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史上,推翻主流學說的四大反證實驗,第一篇:泊松亮斑

什麼是反證實驗?

就是為了否定某一個理論或理論預言錯誤而進行的實驗驗證,

或者說:假定一個理論是正確的,那麼就可以推演一種現象發生,如果實驗結果沒有這一現象發生,那麼就證明這個理論是錯誤的。

再幹脆點就叫反推法,如數學中的反證法與否定法的綜合運用。

在物理史上,通過實驗來驗證一個物理理論的預言現象,實驗得到否定的結果,再推翻了這一理論,這本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這四大物理實驗卻不同尋常,非常聞名,都是推翻了當時主流和權威性的物理理論,顛覆了人們的固有觀念,把物理學帶入了一個新篇章。

限於篇幅,今天講第一個,下篇待續第二個。

物理史上,推翻主流學說的四大反證實驗,第一篇:泊松亮斑

泊松亮斑

第一個實驗:泊松亮斑

要說清楚這個實驗,必需回到18世紀時期,關於光是粒子還是波的爭論背景。

1、英國物理史上光的“波粒”之爭

對於光是粒子還是波,歷史上素有爭論,物理史上稱為“波粒之爭”

在英國曆史的牛頓時代,牛頓堅持認為光是一種粒子,即粒子學說,而以胡克為代表,堅持光是一種波動。

胡克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彈性定律中的胡克定律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任英國皇家學院院長的時候,牛頓還是無名小子,因為與牛頓在光是波還是粒子、以及萬有引力定律誰先發現而存爭論。

物理史上,推翻主流學說的四大反證實驗,第一篇:泊松亮斑

胡克與牛頓

胡克在位時期,波動學說是主流理論和權威學說,因此,胡克對名不經傳堅持光是粒子的牛頓,常有輕視和嘲笑,牛頓很委屈。常常連學術會議都不願參加。

慧眼的天文學家哈雷看了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後,堅持要牛頓發表,在沒有版費的情況下,哈雷拿自己的工資墊付而出版,牛頓因此替代了胡克當上了皇家學院的院長。

這樣,胡克被排擠,最後鬱郁而死,因為牛頓的權威,光的粒子學說成為主流和權威學說,統治長達一百多年。

1807年,英國有個醫生改行研究物理學,作了一個著名的實驗,即光的雙縫干涉實驗,他就是托馬斯—楊,實驗驗證了光是波,他繼續發揚胡克、惠更斯的光的波動理論。

物理史上,推翻主流學說的四大反證實驗,第一篇:泊松亮斑

托馬斯—楊

但是,托馬斯—楊在英國宣傳自己的實驗和光的波動理論時,卻招到了嘲笑和排擠,因為那時候的英國物理學,牛頓是神一般的存在,反對牛頓光粒子學說,就是反對主流和權威學說,更何況是早被否定的胡克、惠更斯的光的波動理論。

因此,托馬斯—楊的論文連發表的地方都沒有,自己自費出版的《光學》也無人購買,人們譏笑:一個醫生的物理論文,完全是外行和無知。

托馬斯—楊鬱郁不得志,最後放棄了物理學,這個被歷史稱為全能的人開始了埃及的古文字研究,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埃及的古文字翻譯者。

物理史上,推翻主流學說的四大反證實驗,第一篇:泊松亮斑

托馬斯楊的光的雙縫干涉

2、法國物理史上的光的“波粒”之爭

法國不同於英國,牛頓的權威性沒有英國濃厚,因為在牛頓以前,物理權威理論是法國的笛卡爾,法國人對笛卡爾的情結,一直對牛頓的理論持反感態度,尤其是萬有引力定律,法國人一直認為是違反笛卡爾的超距作用力的思想。

19世紀初期,法國科學家對光是粒子還是波,再次論戰,特別是托馬斯—楊的雙縫干涉實驗傳到法國,更加復活了法國科學家對光是波的認定。

但法國科學院仍然是堅持牛頓光粒子說,面對學術界的爭議,力圖壓制光的波動學說。

物理史上,推翻主流學說的四大反證實驗,第一篇:泊松亮斑

笛卡爾

1818年,法國科學院提出了兩個徵文競賽題目,要求用光的粒子學說解釋光學的兩個問題。

一是利用精確的實驗確定光線的衍射效應;二是根據實驗,用數學歸納法求出光通過物體附近時的運動情況。

法國物理學家菲涅耳用半波帶法定量地計算了圓孔、圓板等形狀的障礙物產生的衍射花紋,向科學院提交了光是波動的應徵論文。

這引起了法國科學院的軒然大波,因為題目的要求是用粒子學說來解釋這兩個問題,菲涅耳卻反其道而行之,引起了爭議。

當時徵文的評委對光是粒子還是波分成了三派,即波動理論的支持者阿拉果;粒子論的支持者拉普拉斯、泊松和比奧;持中立態度的蓋·呂薩克。顯然,光的粒子說支持者佔絕對優勢。

所以,菲涅耳的波動理論遭到了光的粒子論者的堅決反對。

物理史上,推翻主流學說的四大反證實驗,第一篇:泊松亮斑

菲涅爾

作為光的波動說的反對者泊松,為了反對菲涅耳的理論,泊松認定,假定菲涅耳的理論正確,應當能看到一種非常奇怪的現象:

如果在光束的傳播路徑上,放置一塊不透明的圓板,由於光在圓板邊緣的衍射,在離圓板一定距離的地方,圓板陰影的中央應當出現一個亮斑,這是不可能發生的現象,因此泊松認為,菲涅耳波動說是荒謬的、不可信的。

波動理論的支持者阿拉果說,那就乾脆用實驗驗證一下,不就行了嗎?

菲涅耳沒有放棄,當場用實驗檢驗,正如泊松理論預言,影子中心果然出現了一個亮斑。

泊松覺得,這真是不可思議,這樣,泊松反而成為光的波動說的支持者,這就為光的波動學說奠定了基礎。

物理史上,推翻主流學說的四大反證實驗,第一篇:泊松亮斑

菲涅爾透鏡

後來,,菲涅耳不斷研究,用更復雜的計算表明,圓片的半徑越小,亮點越明顯。

通過實驗驗證,果然如此。菲涅耳因此榮獲了這一屆的科學獎。

後人為紀念泊松為這個實驗提供了設想,便稱這個亮點為泊松亮斑。

菲涅耳從此為光的波動學說注入了新鮮血液,繼承了惠更斯和托馬斯·楊的波動理論,推翻了牛頓的光粒子學說,光波動學說再次成為了主流理論,也統治了近百年,直到愛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論確認,光的波粒二象性才寫入課本。

物理學對光是波還是粒子的理論反覆顛覆,是人們對光認識的一次次飛躍。

下篇繼續,敬請等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