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自己從頭啃一本書,還是更喜歡直接聽或者讀別人的“領讀”?

不吃不次


我的方式是這樣的,喜歡自己從頭啃一本書。

1、因為一本書就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具有連續性和關聯性。只有從頭一字一句的品味,才能真正去系統學習。

2、而且能在讀書的時候做讀書筆記或者旁批,寫下來自己的感受或者感悟或者理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書上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然後記憶長久,印象深刻。

3、學習讀書的目的是運用。把所學的東西我運用到生活實踐中並加以驗證,去偽存真。因為書上的東西不一定全部正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權奕高端風水


首先說明,我基本上不聽書,但是,我寫聽書的聽書稿。

也正是因為我知道聽書稿是怎麼寫的,所以我不聽書。

至於拿到一本有些深度的書的話,甚至是一般的書,我肯定先了解這個作者的一生(還沒有過世的作家暫且不提),不是簡單地看一下書前面的那種介紹。

有時候是要看一本傳記的。

然後就是要了解這本書的那個時代的背景。

這是兩項必做的。

為什麼?

實際上你就拿自己做例子。要是你現在寫東西的話,難道你所寫的東西跟你的過去的經歷沒有關係?難道跟你現在生活的這個時代沒有關係?

不僅有,而且還是關係密切。

因此,我看一本書前,會盡可能的去多瞭解一些相關的知識。





不為少


(拙拙一答,恭聞指正)

個人認為,面對一本嶄新的好書,從頭到尾地閱讀原著,比聽有聲讀物和看名書導讀更容易實現高效地學習。對此,我有三點理由:

第一,有些內容是“聽”不出來的

無論是四大名著,還是其它的古典小說,其語言風格和寫作特點都是不同於現代的白話作品的。如果聽書不等於聽原著,勢必會沖淡原著的原汁原味。這對於讀者們而言,自然都會或多或少地有點心存不甘。可如果聽書就是聽原著,且不說其它的古典小說,僅就四大名著而言,讀者們都會在聽的過程中不斷地顰蹙。因為原著中不僅有許多生僻的文字,還有許多拗口的原創詩詞、陌生的歷史典故、罕見的古代方言等等。

第二,有些細節是“導”不出來的

所謂的領讀或者導讀,其實就是對原著的特別簡化。四大名著的名著導讀,自然全部都是間接的讀物。而作為一名讀者,雖然我們可以憑藉間接讀物而決定是否要親自閱讀原著,但我們卻堅決不能因為讀過名著導讀就自認為讀過原著了。就像面對一則新聞一樣,“小道消息”永遠都比不上權威渠道的說法。因此,倘若是真心實意地想要欣賞一部優秀的作品,我們還是應當“眼歸正撰”。就像欣賞一位美女的絕色芳容,我們不能總是讓人家猶抱琵琶半遮面。

第三,有些內涵是“看”不出來的

無論是聽不清,還是導不全,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即使我們親自閱讀原汁原味的原著,很多時候都未必能夠看出那些隱含於作品之中的處世經驗或者人生哲理。特別是對於有志於漫步寫作之路的“準作家們”而言,獨立閱讀與品味名著作品的每一個字詞句,正是必不可少的借鑑過程和思考環節。

當然,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閱讀方式,也有不同的學習方法,更有不同的能力水平和實際需求。只要能夠讓自己獲益匪淺,無論是直接聽還是間接看,自然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畢竟反其道而行之,往往會為創新和突破帶來無限的可能性。


鳶尾洲國學志


當然是喜歡自己啃了。聽到身邊很多人說每天都聽什麼什麼讀書會,好像自己真是個文化人一樣。

有時候不太理解,一小時或者幾十分鐘聽一本書是什麼概念,聽書就像吃別人嚼過的饅頭,營養吐不出來,就算吐出來的都是說書人自己理解的,千人千面,就好像一副中藥,同一位醫生開的同樣的方子,不同人熬出來的味道和療效絕對不同,不會有重複的,有的只是共識的部分。

看書不但是一個獲取知識的過程,更重要是一個心靈沉澱的過程,且不說對專業寫作者寫作技巧,語言和結構方面的啟發,見字如面的感覺才是有很深的代入感,如果一部作品一個小時能講完,作者何必花幾個月甚至幾年甚至一輩子去創作。

當然不排除一些工具書,本身的作用是應用,這樣總結概括的效率就是有意義的。

讀書本身就是一種美,好比小說本身就是虛構的,你非要給他整出來一二三個道理,那就不美了。蔣勳老師說過,美就是沒有意義。如果讀書也要被簡化到吃快餐,那文化就是騙子,是無法流傳的。

個人不提倡聽書,某種意義上覺得聽書會扭曲對文化的思考。


茗香苑主


我喜歡自己去啃一本書,當遇到一本好的書了,先買下來,放在身邊,閒了就去讀讀,讀一遍不能明白其意義,讀遍數多了,其書的內容意義就出來了。

有時也聽別人講讀,因為去聽別人的講讀和領讀與講解,更能使自己對這本書的真實內容和意義去做全面的瞭解,與不同角度的觀察與思考。



知足常樂桃花飛雨


世界萬物我都喜歡新鮮的,春季的青山綠水,春季的踏青少女,春季在這樣的環境中讀新書


平生不自知白首覓唐詩


我自己喜歡的書會從第一頁慢慢欣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