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沒權學歷低,看他如何從20歲開始實現逆襲


沒錢沒權學歷低,看他如何從20歲開始實現逆襲

農民出身,高中沒念完,家境貧寒。

這樣的“配置”,足以讓絕大多數年輕人失去鬥志:沒權沒錢低學歷,這輩子還能翻天不成?

能!而且他只用了不到20年。

今天,提起永輝超市,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永輝背後的創始人張軒松,一直低調而神秘。

翻開他的學歷,上面簡單的寫著:閩侯二中,肄業。1990年,下海經商浪潮早已席捲全國,這位來自福州閩侯縣的小個子,腦袋一熱決定放棄學業去試試做生意。沒手藝沒資金,高中也沒上完,農民工成了他第一個職業。

搬磚、扛包、鏟水泥,幾個月的日曬雨淋,終於換來手頭第一筆錢。年僅20歲的張軒松心思活絡,四處周旋在榕城做起了啤酒代理、批發。那個年代,福州啤酒批發市場還沒成形,張軒松說:我當時認為這就是機會。戴著眼鏡,清秀稚嫩的張軒松就這樣成為福州第一家啤酒特約經銷商。

第一份事業有了,沒錢沒門路,打不了廣告,弄不起促銷,生意清淡。當時人們的消費力有限,大多數同行還在守著店、等人上門批發,張軒松一琢磨:不成,這樣下去撐不了多久就得關門走人。他急於摸索出一條新路子。

這樣的情況下,張軒松精明的商業意識開始顯露出來,他仔細觀察走訪後發現,小賣店主們都是自己騎摩托或小三輪進貨,積極性不高,銷量也上不去。作為上游經銷商,這是最不願意看到的現象。張軒松決定自己親自送貨,只要小賣鋪一個電話,不分晝夜,無論打雷下雨,1小時內必到,簡直比今天的外賣小哥還敬業。除此之外,他還想了句口號:送貨上門、服務到家。

出身農家的張軒松有股子韌勁,之前也做過各種髒活累活,送貨上門說起來容易,張軒松咬著牙硬撐過前5年,用血和汗換來人生第一個100萬。

沒錢沒權學歷低,看他如何從20歲開始實現逆襲

有了第一桶金,張軒松又瞄上了零售業。5年的市場摸爬滾打,讓張軒松嗅到超市業必將取代傳統雜貨店的氣息。理念先進,經營種類豐富,將來必定是大勢所趨。榕城華榕超市、恆豐超市逐漸增加的人流量,也印證了他的想法。

1995年12月,屬於張軒松的第一家超市“福州市鼓樓區古樂微利超市”開業,面積僅100平米見方,主營日用品,方便群眾的日常生活需要。與其他超市有所區別的是,張軒松的超市堅持“天天平價”,你賣5塊我就賣4塊或者3塊5,實惠看得見,顧客跑不了。

1998年8月,首家“永輝”超市出現在福州市火車站,一炮走紅,“永輝”在福州老百姓口中迅速傳開。超市開得好,張軒松的啤酒代理也沒放下,此時的啤酒行業已經大不如前,競爭日益激烈,資金源源不斷投入,卻看不到回報。很快,張軒鬆手頭的幾百萬全部套住,資金鍊眼看就要斷裂。

好在海外親戚現身,出手相助,永輝超市也就得以保存下來直到今日。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張軒松迅速調整,全盤放棄啤酒生意,傾注全部精力經營永輝。

千禧年之後,超市行業迎來劇變,好又多、麥德龍、沃爾瑪紛紛進入福建市場,小型商超招架不住,大面積死亡。在商超巨頭面前,硬抗顯然是不智之舉。轉型,成了張軒松唯一的選擇。

永輝第一家生鮮食品超市於2001年3月正式開業。服裝、日用品、家電全部下架,這一次的客戶群換成了上班族、家庭主婦,主營瓜果蔬菜、水產生鮮。超市的模式,低於菜市場的價格,今天的很多蔬菜、水果超市正是由這個模式演變而來。

永輝迅速在各路巨頭的圍剿中殺出血路,其他多年的老對手華榕、恆豐在衝擊中灰飛煙滅。站住腳,張軒鬆開始建立生鮮壁壘。自造採購船、不斷提前營業時間、專注“爆款”單品控制、全員持股提升員工活力。這一切換來的是永輝超市在全國範圍遍地開花,深受歡迎。

直到2010年永輝超市上市,張軒松身價已過百億,此時距離他第一次踏足商海,剛好過去整整20年。

張軒松後來在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時說:“成功的前提是勤奮,對於任何一個創業者來說,勤勞都是最根本的一條。天上不會掉下餡餅,沒有勤勞,是不可能白手起家創業成功的!”

自助者天助,逆襲,永遠屬於那些知道努力且有勇氣堅持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