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複述法”,幫孩子輕鬆搞定表達與寫作!

點擊右下角”關注“我噢

作者|貝姐&川媽

“寫作困難症”,估計是很多學齡孩子會遭遇的難題。

明明平時能說會道的,為啥一下筆就卡殼?明明看了很多書,為啥還寫不出來一篇文章。

2017年,華南師範大學針對3280位小學生及家長的大樣本調查,會給我們一定的啟發。

“五指複述法”,幫孩子輕鬆搞定表達與寫作!

調查結果顯示:91.2%的中國小學生寫作時,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其中高達89.3%的學生表示,厭惡、甚至害怕寫作。

而他們遇到的最大問題,不是詞彙量缺乏、不能精確表達自己,而是寫作內容缺乏邏輯。

明明覺得有很多東西要講,但每到下筆的時候,大腦就一片空白,不知道該從何說起;即使痛苦地寫下來,也經常出現內容混亂,前後顛倒的問題。

“五指複述法”,幫孩子輕鬆搞定表達與寫作!

大的孩子是寫不清楚,小點的孩子也有類似的問題,只是表現出來更多是說不清楚。

前幾日,和一位朋友閒聊天。媽媽湊在一起,三句話離不開孩子。

她說,最近一直被這樣一個問題困擾著:“我家孩子,平時嘰嘰喳喳,挺能說的。但真的讓她講個故事,或敘述某件事的來龍去脈,往往就變得吞吞吐吐、語無倫次,吭哧半天也說不清個啥,怎麼辦啊?”

“五指複述法”,幫孩子輕鬆搞定表達與寫作!

不論是說還是寫,深入挖掘就會發現,其實都和華南師範大學的調查發現相似,不是孩子詞彙量有限、不是表達能力弱,而是孩子的邏輯性出了問題,這與孩子的分析力、理解力、歸納力都有關係。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個幫助孩子語言或文字表達更清晰、思路更有邏輯的小方法——五指複述法。

美國孩子都在用,簡單又有效,只要輕鬆動動五指就行了。我自己帶小川演練了一段時間,效果還不錯。

什麼是五指複述法

史蒂芬.柯維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曾說過,讀書時,要把自己當成老師,不僅要吸收,還要能做到複述。

在複述時,會把接收到的信息進行梳理、歸納、總結,並將其串聯起來,最終再傳達出去,整個過程就是一個鍛鍊表達和思路的很好機會。

“五指複述法”,幫孩子輕鬆搞定表達與寫作!

而“複述故事”,就是一種很好的培養孩子語言和思維的方法。

在“五指複述法”中,為了讓孩子理解得更形象,將故事的五大要素:主角、地點、問題、事件、解決辦法和五個手指聯繫了起來。

“五指複述法”,幫孩子輕鬆搞定表達與寫作!

每一個手指,都代表一個重要的故事要素。

  • 大拇指:人物( Characters)
  • 食指:地點( Setting)
  • 中指:出現的問題 (Problem)
  • 無名指:發生的事件 (Events)
  • 小拇指:結果或解決辦法 (Solution)

還可以將無名指代表的“事件“,進一步分成三塊:開始、中間和結尾,能幫孩子把故事分解得更加細緻。

“五指複述法”,幫孩子輕鬆搞定表達與寫作!


如何發揮“五個手指“的能量

在引導孩子進行復述時,可以將五個要素以問題的形式具體化:

  • 說的是誰的故事?
  • 故事發生在哪兒?
  • 先發生了什麼?
  • 又發生了什麼?
  • 結果如何?

複述時,孩子可以結合著自己的手指,一個一個要素講下去,這樣思路就會順暢、清晰很多。

如果不小心在某一個環節卡了殼,我們可以適當地提醒他:

“前面講得很連貫哦,是不是該中指出場了呢”,“你好像忘記無名指了哦,想想看,它想對我們說什麼。”

當孩子能把讀過的故事有邏輯地複述出來時,就說明他真正讀懂了這個故事。

“五指複述法”,幫孩子輕鬆搞定表達與寫作!

“五指複述法“既可以幫助低幼的寶寶看圖說話、複述繪本故事;也可以幫助上了小學的娃複述複雜的故事或事情。

給大家舉個小例子。

之前,給大家推薦過長青藤國際大獎小說書系,每本書我都帶著小川讀過。其中,《我和外公的戰爭》是小川最喜歡的一本。

“五指複述法”,幫孩子輕鬆搞定表達與寫作!

厚厚的一本小說,在讀過一遍後,我帶著小川用“五指複述法“,回憶並梳理了一下主要情節:

大拇指(人物):彼得和外公。

食指(環境):在家裡,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祖孫之戰愈演愈烈。

中指(問題):外公搬來後,需要住進彼得的房間。彼得只得忍痛割愛,把最心愛的“房間“拱手相讓,但又實在不甘心,總想奪回自己失去的“地盤“。但外公也不會輕易妥協,因此。祖孫倆爆發了一場爭奪房間的“大戰“。

無名指(事件):彼得先向外公下了戰書,並採取了行動,把外公的鬧鐘撥到了凌晨3點。

“五指複述法”,幫孩子輕鬆搞定表達與寫作!

