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將必發於卒伍,看綜合保稅區優秀青年人才如何煉成

他參與並推動了武漢新港空港綜合保稅區東西湖園區的迭代升級,如今,他繼續引領著園區向開放新高地前行。他三十出頭,卻有著超越年齡的決策力,"思維敏捷,思路清晰,具有很強的開拓精神"。

他就是武漢新港空港綜合保稅區武漢東西湖保稅物流中心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李琨。

猛將必發於卒伍,看綜合保稅區優秀青年人才如何煉成

4月15日,武漢市副市長劉子清調研漢歐班列及綜保區東西湖園區,李琨全程陪同,應對自如,他向劉子清詳細介紹了綜保東西湖園區的發展及建設情況,綜保區的工作贏得了劉子清的肯定。

作為武漢四大綜合保稅區之一,武漢新港空港綜合保稅區東西湖園區不僅是湖北省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也是武漢市外向型產業聚集的高地。自上世紀90年代至今,武漢新港空港綜合保稅區東西湖園區經歷了公路物流扎堆、B型保稅物流中心建成、中歐(武漢)班列引領、綜合保稅區落戶等四次功能迭代,形成了如今"綜合保稅+國際商貿+現代物流"的產業4.0版,讓臨空港經開區站上了湖北通往世界的"風口",將帶動全省開放型經濟向著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發展。

"2009年一畢業我就來到這裡,親歷了這裡的每一個變化。"李琨對業務的精準掌握都來源於他十年如一日的踏實工作、刻苦鑽研。面對各種挑戰,他敢於擔當,勇挑重擔,堅持創新,實現了個人的成長和蛻變。

2014年,對於李琨來說,是人生的轉折點。東西湖區實行大部制改革,保稅管委會與保稅公司政企分離,保稅公司作為管委會下屬企業實行市場化獨立運營。

"當時是要求我們一週內完成分離。"李琨回憶道。而當時,公司組織架構不健全、管理團隊不齊整、經營理念不清晰。

李琨沒有退縮,他對標學習全國一流的綜保區運營公司,從明確公司定位、理順公司運營管理機制入手,推進正規化建設。在深入學習借鑑蘇州綜合保稅區KPI績效考核、薪酬等級管理、人事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後,他結合保稅公司實際進行推廣執行,實現了"一週內完成分離、一月內正常運轉、一年內初見成效"。

猛將必發於卒伍,看綜合保稅區優秀青年人才如何煉成

"機遇稍縱即逝,抓住了就能乘勢而上,抓不住就可能錯過一個行業發展的契機"。保稅公司獨立運營的那天,李琨的話引起大家的共鳴。

2016年3月11日,保稅公司獲批升級綜合保稅區,要同步完成道路、圍網、信息化、查驗倉庫、海關申報大廳及業務用房裝修等20餘項建設工作,並達到國務院十部委106項驗收標準。時間緊,任務重,李琨放棄節假日休息,現場督促各工種交叉作業、同步施工,按人員三班倒、機械設備不停歇的作業方式,加快推進各項建設工程進度。

沒日沒夜的幹下來,身體亮起了紅燈,當年3月23日,李琨因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出血緊急送醫,醫院要求馬上手術。手術後,他一心掛念的還是項目上的事,不到一個月就又繼續投入到綜保區緊張的建設中。

2017年6月,項目通過國家十部委正式驗收,106項驗收標準全部合格,實現了"當年獲批、當年建成、當年運行"的總體要求。當同行驚訝於李琨20餘人團隊效率而要求介紹經驗時,李琨說,先進的管理經驗不多,首先一條是"不怕苦"。

一年後,海關總署、武漢海關為支持湖北外向經濟發展,為鐵路口岸調撥了H986大型集裝箱X光射線查驗設備,該設備需要海關用房、設備用房、監管區擴區、信息化建設等一系列配套設施同步建成方可驗收。但鐵路中心站規劃的建設週期無法滿足海關6個月建成、1年內驗收投入使用的要求,H986面臨被中央巡視組督辦、設備收回總署等風險。2018年5月,按區政府安排,保稅公司臨危受命,成為該項目的建設主體單位。

項目時間緊、任務重、環節複雜、地質條件差,李琨一次次跑海關征求職能部門意見,跑現場協調鐵路部門支持,下工地督辦施工單位進度。同時,克服"邊施工、邊通關"的不利因素影響,項目在今年4月中旬整體完工。

綜保區運行後,面對省內其他海關特殊監管區同質化競爭,李琨不斷思考綜保區發展方向,提出"依託中歐班列功能優勢,實現綜保區與鐵路口岸的聯動發展"的工作思路,主導建設了東西湖園區口岸作業區。

猛將必發於卒伍,看綜合保稅區優秀青年人才如何煉成

為籌建口岸作業區,李琨多次赴蘇州綜保區實地調研、取經,深入學習並借鑑蘇州綜保區先進經驗,經反覆論證及討論修改,制定了東西湖園區的口岸作業區的建設及運營方案,並順利獲批建設。

2018年5月,口岸作業區(一期)的建成,實現了綜保區口岸作業服務能力快速提升,拓展了綜保區業務輻射範圍,提升了區域通關服務能力。得益於綜保區具備了口岸作業功能區,今年4月,漢口海關批准在綜保區開展中歐班列國際貨物集散中心項目,綜保區、鐵路口岸區港聯動模式基本形成。

"十年磨一劍,礪得梅花香",李琨早已褪去了初入職場的青澀,多年的歷練讓他更顯沉穩剛毅。談及未來的規劃,李琨說,在集團公司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園區將以深化綜保區區港聯動為抓手,提高公司資產營收能力,拓展整車進口、跨境電商、貨物狀態分類監管等新業態,努力將綜保區建成連接全球口岸的功能性物流節點和產業中心,為加速臨空港經開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保障。(記者 熊源 通訊員 何勤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