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誦是誰發明的?具體的朝代,時間?(古代的吟誦與朗誦,是兩種概念,切勿混談)?

S貞觀子


發明群體:周朝官史。

具體朝代:西周時期。

具體時間:公元前853年—前841年。

之所以這樣判斷,是根據現有資料推算而出,不一定要是對的,更有可能是錯的,但找不到其它資料以佐證。容小可慢慢道來。

“誦者,諷也!”(《說文》),需要聲明的是,這個“諷”不是諷刺,而是用高低舒緩的聲音去讀。同樣在《說文》中對諷的解釋是“諷者,誦也”。

《周禮》中解釋為:“以聲節之曰誦”,顯然,在《周禮》這本書裡誦就已經提出了誦的要求是“聲音高低抑揚”。《周禮》成書於漢朝。

所以再向前翻,就是《詩經》,《詩經》裡關於“誦”的詩句有三處

一、《詩經·桑柔》中有“聽言則對,誦言如醉。”

二,《詩經·崧高》中有“吉甫作誦,其詩孔碩。”

三,《詩經•節南山》中有“家父作誦,以究王訩。”

這三篇裡的誦均指的是大聲表達,與朗誦的本義相同。其中,桑柔篇描寫的是周厲王時期的事情,崧高描寫的是周宣王時期的事情,而節南山描寫的是周幽王時期的事情。都是諷刺之詩。按時間而論,周厲王居前。

而同時期的著作如《尚書》、《易》小可剛才沒有查到這個“誦”字,所以只能以《詩經》裡的證據為準。因為其它出現“誦”字的書藉的成書時間都晚於《詩經》。

朗,原為明亮之意,後引伸為聲音清楚。在形容聲音時的文獻資料,小可查到的是魏晉時期嵇唐的四言詩中有一句“藻泛蘭池。和聲激朗。”還有陸機《順東西門行》有一句“激朗笛。彈哀箏。”

唐朝以前,這個“朗”字在大多數時候,指的都是明亮,形容人品,形容天氣,唐朝時出現了“朗吟”“朗詠”。

按題主所說,吟誦與朗誦是兩種概念。

那麼,唯一的差別就在“吟”和“朗”上,他們的區別是什麼呢?

朗,明也。指聲音明亮,清楚,側重於聲音有些大,有些高。

吟,呻也。(《說文》),嘆也。(《蒼頡篇》),顯然,這個吟字,雖然也是聲調變化,但聲音不大,不高。

朗誦,是側重讀給別人聽,所以音調要高。

吟誦,是側重讀給自己聽,所以音調可低。


亦有所思


文明的傳播主要是以語言的方式傳播。漢語又分為無聲語言文字,和有聲語言。把文化作品準確的用有聲語言表達出來叫閱讀,在閱讀的基礎上加以情感與節奏,把文學作品的思想情感藝術地傳誦出來叫朗誦。朗誦是在朗讀的基上加以情感和對作品的理解的延伸,朗誦包含了朗讀,古代通稱為誦。

誦有悠久的歷史,距今三千年的甲骨文中就出現了有關於湧等文字的記載。周代的教育機制就有誦的機能訓練和培養。(大司樂)以樂語教國:興、道,諷,誦,言,語。在周代作於語言支能,湧有兩項工能:一種讀書的方法,用來掌握和傳播文化知識。二是特有的語言表達方式,如重要的國家朝會,祭祀活動中的議式傳誦。在古代就有"通語誦,如今的普通話朗誦是古代通語誦傳統的流衍和演變。語言是跟著時代走的,任何時代的有聲語言都是傳達當時所形成的風格,所各個時期誦多有時代的絡印。今天的普通話朗誦是類似於古代的通語湧,是官方確定的通用語言。今天的古詩詞朗誦和傳統的通語誦,語音上,節奏上有所差異,可基本方式還是本能的漢語。應該是相映得彰,互為補益。

在電視劇中古代皇帝班發聖旨也是一種呤誦,現在很多地方色彩的山歌都含有呤誦的成分,還有好多在勞動過程中為了達到步調一致,齊力上進形成的勞動呺子等等都在呤誦的範圍之中。而今正面臨失傳,己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朗誦有著名的齊越朗誦藝術節,創辦於1997年,是中國傳媒大學播音藝術學院探索誦讀人才培養之路,開掘誦讀藝術價值的實踐嘗試。

