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版本的“小马哥”,死于看客的愚昧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像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地流下去,但因为时间久了,长江大河里的许多污秽肮脏的东西,像死鱼、死猫、死耗子,开始沉淀,使这个水不能流动,变成一潭死水,愈沉愈多,愈久愈腐,就成了一个酱缸,一个污泥坑,发酸发臭。

这是柏杨先生1981年在美国纽约孔子大厦的讲辞。

大陆版本的“小马哥”,死于看客的愚昧

这一小句话其实很好的解释了何谓“酱缸文化”

之所以提到“酱缸文化”,是因为它与今天所讲的这部电影具有很大的关系,甚至可以说,这部电影很好的诠释了“酱缸文化”在现实中存在的表现。

如今,批判主义的文学似乎渐行渐远,就连鲁迅的文章都在逐步从课本中被剔除出来,盛世之下,当所有人都在欢欣鼓舞时,总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伤口流淌着叫让哀叹的鲜血。

大陆版本的“小马哥”,死于看客的愚昧

文字的东西解释起来不如画面来的形象直观,尤其是电影这种来源生活并经过艺术加工的作品,那对于思想的表达就更加直白。

《天狗》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虽然披着主旋律的外衣,但是,它大胆直白的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用画面形象的展示出来,让人颇为意外。

大陆版本的“小马哥”,死于看客的愚昧

这部电影曾在央视六套播出过,作为广电局的“六公主”,总是走在最前列,佩服。

《天狗》上映于2006年,导演戚健,主演富大龙,朱媛媛,刘子枫,朱力等。

目前豆瓣评分8.6,好于91%的剧情片。

大陆版本的“小马哥”,死于看客的愚昧

1

泮源村,某偏远乡村,电影故事的发生地。

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虽然我很不愿意用这个俗语来形容乡村以及乡村人,这是带有歧视性的话语,毕竟,我们传统文化中总在强调着“人之初,性本善”的观念。

只是,当大山将这里与外界阻隔,当教育无法及时将知识传递,于是,穷山恶水中的人,慢慢的开始回归原始,而这种原始,常常伴随着各自为营的兽性。

大陆版本的“小马哥”,死于看客的愚昧

李天狗(富大龙饰演)的到来,将这里的丑闻暴露,而他的到来,也把这个腐朽不堪的“小王朝”搅得天翻地覆。

主人公的名字很值得玩味。

“天狗”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种凶猛动物,被王母指派镇守南天门。

当导演给主角起这个名字的时候,也为之后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毕竟,传说中的天狗职责是镇守南天门,而在电影中,导演安排主人公李天狗看护林场。

大陆版本的“小马哥”,死于看客的愚昧

作为退伍军人,李天狗复员后服从组织安排,瘸着一条腿,拖家带口的去偏远山村看护林场。

整个故事的脉络其实很简单,与我们看的武侠小说基本差不多,一个正义人士,单挑整个邪恶的武林。

只是,当把这种架构的武侠世界挪到现实中时,这个正义人士换成了瘸腿的李天狗,而邪恶的武林换成了被“村霸”控制的农村。

武侠世界讲究决斗解决问题,可是在现实社会中,想要拔掉邪恶的毒瘤,比登天都难。

一进村子,李天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村民送礼送吃的送鸡蛋送羊,刚开始,李天狗总以为,这个是村里的习俗而已,也就没放在心上。

大陆版本的“小马哥”,死于看客的愚昧

只是,当他发现林场被大片砍伐后的树桩时,他才幡然醒悟,那些礼品就是一种变相的贿赂,而村民早就习以为常。

这种送每个来这里看护林场人员礼物的行为,成了当地的习俗,约定俗成却不知犯法的习俗,在无知村民那里最为可怕。

大陆版本的“小马哥”,死于看客的愚昧

故事中其实提到过前几任护林员,他们接受礼物,给村民砍伐开绿色通道,之后,都得到升迁。

可惜,这次,村霸碰上了硬茬李天狗。

电影采用插叙的拍摄手法来,开头的三声枪响引来了调查组,而李天狗留下的日记本,引出李天狗来村里之后发生的所有的事情。

2

“村霸”存在的农村,俨然控制着村里的一切,生杀予夺都在一个眼神。

而电影中,孔家三兄弟便是横霸一村的主儿。

当孩子无意撒了泼尿在自家龙壁上时,居然被喝令罚站一宿,而且,家长吓得都不敢去求情。

大陆版本的“小马哥”,死于看客的愚昧

最主要是,经济实力上的优势,让孔家三兄弟在村里的威望与日俱增,至于钱的来路是否正当,这就不是村里人关心的事情。

财富能够说明一切,而财富也能买来一切。

这个村里对于孔家三兄弟的恐惧甚至是具有延续性的。

孔家三兄弟情李天狗吃饭,只为了收买人心。

这段戏,剧情没有多少推进,而镜头之间来回的切换,只能靠着演员的表演张力支撑着,从刚开始以为单纯的宴请,到后来明白目的的无奈,富大龙后期表演时,眼里噙着泪水,极具感染力。

当李天狗拒绝孔家三兄弟继续砍树的要求时,李天狗的苦日子算是来了。

大陆版本的“小马哥”,死于看客的愚昧

买断村里的唯一一口井,断了李天狗的生活水源,逼得李天狗只能用可乐当做水。

大陆版本的“小马哥”,死于看客的愚昧

胁迫商店涨价,只要是李天狗买东西,那么,必须比常人贵一倍,甚至更多。

大陆版本的“小马哥”,死于看客的愚昧

背地里侮辱李天狗的老婆,让李天狗在精神上受折磨。

扣押李天狗发往县里的信封,扣住县里拨给李天狗的物资。

大陆版本的“小马哥”,死于看客的愚昧

当孔家三兄弟横行霸道的时候,村民都在干嘛呢?

