是能的話,金兵早就把南宋給滅了,之所以會出現雙方和平相處的局面,是因為兩邊的實力,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

要知道金兵最強大的時候,是在滅北宋的時候。到了趙構建立了南宋,和金兵打了幾十年的仗,兩國之間互有勝負。這時候的金國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導致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金兵實力的下降,這時候金國能打的將領,死的也差不多了。當初攻打北宋的那一撥人,老死的老死,戰死的戰死。能叫出名來的,也就是一個金兀朮了。

第二,在這幾十年的征戰過程中,南宋湧現出了一大批能人善將,這些人以韓世忠,岳飛,劉綺,王俊等名將為主。

正是這種局勢的轉換,讓南宋這個風雨飄搖中的小政權,逐步的穩定了下來。

尤其是在宋和金簽訂紹興和議之前,金兀朮一直都是吃敗仗的。

金國在中原的特種部隊,是他們的鐵浮屠,柺子馬。但是,當這些特種部隊遇到岳飛的時候,已經不好使了。

岳家軍已經把他這個鐵浮屠,柺子馬給破了。

也就是在這種節節敗退的情況下,宋高宗在秦檜的建議下,向金國拋出了橄欖枝,正好金國也不想打了。

於是,兩國就簽訂了紹興和議。

但是,當時的岳飛,是不想看到這種結局的。對於他來說,收復北方大片的土地,才是他想要的結果。

因為宋高宗簽訂了紹興和議,岳飛對宋高宗不滿,就辭職不幹,回家去了。

紹興協議的簽訂,就意味著兩國開始休戰了,恢復和平了。這時候對於宋高宗來說,除去武將,就很有必要了。

本來宋高宗沒有想過對岳飛下黑手,但是,架不住秦檜在那裡一直黑岳飛。

最後宋高宗,就讓人把岳飛抓來,然後以莫須有的罪名把岳飛給殺了。有的人說,宋高宗殺岳飛,是紹興和議裡的一個條件。

其實,這個真的有點把岳飛看的太過於重要了。

當時,即使沒有了岳飛,金國也不敢輕易對南宋發兵了。那時候的金國內部,也是出現了矛盾,正所謂是內憂外患。

再說了岳飛死了,不是還有韓世忠,還有王俊等人嗎?

若是一旦金國和南宋在鬧翻了,這些人還是可以站出來為國抗金的。

那時候他們之所以不把南宋滅了,是實力不允許。

當然了南宋向滅金也是不可能的,能滅的話。早就發兵,打到金國的老家去了。


漢史趣聞


下面我們大致梳理一下自宋金交戰以來,南宋將領取得的戰果:

和尚原之戰: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五月至十月,金軍兵分兩路進攻宋將吳玠據守的和尚原(今陝西寶雞西南以東),吳玠主動出擊,四戰四捷,大敗金軍。完顏兀朮見勢不妙,親率數萬精銳大軍助攻,吳玠再次大敗金軍。此役,宋軍俘虜金軍將士一千多人,粉碎了金軍由陝西窺視川蜀的企圖。

仙人關之戰:和尚原之戰後,金軍不甘心失敗,於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二月,由完顏兀朮會同金將撒離喝及偽齊劉夔部共十萬人,再次攻蜀。雙方在仙人關(今陝西略陽西北)右側的殺金坪展開激戰,金軍再次大敗。金軍妄想吞併川蜀的野心再次被吳玠擊碎,從此採取防守戰略,不敢再覬覦川蜀之地。吳玠在戰役結束後,又收復了鳳州(今陝西鳳縣東鳳州鎮)、秦州(今甘肅天水)、隴州(今陝西隴縣)三地,徹底穩定了川陝形勢。

順昌之戰: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五月,完顏兀朮率領十萬金軍進攻順昌府(今安徽阜陽),此役,完顏兀朮派上了號稱”鐵浮屠“的重裝甲騎兵。順昌守將劉錡以五千兵力,以少勝多,大破十萬金軍。

郾城之戰: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七月,完顏兀朮得知岳飛所部軍力分散,指揮部所在地郾城的部隊不多,於是親率一萬五千名精銳騎兵奔襲郾城。岳家軍上砍金兵,下砍馬腿,與金軍展開激烈的肉搏戰,最終大敗敵軍。