中華朗誦是呤誦的延續和發展,是中華呤誦的一脈相傳的傳承完善和壯大的過程!我們朗誦祖國的繁榮富強,生活的蓬勃發展……











春雨44000583


中國朗誦源流

先界定什麼是朗誦、吟誦,加一個唱誦。我的理解是:

朗誦,有一定節奏、音調的發言。

吟誦,有一定節奏、音調、樂調的發言。

唱誦,有一定節奏、音調、樂調、旋律的發言。

從字義訓詁看,《說文解字》雲:“誦者,諷也。”即大聲講話,甲骨文已錄有“誦”字,那麼“誦”這一行為的源頭必然更久遠,推測肇自原始社會。人類結成氏族、部落這類組織後,管理機構相應產生,最高管理層由酋長、薩滿(巫師、祭司,有的酋長身兼巫祭)、長老組成。

薩滿職責是靈媒,溝通天地鬼神,祈福禳災,給部族趨吉避凶指路。為實現如是目標,設祭壇,備祭禮,單人或率眾手舞足蹈,口中唸唸有詞,禱天地,告鬼神,祈天啟。禱告的文辭應當就是用朗誦方式發出。

遠古時,有個伊耆氏部落,年終舉行農事祭典“蜡祭”,作《伊耆氏蠟辭》:

土反其宅,水歸其壑;

昆蟲勿作,草木歸其澤。

(浮泥回去堤岸,水回去溝壑;昆蟲不得興害,野草雜木回去沼澤。)

原始農耕,生產力低下,嚴重靠天吃飯,渴望風調雨順。蠟辭采用祈使句,命令式語氣,朗誦起來,鏗鏘有力,一副替天行道的架勢。蜡祭在冬季,災害往年經歷過,新災害尚未到來,蠟辭顯示了對過去災害的厭惡,對來年願景的企求。

可見,朗誦源頭是遠古時期的祭儀巫祝。

與蠟辭風格相似,有宋代年輕氣盛的蘇軾所寫的《太白山祈雨祝文》:

維西方挺特英偉之氣,結而為此山。惟山之陰威潤澤之氣,又聚而為湫潭。瓶罌罐勺,可以雨天下,而況於一方乎?乃者自冬徂春,雨雪不至,西民之所恃以為生者,麥禾而已。今旬不雨,即為凶歲,民食不繼,盜賊且起。豈惟守土之臣所任以為憂,亦非神之所當安坐而熟視也。聖天子在上,凡所以懷柔之禮,莫不備至。下至於愚夫小民,奔走畏事者,亦豈有他哉!凡皆以為今日也。神其盍亦明鑑之。上以無負聖天子之意,下以無失愚夫小民之望。尚饗。

(蘇軾責問,太白山山高水多,一瓶一勺就可潤天下,太白山作為一方守護神,為何不管鳳翔旱情?無雨,百姓饑荒,盜賊為禍,地方官憂心忡忡,山神若熟視無睹,等於失職。聖明天子敬天禮神,舉措完備,愚夫小民更是畏天奉神。請山神明鑑,履職布雨,告慰天子仁心,百姓懸望。)

祈雨文宣示後,山神嚇得哆嗦,磨磨蹭蹭,拖了二十天,打個噴嚏,化作一陣毛毛雨。鳳翔長官覺得可能是文辭咄咄逼人,惹惱山神,致使雨量不足;遂親赴山上再行祈神,不久,大雨三日。蘇軾歡欣鼓舞,作文《喜雨亭記》,紀功於世。

朗誦發展變化,便是吟誦、唱誦。

帝堯時代,有個農夫生活優裕,一次玩“擊壤”遊戲,得意忘形,大言不慚整出一篇《擊壤歌》:

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帝力何有於我哉(帝王的權力對我有什麼用呢)!