他们在看热闹,在协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让他们成为这次事件的帮凶。

大陆版本的“小马哥”,死于看客的愚昧

不由得想起鲁迅,想起那个笑谈看客中国人的鲁迅,而这部电影的风格辛辣,讽刺意味十足,颇有鲁迅杂文的风格,只是,力度的穿透力还是有些缺憾。

可能因为题材涉及敏感,只能一边在刀尖上跳舞,一边隐晦的表达着想要表达的主题。

美中不足的是影片的结尾,原本的批判,因为结尾处忽然回归的主旋律,让之前批判意味大打折扣,李天狗好比小马哥,只是,这个大陆版本的小马哥束手束脚,而镜头也无法像香港电影那般快节奏的展示快意恩仇,于是,主题的张力在后期有些乏力。

大陆版本的“小马哥”,死于看客的愚昧

不过,总体还是可以的,尤其是当李天狗被村民围殴时,这段是最让我触目惊心也是最痛心的。

之前送礼物热情相迎的村民,此刻,为了个人私利,开始集体攻击李天狗。

大陆版本的“小马哥”,死于看客的愚昧

利字当头,贪欲为先,满身是血的李天狗见识到了人性中最为丑陋的一面,于是他选择以暴制暴。

三枪下去,孔家三兄弟全部归天,而自己也成为了凶犯。

大陆版本的“小马哥”,死于看客的愚昧

这三枪是否打醒了装睡的村民呢?这点不得而知,但至少给这个乡村带了些许的痛感。

不过,我想,事件过后,大家又会开始之前浑浑噩噩的日子,毕竟,善忘是我们的本领,也是我们最擅长做的事情。

3

富大龙在电影中饰演李天狗,不得不佩服富大龙的演技,简直与李天狗这个角色浑然一体。

那种无奈,那种克制的愤怒,那种最后时刻的爆发,传神的将李天狗的形象表现出来。

整部戏中,最难演绎的是内心两难的抉择,尤其是众人皆醉,偏偏我要独自醒着,无力感以及必须维护内心底线的挣扎感,这些,统统无法通过语言表述,唯有眼神以及细微的脸部动作,才能更具有张力。

大陆版本的“小马哥”,死于看客的愚昧

2007年凭借主演的电影《天狗》获得第7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男主角奖 ,第12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男主角奖,第2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三项大奖。

实至名归。

当市场给这种演技派更多认可的时候,很多好的作品都可以变成经典。

一个演员可以成就一部电影,一部电影也可以成就一个演员。

正如这部《天狗》,通篇必须用当地方言来表演,这是为了表现一种真实感,其实,完全是可以后期配音的,只是,富大龙苦练方言,为的就是把这种真实感表现出来。

大陆版本的“小马哥”,死于看客的愚昧

当初,《天狗》剧组最初设定的男主角是陈建斌,后来,因为档期问题,才成全了富大龙。

采访时,富大龙曾经提到过,《天狗》是在他窘迫无比时,剧组找上门来的,而他兜里只揣着200块钱就去了剧组拍戏。

“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

有演技,只是,市场的快节奏无法让这些演技派施展更多的才能,于是,当初的演技派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

媒体称富大龙可能是最穷的影帝了吧。

大陆版本的“小马哥”,死于看客的愚昧

接剧本的谨慎,演角色的严谨,当角色与人合二为一时,整部电影也就具有了较强的感染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李天狗被围殴时,观众的内心会被揪住。

因为富大龙不是在演,而是真正的就是角色本人。

大陆版本的“小马哥”,死于看客的愚昧

金鸡奖的颁奖典礼上富大龙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很感谢爱我的人,是你们让我找到了活着的意义;我也非常感谢那些给过我痛苦、磨难,未来也将给我更多挫折的人和事情,我觉得你们才是我真正的老师,因为是你们让我明白,人就像一块宝石,越是磨砺越是精致,越是价值连城。”

《天狗》是06年上映的,而如今,扫黑除恶的行动正在进行,而村霸们的日子也就到头了。

不过,我们也应当警惕,警惕这种村霸的死灰复燃。

看完《天狗》,各种滋味交杂,但总归折服于富大龙的演技,感谢《天狗》为我们展示出不为人知的黑暗面,感谢富大龙让我们看到李天狗这样的人物的存在。

大陆版本的“小马哥”,死于看客的愚昧

李天狗代表着正义的形象,也代表着一种向往美好的期许。

正如我们电影界,向往更多演技派可以接到更多好的剧本,这样,烂片就不能再污染我们的眼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