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菩薩姐”,用寬容感動小三,卻用決絕的方式離開了這個世界

她是溫柔的妻子、慈愛的母親、能幹的主婦、沙龍里的漂亮夫人,丈夫移情,她還把小三請回了家,在親朋好友的眼裡,她就像尊活菩薩,一輩子善良得不近情理。就是這樣一個善良溫和的女子,在丈夫受屈離開這個世界時,她竟用最決絕的方式,跟隨丈夫離開了這個世界……

1

她是民國菩薩姐,她叫朱梅馥。

這個“菩薩姐”,用寬容感動小三,卻用決絕的方式離開了這個世界

因為出生在寒冬,臘梅芳香,做過秀才的父親為她取名叫“梅福”,希望她今生今世幸福。後來,在巴黎留過洋的夫君嫌這個名字土氣,為她改名叫梅馥,氣味芬芳之意。

這位夫君,便是傅雷,我國著名的翻譯家、作家和教育家。

這個“菩薩姐”,用寬容感動小三,卻用決絕的方式離開了這個世界

算起來,他們是親戚,朱梅馥是傅雷的遠房表妹。因為親戚關係,他們自小就在一起玩耍,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在雙方父母的安排下,14歲的朱梅馥與19歲的傅雷定了親。

朱梅馥上的是教會學校,接受的是西式教育,會英文,懂書畫,一雙纖纖十指能把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彈奏得行雲流水,但她的為人處事和性格,卻依舊非常中式。

2

嫁給傅雷後,她一人承擔了家中大大小小的家務,讓傅雷安心進行創作。

這個“菩薩姐”,用寬容感動小三,卻用決絕的方式離開了這個世界

傅雷4歲的時候便失去了父親,由母親獨自撫養長大,母親對他管教很嚴,他也因此養成了倔強正直,耿介難從的性格。

像小時候母親教育他一樣,傅雷在家裡定了家規,吃飯時不許講話,咀嚼時不許發出很大的聲音,用匙舀湯時不許滴在桌面上,朱梅馥對他定下的規矩,從來都是帶著兩個孩子認真去執行。

這個“菩薩姐”,用寬容感動小三,卻用決絕的方式離開了這個世界

照顧孩子,打理家務之外,朱梅馥還做了丈夫的好幫手,傅雷的文稿雜亂繁多,朱梅馥細心為他整理、校對,傅雷的許多文稿,都是她一筆一畫謄抄的,她的字寫得端麗娟秀,一絲不苟。

寫稿累了,朱梅馥就會為喜歡音樂的傅雷彈一曲;傅雷喜歡養花,她把家裡的小花園侍弄得漂漂亮亮,有時還會陪傅雷半夜起來,嫁接花草。

有人說,“沒有傅雷,就沒有巴爾扎克在中國。”也可以這樣說,沒有朱梅馥,就沒有傅雷在文學、音樂、美術理論等領域的建樹。

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這樣的好妻子,打著燈籠都難找,但是,藝術大師傅雷卻在他們的婚姻生活中多次移情。

3

一次,傅雷去洛陽考察龍門石窟,遇到了一位豫劇女演員,中原姑娘的嬌美,讓他心猿意馬,他在給好友的信中如是說,“你將不相信,在中原會有如是嬌豔的人兒。那是準明星派,有些像嘉寶……”

風聲傳到了朱梅馥的耳中,她沒有發火,也沒有生氣,像什麼事也發生,傅雷呢,也平靜回到了家中。

這個“菩薩姐”,用寬容感動小三,卻用決絕的方式離開了這個世界

隔了些年,傅雷又移情成家榴,成家榴是他的好朋友劉海慄的第三任妻子成家和的妹妹。

成家榴不僅容貌出眾,還是一名女歌唱家,傅雷對她完全著了迷,魂不守舍,成家榴去到雲南後,他竟像戀愛中的小青年,茶飯不思,無心工作。

朱梅馥看在眼裡,傷在心中,但她主動聯絡,將成家榴請到了家裡,只因“我愛他,我原諒他。為了家庭的幸福,兒女的幸福,以及他孜孜不倦的事業的成就,放棄小我,顧全大局……”

這個“菩薩姐”,用寬容感動小三,卻用決絕的方式離開了這個世界

成家榴來到傅家,看到朱梅馥實在是太好,選擇了離開,晚年時,成家榴對傅雷的小兒子傅敏說:“雖然你爸爸很愛我,但你媽媽人太好了,到最後我不得不離開。”

親朋也感嘆,“像梅馥這樣的人,我一生從未見過第二人。用上海人的話講,她是阿彌陀佛,活菩薩。”

4

面對妻子的大度寬容,傅雷翻然悔悟,他開始明白朱梅馥才是最愛他的人,夫妻倆的關係漸漸走入佳境。

這個“菩薩姐”,用寬容感動小三,卻用決絕的方式離開了這個世界

他醉心藝術,埋首於書房,翻譯了包括文學、美術、音樂、政論方面的諸多作品,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傅雷體華文語言”。

他教育兒子的《傅雷家書》,被數度再版,幾十次重印,成為教子有方,舐犢情深的經典。

然而,幸福卻嘎然而止。文革中,本已退居家中專心寫作的傅雷,遭遇了抄家和批鬥,在紅衛兵兩天三夜不間斷的抄家後,這對夫妻雙雙服毒自縊身亡。

對於梅馥的死,很多親友都覺得意外,他們的兒子傅聰也悲傷地說:“我知道,其實媽媽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忍受得過去。”

這個“菩薩姐”,用寬容感動小三,卻用決絕的方式離開了這個世界

但是,她選擇了陪著心愛的丈夫一起,“為了不使你孤單,你走的時候,我也一定要跟去。”這是她對丈夫說過的話,她決絕地做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