潁昌之戰:郾城之戰失利後,完顏兀朮不甘心失敗,再次集中三萬多人馬,於紹興十年七月中旬大舉進攻岳飛北伐的前哨陣地潁昌府。岳家軍王貴、岳雲也率三萬人馬駐守潁昌。王貴怯戰,岳雲親率八百騎兵衝入金陣,步軍繼進,經過幾十個回合的惡戰,最後在董先、胡清兩部的合擊下,金軍大敗而逃。宋軍殺敵五千,俘敵二千、馬三千,其它輜重、器械不計其數,取得空前的勝利。

柘皋之戰: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正月,完顏兀朮率十萬大軍再次南侵。二月,完顏兀朮與劉錡再次相遇。劉錡以兩萬的兵力在柘皋(今安徽巢湖市)大敗十萬金軍,金退被迫退往淮北。

柘皋之戰對宋金走勢有著決定性意義,金軍十萬大軍在擅長的野戰中被宋軍劉錡打得大敗,改變了以前只有岳飛、韓世忠、張俊三大將才能與金軍角逐的形勢,金都元帥完顏兀朮也由此得知宋軍已今非昔比,滅亡南宋是可望而不及。宋高宗、秦檜也認為以後不必依靠岳飛、韓世忠、張俊就能保住半壁江山,南宋已沒有被金國滅亡之虞。

另外需要特別交代的是,劉錡兩次大敗金軍的順昌、柘皋之戰其實就是在第一次宋金紹興和議達成後,金國撕毀和約再次南侵的事。這次金軍敗盟,使其對自己的軍事力量有了徹底清醒的認識。因為在這一系列大戰中,南宋其它部隊也在諸多戰場取得了規模不等的勝利,使得金軍此次南侵倍感艱難,認識到現在的宋軍已遠不是十年前一觸即潰的那支敗軍了。在這種形勢下,以完顏兀朮的主戰派不得不放棄滅亡南宋的既定策略,最終達成了第二次紹興和議。


歷史的小學生


趙構在殺岳飛之前,宋和金已經簽訂了《紹興和議》。和議簽訂了之後,雙方停止了戰爭,已經和平友好的相處了一段時間了。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當時的雙方力量對比,是差不多的了。屬於誰都吃不下誰來的那種。

畢竟經過幾十年的戰爭,南宋朝趙構這邊積累了一大批的能人武將,岳飛、韓世忠、王俊、劉綺......,正是這些優秀將領的代表。對於金國來說想徹底打敗他們,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金國這邊,當初開國的將領,幾乎死的都差不多了。只剩下一個名將金兀朮,後來的他也是在宋的地盤上屢屢吃敗仗,被韓世忠和岳飛等人打的也是沒有信心了。

所以,考慮來考慮去,他們覺得還是和南宋談判比較好。再加上南宋皇帝趙構一直就想向金求和。

他們也就順勢簽訂了《紹興和議》,宋向金稱臣,並且每年向金進貢歲幣,等其它奢飾品。

因為南宋和金已經和平相處了,這時候趙構就該收拾武將了。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獵狗烹”這本來就是武將的宿命,宋高宗趙構是很擔心武將做強做大的。畢竟武將的破壞力太大了,正如他的祖上,開國君趙匡胤不就是靠著武將的頭銜,黃袍加身的嗎?

趙構是很擔心這種情況再次發生的,所以,他要對能威脅到他的武將大打出手。

本來趙構是想拿韓世忠開刀的。可是,岳飛從王俊這裡得知情況後,就告訴了韓世忠,讓他小心點。

韓世忠那也是讀過書的人,他得知消息後,立刻找到了宋高宗趙構,交出了兵權,並且承諾自己,不在當將軍了,希望宋高宗給他在臨安劃一片地留他養老。

趙構得知後很高興,就在西湖邊上給了韓世忠分了一塊的,韓世忠蓋了房子,從此不問世事。趙構從此也就放過了他。

反倒是岳飛危險了,經過趙構和秦檜兩人多日的商議,他們打算把岳飛給除去。他們先是安排人告岳飛謀反,把岳飛抓了起來。

可是,審來審去並沒有證據,他們就以“莫須有”的罪名把岳飛給殺害了。

岳飛被殺之後,韓世忠憤憤不平,他還找到了秦檜問他,憑什麼把岳飛給殺了。

秦檜說岳飛有可能會謀反,所以要殺他。

韓世忠說岳飛忠心無二,一心為國,他怎麼可能會謀反?

秦檜反問韓世忠,你又不是岳飛,你怎麼可能知道岳飛不會謀反?

