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都是諸葛亮打魏國,諸葛亮死後為何不見司馬懿伐蜀國呢?

在三國中,我們都知道諸葛亮與司馬懿是一生之敵,兩人交戰多次都沒能在對方手上取得太大優勢,作為蜀國的丞相,諸葛亮一心為匡扶漢室為己任,在他與司馬懿的交鋒中,諸葛亮是有著明顯的優勢的,可以說鬥智上司馬懿是贏不了諸葛亮的。

為什麼都是諸葛亮打魏國,諸葛亮死後為何不見司馬懿伐蜀國呢?

三國後期,諸葛亮跟司馬懿的較量一直被後人所稱道。他們兩個不分伯仲,謀略和計策都不相上下,司馬懿是三國之中唯一能跟諸葛亮對抗的謀士。但是有一點叫人奇怪的時候,為什麼司馬懿在諸葛亮死了之後,卻沒有大舉攻伐蜀國呢?

司馬懿是一個目光遠大的人,終身志向是肅清萬里,總齊八荒,一統天下。蜀漢諸葛亮雖然厲害,是他軍事上最大的敵手,但諸葛亮並不是他政治上最大敵手。恰恰相反,諸葛亮的存在,對他掌控魏國軍權,有莫大的好處。因為只有他才有才能剋制諸葛亮,諸葛亮存在,魏國君王才會重用他,他才會掌握軍政大權。諸葛亮去世了,魏國國內反而可能對他形成威脅。

為什麼都是諸葛亮打魏國,諸葛亮死後為何不見司馬懿伐蜀國呢?

所以,諸葛亮去世後,對於司馬懿來說,最大的任務不是平蜀,也不是伐吳,而是奪取魏國的軍政大權。這時侯機會來了,魏明帝曹叡身體不好,將要去世。去世之前,從遼東將司馬懿緊急調回。司馬懿去遼東干什麼去了?平叛。司馬懿升任為太尉,諸葛亮去世後,遼東太守公孫淵反水曹魏,司馬懿以太尉的身份率兵征討公孫淵,用了一年時間將大敵公孫淵徹底消滅,此時曹叡調回司馬懿託孤。託孤大臣有兩個,一個是司馬懿,一個是曹真之子曹爽。小皇帝為齊王曹芳。司馬懿為何不伐蜀,因為此時他性命都難保,這個曹爽整天與他爭權奪勢,恨不得將所有權利都攬在手裡。司馬懿的主要任務,是從曹爽手裡奪回真正的軍政大權,重整朝綱。但曹爽顯然是個草包將軍,哪裡是司馬懿的對手,高平陵之變,讓司馬懿將整個曹氏家族幾乎一鍋端,曹爽集團被夷三族。此時整個曹魏政權全部掌控在司馬氏手裡,曹操活著時做的三馬同槽噩夢竟然成真。

為什麼都是諸葛亮打魏國,諸葛亮死後為何不見司馬懿伐蜀國呢?

首先我們來看幾個重要的時間點

  1. 234年,諸葛亮病逝五丈原;
  2. 251年,司馬懿病逝於洛陽;
  3. 253年,費禕被刺身亡,姜維開始獨掌兵權,實施真正意義上的北伐;
為什麼都是諸葛亮打魏國,諸葛亮死後為何不見司馬懿伐蜀國呢?

從這三個時間點我們可以看出,自諸葛亮死後,一直到司馬懿病逝,蜀國沒有再對魏國進行大舉進攻,而在這一時期,蜀主劉禪開始正式掌權,蜀國內政穩定,沒有什麼動亂。劉禪不是小說《三國演義》裡面說的那種荒淫無能之主,這個在諸葛亮死後能穩定蜀國朝政30餘年而沒有內亂髮生足見其之高明,反觀魏吳兩國,後期內亂不斷。劉禪當政期間,任用了一批賢才,像蔣琬,費禕,姜維等等。所以即使在諸葛死後,蜀國實力也依然不可小覷,內有賢臣外有良將,加之蜀地易守難攻,蜀國一直是固守狀態,所以司馬懿在諸葛死後乃至之後多年也不敢貿然伐蜀。

為什麼都是諸葛亮打魏國,諸葛亮死後為何不見司馬懿伐蜀國呢?

或許,司馬懿不是不想打蜀國,掌握魏國實權後怎會不想一統天下?只是上天不能再給他歲月了,不過其後人完成了他的志願,統一天下,建立了晉朝,結束了近50年戰亂四起的局面,也算是功德圓滿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