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裡,總需要解釋時,你就輸了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點擊右上角[…]→點選[設為星標★]

感情里,总需要解释时,你就输了

Hi,你好啊~

當你看到這篇文章時,

我剛經歷了一場大規模的吵架,

險些就要動用兵器。

然後,我想到這個主題——

如果在感情裡,總是需要你做太多的解釋,

那一定不是一段好的感情,

而你,也會漸漸懷疑你所呈現的是否是真實的自己。

不懂你的人,終究不會懂你。

所以,別太委屈自己。

2019.4.30

身邊一個妹子,最近分手了。

她哭著說,她在微信上,足足打了近千字,

向男朋友道歉和解釋,但他一句也沒有回,

她含著眼淚,將手機放在枕邊,

等了一夜,手機沒有再響起。

導火線只是一件小事,前幾天兩人一起去遊玩,

回來後她將兩人的自拍合照,發在了朋友圈,

但這個男生不喜歡,他認為在朋友圈“曬恩愛”,

是一種“炫耀”和“膚淺”的表現。

可能女生之前就發過幾次吧,

男生不喜歡這樣的行為,

打了電話數落了她一頓,女生反覆解釋說,

自己只是因為感到很開心,才想發朋友圈,

將這份喜悅與所有人分享一下罷了,並沒有什麼其他想法。

但這種解釋,在男生聽來更像是反駁,

兩人對著話筒大吵一頓。

此後幾天,男生玩冷戰玩“失蹤”,

女生打電話發消息均無回應。

很顯然,在這段關係中,

女生是處於情感中弱勢的一方,

她只是做了一些再正常不過的小事,

然而男生的表現,卻像是女生犯了天大的錯。

而女生還在不斷地解釋,渴望挽回關係。

這樣的事情,顯然已經不是發生一次了。

但,從第一次開始為這樣的事情解釋時,兩人在情感中的關係已經不再對等了。

感情里,总需要解释时,你就输了

如果一個人,仗著你付出了過多的愛,

從而在這段關係中“佔了上風”,

並以此成為他有恃無恐的武器,

成為他責難、輕視對方的理由,

這段關係,勸你趁早放棄。

在一段感情裡,經常需要為自己去解釋的人,

多數是付出情感更多的一方。

她們更珍惜、看重這段情感,不希望它被輕易破壞。

解釋,是一種彌補,也是一種維護。

但如果如何時候任何事情,都需要你來解釋時,

那說明,你在情感中處在一個弱勢的位置上。

好的情感,講究四個字——勢均力敵。

如果有一方長久地處於弱勢、被動的地位,這段情感勢必維持不長。

感情里,总需要解释时,你就输了

Part.1

好的情感裡,不必“放低自我”

張愛玲說,"喜歡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裡,然後開出花來。"

她將這句話,寫在了送給胡蘭成的照片的背後。

原本已經在上海成名的作家,

從一開始就將自己放低進了塵埃了,

也註定了日後被胡蘭成屢屢傷害的淒涼結局。

這種“卑微”的喜歡,更像一種對英雄的崇拜,

它不應該出現在情感關係裡。

因為很多時候,你低進了塵埃,卻沒能開出花來。

千難萬難開出花來,多也是被人肆意踐踏。

無聊的日常中,誰身邊少得了一些瑣碎小事,

誰能做得面面俱到,誰又能萬事知他心意護他周到,

只要不涉及原則性的問題,

不涉及不說就會對第三人造成影響的事,

就沒有必要過多地解釋,

過多地解釋,不叫溝通,它背後透露著卑微,

和對感情的不安全感。

看上去都是說話,其中卻蘊含著不同的關係模式。

感情里,总需要解释时,你就输了

Part.2

不必為別人“不喜歡”的事去解釋

在開頭的故事裡,女孩可能始終也沒弄明白,

自己的解釋其實是沒必要的,

她不過是發了個朋友圈而已,即沒有損傷了誰的利益,也沒有違反了道德法律,她錯在哪裡呢?

她沒有做錯什麼,但她卻需要為男朋友的某種“不喜歡”去道歉。

別人的情緒,憑什麼需要你以委屈自己做代價來買單呢?

即便是男女朋友之間,人格首先平等的。

誰也沒有權利去命令誰必須做什麼,

必須不做什麼,誰也沒有權利去要求對方,

只准做對方開心的事,不能做有違對方意願的事。

否則,本來應該是對等的關係,最後變成了“情感霸凌”。

今天,他不喜歡你發朋友圈,你解釋了,

明天,他不喜歡你的某件衣服,你解釋了,

後天,他不喜歡你的某個決定,你解釋了,

……

再往後,他連你也不喜歡了,

你該如何解釋又向誰解釋呢?

感情裡最傻的一件事就是,你以為是在解釋,

別人卻看見你在用力討好。

而真正愛你的人,永遠不會讓你去低頭討好。

感情里,总需要解释时,你就输了

Part.3

好的情感,往往三觀一致

和三觀一致的人,相處不累。

無需多言,對方都懂。

精神上的門當戶對很重要。

電視劇《都挺好》的原著小說裡,有這樣一段描述:

“那些三觀一致的伴侶,無論婚後是貧是富,

總能因為目標和方向一致,

把生活過得充滿歡聲笑語。

所以,一定要明白這些:

你喜歡去西餐廳,他喜歡擼串,沒關係。

但如果他非說你裝,這就關係大了。

你喜歡到美髮沙龍做頭髮,

他喜歡街邊的5元剃頭攤兒,沒關係。

但如果他非說你太奢侈,

再詆譭一下你長得不漂亮,那就關係大了。

你喜歡運動,他喜歡宅,沒關係。

但如果他非說你去健身房都是錢多燒的,

那就關係大了。

精神上的門當戶對,並不是說你們對生活和工作的要求完全一樣,而是懂得尊重和欣賞對方。”

如果你發個朋友圈,都不被體諒和理解,想想,你們之間對事物的看法,有著多麼大的鴻溝。

也許你們都沒有做錯什麼,錯的只是,你們在精神上離得太遠了。

彼此看不見對方內心的岸,

所以,無法停靠。

好的感情裡,溝通是一種治癒;壞的感情裡,解釋是一種傷害。

在乎,卻不控制,欣賞,卻不討好,

用輕鬆的模式相處,方得長久。

感情里,总需要解释时,你就输了

晚讀先生說:

身邊有一個不必“多費口舌”的人,

是一種很踏實的幸福。

你喜歡今天的文章嗎?如果它幫你想通了一些事,

又或者給你帶來了某些啟發,請幫我們把它分享出去。

如果你對感情,也有很多想說的話,

歡迎給我留言。

我願意坐在書桌前,安靜地傾聽你。

-END-

喜歡,就點個“在看”吧<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