韓世忠無話可說,就這樣一代名將岳飛冤死了。

岳飛死後金國再也沒有攻打過南宋,就是因為雙方已經簽訂了《紹興和議》且南宋這邊還有更多的武將,可以說只要戰事再發,韓世忠等將領,還是會被朝廷重用對抗金國的。

所以,即使少了岳飛,也不妨礙南宋對抗金國。這就是金國在岳飛死後,沒有對南宋發動戰爭的原因。


史學達人


1142年岳飛被害風波亭,距1127年靖康之變已經開戰15年。

(風波亭圖片)


1127宋朝兵敗雖然首都淪陷,二帝北狩,但是宋朝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未根本受失挫。南宋逐步恢復軍事和經濟,終於穩固了前線,湧現了以岳飛為首的中興四名將,軍隊戰鬥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並取得了黃天蕩之戰、和尚原之戰、順昌之戰、郾城之戰、潁昌之戰、柘皋之戰等系列軍事大捷。


達成和議前的最後一場大戰即柘皋之戰,在南宋充其量只算二流將領的楊沂中和王德,居然還擊敗了完顏宗弼十餘萬大軍,大破了他的王牌部隊“柺子馬”,足以證明金國根本沒有任何撕毀和約、南下滅宋的能力。

金軍人員構成也因此了發生巨大變化,隨著不斷戰損和日益擴充,女真人只剩下少數,被其裹挾南下的契丹人、渤海人、韃靼人同樣不多,反而簽發的漢人壯丁、收編的漢人盜匪,逐漸為金軍主力。因此,金軍戰鬥力直線下滑,再不復此前縱橫北中國所向無敵的威風。

(當時兩軍交戰地圖)


1135年-1147年,蒙古人也時常侵略金國北境,對金國的都城——上京產生了很大的威脅。因此金國的精銳主力都調往北疆,圍剿蒙古。在南線金人就立了偽齊來應對宋軍的反擊。此時金人已經疲於南北兩線作戰。


金國在經過了慘烈的皇族政變後,進入了金世宗時期,經濟、軍事、文化開始逐步恢復和發展,儼然成為了中原傳統王朝。而此時南宋正是宋孝宗當朝,南宋的實力有所增長,孟拱、王堅等名將的主持下,完善了四川、襄陽、淮南三個防禦體系,金國與南宋的實力變得旗鼓相當,形成了對峙局面


公元1127年,金軍滅亡北宋後時術能力卓絕的熊虎之將,如魏王完顏宗望、鄭王完顏斡魯、魯王完顏闍母、遼王完顏斜也、詵王完顏婁室、潞王完顏宗輔、秦王完顏宗翰等一個接一個地在無休止的酗酒和縱慾下,暴卒而死。

此時南宋雖沒有岳飛,其餘的南宋名將,韓世忠、吳玠、吳璘、劉錡等諸人,都在對金戰爭中完全成長起來,令金軍連連受挫,遭遇此前不可想象。

(趙構)

所以,並非是金人不南侵,而是金人的實力不濟,而宋朝又有足夠的實力可以自保。可惜如此大好局面,卻因趙構的“恐金症”早已病入膏肓,十二道金牌強令各路宋軍退兵,更令岳飛仰天悲嘆:【十年之功,廢於一旦! 所得諸郡,一朝全休! 社稷江山,難以中興! 乾坤世界,無由再復!】當時的南宋君臣,是把一手好牌給打爛了。


我是美麗青春您真痘:如您支持我的觀點,請點贊和轉發。如有更高見解,請評論區留言!


美麗青春您真痘


正因為岳飛死了,岳家軍收編成御前軍,由國家統一指揮,南宋軍力大增,金國才不能進攻南宋,岳飛根本就沒有和金主力打過,消極避戰,從來都是避開金國主力。

1140年宋金會戰,就是因為岳飛抗旨畏敵,不去支援順昌,沒尊照高宗命令,去順昌消滅金主力,跑去“收復失地”,結果,金國一反攻,岳家軍一觸即潰“軍皆潰”,岳飛不顧高宗就地防守的命令,匆匆逃跑“金人追之不及”,才讓金國佔領河南。

1141年金國又進攻南宋(金主力被消滅的謊言,不攻自破),高宗皇帝命令張俊,劉錡正面抗擊,韓世忠側擊,岳飛因為有南宋唯一的騎兵部隊,讓岳飛斷金退路,又是岳飛抗旨畏敵“逗留不前”,不尊旨去斷金退路,張俊,劉錡擊敗金兵,在追擊途中遇伏,損失六萬精銳,連高宗皇帝的御林軍都全軍覆滅。只有楊沂中一人是王德拼死才救出。這也是岳飛被抓,楊沂中乞旨殺岳飛的原因。