帝舜時代,出現治世,天下太平,君臣開展表揚和自我表揚,唱和《卿雲歌》:

舜:卿雲爛兮,糾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臣:明明上天,爛然星陳。日月光華,弘予一人。

舜: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時從經,萬姓允誠。於予論樂,配天之靈。遷於聖賢,莫不鹹聽。鼙乎鼓之,軒乎舞之。菁華已竭,褰裳去之。

(慶雲燦爛,霞彩聚集。日月光華,天天照耀。明淨天空,明星陳列。日月光華,匯聚一人。日月恆常,星辰行位。四季交替,萬民天誠。我唱起歌,匹配天靈。傳至聖賢,無不樂聽。大鼓小鼓敲起來,男女高高舞起來。歌舞盡興如花盡發,收拾衣襬回家吧。)

農夫、帝舜君臣拽文,應該是又諷又吟又唱。

“誦”作為一項技能受到重視,最早記載見於周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周代學校對學子進行諷誦培訓。“誦”既是一種學習方法,幫助記憶、理解典章,也是一種工作手段,在祭典、官方政令宣講、外交辭令上大派用場。口才之於領導者尤為重要;《尚書》記載,周武王伐紂,作《牧誓》,戰前在牧野誓師演講,勉勵將士英勇戰鬥、一往無前,頓時士氣大振;秦穆公在打敗仗後反思,宣《秦誓》,當眾自責,成功收攏人心。

朗誦在歷史上的高光時刻,應當是歷次帝王封禪泰山時。封禪文辭宣講,想必響徹了天地人三界!





樊虛


先從字面拆解開始:朗(指的是明亮、響亮)、吟(指的是帶有一定節奏的唱、或是表示嘆息和痛苦)、誦(同詠,指抑揚頓挫的讀)。

那麼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朗誦指的是大聲的抑揚頓挫的讀,吟誦指的是帶有一定音樂節奏的抑揚頓挫的唱讀。

上面這樣說大家可能不太理解,那我舉個例子也許大家就能明白了:朗誦就像大聲的讀三字經,琅琅上口、抑揚頓挫;吟誦就像老太太唸佛經或者寺廟裡放的佛經,已一種固定的音樂節奏唱讀出來。

(朗誦家陳鐸老師在某節目中的朗誦照片)

這樣說大家應該明白了,那我們就可以開始來推斷一下朗誦的來歷:

朗誦這個詞現在用的最多地方應該就像我開頭說的在一些表演場合上。至於平時我們說的最多的就是朗讀。

其實朗讀跟朗誦在基本意義上沒有什麼區別,不同的在於現今的朗誦帶有了一些表演性質,所以朗誦的時候會有一些特定的動作姿勢和誦讀技巧來突出朗誦的形式,給人一種聲臨其境的感覺。

說到這裡我就可以大致推測:朗誦的形式應該是從古就有,只不過該詞的出現應該在近代才形成的,之前應該有別的稱呼,例如我想到了一個詞“誦讀”。

為什麼?舉個例子:我們應該或多或少都知道古時候讀書人在讀書時有個顯著特徵:那就是在誦讀時喜歡搖頭晃腦,越搖頭晃腦說明你越深得書中之味,至於聲音大不大我不知道,但是在學堂裡念出的聲應該不小,不然老師聽不到要打手心的😁。

所以,我對這題給出的觀點是:廣義上來說朗誦應該自古就有,至少漢代就有(官方的學堂的出現,我上面的舉例的情況,嗯……大家懂的);狹義來說朗誦應該是近代才出現的詞,發展到現代成為了一種表演形式。



以上便是我的觀點,讀故事,解真相,我是Gurunding-古蘭丁,堅持原創;喜歡我的朋友不妨留下您的贊,多多關注我哦~謝謝!


Gurunding



瞭然翁523


本人小學二年級都沒讀完,咋知道這些哦,你找錯人了,。


宇宙之極


朗誦即古時吟誦,古時吟誦即現代的朗誦......


天津當代私塾創始人


朗誦的定義是:把文字作品轉化為有聲語言的創作活動,就是用清晰、響亮的聲音,結合各種語言手段來完善地表達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種語言藝術。

“朗誦”這個概念也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一個概念,距今不過百年的歷史,同樣是跟隨白話文的革命而進入人們的視野。


泰翊達醫盟


一種精神、心情和藝術的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