外公試圖和談休戰,但以失敗告終。於是轉防禦為主動進攻,比如,把彼得喜歡的玩具偷偷換掉,等等。

彼得與外公的這場“戰爭”,你攻我防,你來我往,好不熱鬧,正兒八經地按照常有的程序來進行:宣戰、應戰、談判、戰爭開始、戰況升級、分出勝負、投降、戰爭結束。

小拇指(解決辦法):外公把地下室裝修成了一個舒適的小公寓,並搬了進去,而彼得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房間。

“五指複述法”,幫孩子輕鬆搞定表達與寫作!

幾萬字的內容,用短短的幾段話就講了出來,整個小說的脈絡也清晰地展現了出來。這樣,有助於孩子提綱挈領地抓住故事的內容,並用流暢的順序複述出來。

他在講述自己的故事時,也會用相似的邏輯,把事情的關鍵五要素清晰地說出來或寫出來。

在運用“五指複述法”時,要注意這兩點:

一是提煉關鍵信息。

故事的關鍵信息就是的5W和1H:who、 what、where、 when、why、how。

“五指複述法”,幫孩子輕鬆搞定表達與寫作!

而其他類型的內容,如記敘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起因、故事結果,說明文中的事物特徵、構成要素及構成方式,議論文中的中心論點、主要論據等,都是關鍵信息。

圍繞這些關鍵信息展開復述,就會容易得多。

二是釐清情節間的邏輯關係。

故事中的人物、事件是靠什麼串聯起來的,也就是情節間的起承轉合,是怎麼表現的。

如在《我和外公的戰爭》中,我和外公是如何“反目”的,矛盾又是如何激化的,最終又為什麼和解了,這些故事發生的原因、過程及結果,要弄清楚。

經常做這樣的練習,會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對孩子的寫作能力也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再說說其他有趣的方法

可能大家會問,還有沒有其他鍛鍊表達與思路的方法呢?再給大家介紹兩種~

  • 玩桌遊

我曾經給大家推薦一款桌遊——故事小Q。

“五指複述法”,幫孩子輕鬆搞定表達與寫作!


“五指複述法”,幫孩子輕鬆搞定表達與寫作!

讓孩子們投擲骰子,描述骰子的畫面,再串聯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在這樣的遊戲中,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和邏輯力就得到了鍛鍊。

  • TPR遊戲法

如果覺得五指複述法有些枯燥,可以試試互動性更高的TPR遊戲法。

美國的老師為了鍛鍊孩子的表達力,常常用一些身體活動來進行語言教學,充分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

比如,準備一些有關故事元素的卡片,用孩子們都非常喜歡的跳房子游戲,讓孩子跳到一張張卡片上,學習複述故事。

“五指複述法”,幫孩子輕鬆搞定表達與寫作!


“五指複述法”,幫孩子輕鬆搞定表達與寫作!

咱們在家也可以製作一些卡片,讓孩子玩起來。沒有不喜歡玩耍的孩子,在做遊戲的輕鬆過程中,孩子的語言能力和邏輯能力,不知不覺就會建立起來。

想不到吧?小小的手指、卡片和桌遊,還能發揮這麼大的能量。

不僅對孩子的學習有幫助,如口頭表達和寫作能力上的提升,都會帶給孩子思維方式和能力上的改變:

做事更有條理性和計劃性;

看問題更能抓住重點;

做事更能有的放矢,更有效率;

……

而這些,都會讓孩子更自信地面對未來的所有挑戰。

這又說回到常說的那句話:好的教育,沒有太多“鴻篇鉅製”和驚天動地的地方,它就蘊藏在我們生活的一點一滴和細枝末節中。

關鍵在於,我們要善於發現和用心引導,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生活的美好。

川媽說說

話說回來,孩子掌握了五指複述法,就能把故事講好,作文些好嗎?

不一定,他還需要很多其他方面的努力和加持,但最起碼可以把故事說清楚,把作文寫利索了。

這幾年,指導本科、研究生的畢業論文,有時會被學生氣的吐血。別說論文寫的多漂亮了,連基本的闡述都不順暢,邏輯不清、前後顛倒,看起來非常頭疼。

我經常跟他們說,問題不是表面的文字功夫,而是深層次的邏輯能力。你們沒想清楚自己要研究什麼問題,以什麼樣的思路展開,沒理清現有研究的脈絡......

當你們把這些都弄的明明白白時,即使文字沒有那麼優美,最起碼可以讓讀者很容易讀懂你們的文章,理解你想表達的觀點。

這樣,才算達到一個及格線。

mom看世界:踐行自然教育,追求自然養育,崇尚自然生活,期待更多的姐妹與我攜手同行。對啦,目前我在“頭條號、公眾號”兩個平臺發佈文章,名字均為【mom看世界】,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