兩次宋金會戰都因為岳飛抗旨,南宋損兵折將,丟失國土。南宋是舉國出動(除岳飛),金國只是四個軍中的一個軍,南宋都沒打贏,說高宗在金國主力被殲,對金國不利的情況下和談,又是不攻自破。無恥文人篡改歷史,汙衊漢族統治王朝,誤導中華百姓數百年。


曉風2016


宋金之所以能夠議和成功,關鍵是戰場對峙的平衡,金宋戰爭之初,金軍攻城掠地所向披靡,而宋軍畏金如虎望風披靡,此時無論如何宋金都不可能議和。但是宋金戰場對峙到了1141年,出現了一個明顯的特點,金軍雖然依舊佔有絕對的騎兵優勢,掌握著戰爭的主動權。但是金軍已經沒有了金宋戰爭之初,攻城掠地所向披靡的絕對優勢。宋軍雖在野戰中和金軍對陣基本無勝算可言,但依靠人多勢眾家近狗熟的有利條件,依城憑險固守,卻能有效地遏制金軍騎兵的凌厲進攻,迫使金軍無兵員優勢,也不敢輕易攻城。徹底改變了宋金戰爭之初,宋軍望風披靡的局面。之前的順昌之戰,和之後的柘皋之戰,也都充分地證明了這樣一個特點。經過之後的柘皋之戰,宋金朝野更為清楚地看到了這一特點,宋金的主戰派也都不得不面對現實。這是宋金議和的根本基礎,離開了這個基礎,任何能足使宋金議和的說法,都是不切實際的,或是別有用心的。所以說宋金議和,是以宋金戰場較量為基礎的務實的結果。

形成宋金戰場對峙平衡的第一較量,是順昌之戰,此戰由宋將劉錡率近兩萬原八子軍將士守城成功。岳飛軍增援到達順昌時,金軍已經北撤走十多天了,此戰於岳飛軍無關。

形成宋金戰場對峙平衡的第二次較量是,岳飛軍和金軍在郾城和潁昌一帶的較量中,岳飛軍在野戰中失利,但是金軍吸取了順昌之戰的教訓,並沒有攻城,只是在郾城以北紮營,隔斷了郾城岳飛軍和潁昌王貴的聯繫,誘使迫使岳飛軍出城野戰,7月13日至14日岳飛軍遭到重創後,即於18日奏請退出河南。所以,對宋金戰場對峙平衡的作用不大。

形成宋金戰場對峙平衡的第三次較量是,金宋的柘皋之戰,此戰,岳飛軍自接到出兵和金軍接戰的詔書後,四十餘天,竟然沒有和金軍打過一個照面,連金軍的影子都沒看見。也是處死岳飛的罪名之一,臨軍征討稽期罪的依據。所以此戰和岳飛軍沒有關係。

岳飛被判罪處死後,岳飛軍被整編為御前軍,並且能夠根據宋金戰場態勢,由朝廷統一調動,不再有岳飛消極怠軍的情況發生。所以整體實力有一定的提升。所以宋金最終議和,和殺不殺岳飛沒有關係,從朝廷對岳飛軍的掌控度來說,宋軍的整體實力還有了一定的提升,所以金軍沒有理由也沒有實力,在岳飛被處死後消滅吃掉南宋。


農夫山拳有點閒346


岳飛是抗金英雄,也是南宋王朝北伐中原的代表人物,他帶領的岳家軍,紀律嚴明,訓練有素,戰功卓著,取得了對金戰役一系列的輝煌勝利,以至金軍統帥金兀朮都曾感嘆“憾山易,憾岳家軍難”。岳飛在軍事上表現突出,但其政治主張卻和宋高宗趙構相違背,最終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於飛波亭。做為南宋的中流砥柱,岳飛被殺害後金國為什麼沒能趁機滅掉南宋呢

其一:南宋當時名將頻出

岳飛是南宋名將,但南宋當時戰將中除了岳飛外,中興四將還有韓世忠、張俊、劉光世。陝西有吳階吳磷兄弟,劉錡等,可以說當時南宋名將頻出,戰星雲集。岳飛因為忠君為國,功績被後世過度放大,以致世人以為岳飛是南宋當時的頂樑柱。靠一個人撐起南宋,其實不然,韓世忠也屢敗金軍,張俊、劉光世雖勝率不高,但其兵馬在一定程度上也起了牽制金兵作用,更何況陝西的吳階吳磷兄弟在和尚原、仙人關都重創過金軍主力,岳飛被殺只是打擊了當時部分將領北伐中原的念頭,而南宋當時的實力並沒有受到影響。宋金互有攻守,進入相峙階段。

其二:北方人不習水戰,南宋有長江天險

對北方遊牧民族來說,長江天險是個坎,水戰是其最大短板。在馬上風光無限的金軍騎兵到了長江口就力不從心了,宋軍利用長江天險製造過一系列勝利,完顏宗弼也曾在黃天蕩被韓世忠包過餃子,最後在內奸的策應下才倉皇出逃,損失慘重,南宋有當時最先進的水軍部隊,水軍在當時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當金軍攻佔健康,南下攻杭州時,宋高宗趙構不敢在陸地停留,坐水軍船隻在海上飄蕩過一段時間,也說明當時趙構對宋朝水軍的信心。宋朝水軍及長江天險的存在使金軍至始至終沒有找到對應之策。

其三:金國內部矛盾突出,無力南侵。

岳飛被殺是公元1142年,當時金國完顏婁室、完顏宗望、完顏宗翰等一大批戰將都已去世,人才凋零。特別是金熙宗完顏亶在位後期驕奢淫逸、暴虐殺人,沉湎酒色。致使金朝腐敗之風日烈,眾叛親離下,最後被完顏亮所殺,不斷內鬥消耗了金朝國力。此時政局不穩因而也無力南侵。


摩羯大叔史


誠邀,如題。趙構自毀長城,殺了岳飛之後,為何金兵沒有趁機滅南宋呢?小編認為可以這樣理解!

首先,金國後方出了問題

其實對金國統治影響最大的並不是南宋王朝的抵抗,而是北方被征服土地的起義。大家都知道,金人南下時還是個落後的奴隸制帝國,實際上並沒有統治南國漢人的能力,其實金人自己也知道這一點,一開始並沒有打算吃掉大宋,原想打點秋風回去就好了,沒想打堂堂大宋朝廷就像紙糊的一樣,不堪一擊,金人自己都傻眼了,有點不消化,北方漢地到處風雲詭譎,起義軍此起彼伏,所以其實金人已經被這些勢力拖住了,短時間沒有南下的能力。

其次,南宋朝廷的防禦得當

宋高宗好歹是個皇帝,殺岳飛是因為岳飛不聽話,但是趙構對於自己的防禦做的還是很好的。高宗首先加強川陝地區防禦,阻擋金軍入川,保住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國;其次,趙構建立以長江中游地區為重點連結淮東的江淮防禦體系,依託有利地形延滯金人的騎兵;最後實施以荊襄為基地,聯絡河朔,乘隙而進,直搗中原的戰略方針。同時,南宋還重視發展軍事技術,改革軍事制度,加強軍隊建設,從而使國防力量有所增強,所以實際上金人也不一定能南下打敗宋軍。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金宋的紹興議和以後,南宋已經投降了,已經舉國投降金國了。此後,南宋的皇帝需要金國的冊封,南宋需世代守臣節,且需要給金國納貢。金國取得中華的正統地位。

因此,在紹興議和,南宋殺岳飛的情況下,南宋既然已經投降了,金國自然也不會南下滅宋了。事實上,南宋投降,金國的正統和朝貢體系也就形成了,南宋的存在,已經和其他的納貢國家並列了。此時的金與宋,甚至可以對比此後的明朝與朝鮮。



另一方面,金國內部、以及金國北方,都存在著較大的威脅,金國無暇他顧,自然很難分兵南下,也只有見好即收了。

而南宋方面,儘管岳飛已死,但南宋的根基還在,有能力的武將還有很多,自保是沒有問題的。事實上,紹興以後的采石之役,南宋文臣尚能抵擋金國主力即說明了這個問題。


岳飛是南宋主戰派之一,其北伐對金國有很大震動。因此,張浚在拓皋之役失敗以後,金國接受紹興議和的條件之一,就是殺岳飛。而殺岳飛,是金國為了杜絕此後南宋再有將領深入北伐的發生,也是警告南宋不要再北伐,但並不是說殺岳飛是為了滅宋鋪路。

金國的用意就在於此,南宋朝廷也心知肚明,因此才會接受殺岳飛換議和。

因此,當50年以後,南宋韓侂冑北伐失敗,金國要求南宋交出韓侂冑,而南宋最終將韓侂冑的首級交給金國,以換安寧,和殺岳飛是同樣一個道理。只不過,同樣北伐,岳飛是勝而被殺,韓侂冑是敗而被殺,結局自然也略有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