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是唯心主義還是唯物主義?

841574844


這句話有可能是翻譯的問題,所以引起了歧義。

“我思故我在”中的“故”是所以的意思,會被人誤解為“因為我思,所以我在”。有一位當代大哲說過應改為“既”字,變為“我思既我在”,也就是說“我思證明我在”。

笛卡爾是位懷疑論哲學家。當他要言說“存在”的時候,必須用證明有效的結論,不能用隨意的武斷。他認為即使人睡著了,身體已經不能感知到自身時,思想仍然在思考,所以只能用思想證明“存在”,不能用感知方式證明。

我們一般常人都是通過感知證明存在的,也就是“眼見為實”,中國人甚至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把視覺直觀感受作為最有力和最高證明標準。簡單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這是有問題的。眼睛出現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存在”這件事的,目的只是為了幫助人類生存的,與抽象意義的“存在”並不相關,用不相關的事物怎麼能證明呢?

最簡單的就是用水洗乾淨手,不能證明手上沒有細菌病毒了。眼睛本身就不是發現細菌病毒用的工具,看見手很乾淨也證明不了沒有細菌病毒。這之間沒有相關性。

笛卡爾還沒有進入“反思層面”,至少這句話沒有,他只是說“思”能夠證明“存在”,“看到、摸到……”都證明不了“存在”。這句話不涉及什麼唯心唯物。

哲學這東西的確不能從常理上或字面意思上理解,一定要思考字面背後的內涵。我們中國人從來不這麼思考問題,所以學習哲學思考時會很困惑,很難理解這些哲學家,總覺得他們有病。其實哲學家的確“有病”,他們處於一種“邏輯強迫症”狀態,任何話必須說到邏輯極為嚴謹,不能有一絲漏洞的地步。

想多說幾句廢話。

邏輯強迫症主要是拼音文字帶來的毛病。中國字是象形文字,就是一幅幅圖畫,而且極為寫實。比如我們看兒童畫,會發現全部是寫實的,孩子看到什麼就畫什麼。也許成人看不懂,那是孩子繪畫水平達不到準確表達,但只要問孩子,他一樣一樣說清楚之後,我們就會發現,全部是直觀感受圖景。

比如“旦、朝、早、日、暮”這幾個字,所有人不用思考,一看就知道說的是太陽一天中出現在人類眼睛裡的位置變化,要是用甲骨文畫,就會更清晰直觀,任何人,包括外國人也會看得懂。可用sun誰能明白是什麼意思呢?必須要在後面加上一個邏輯結構解釋,就是“什麼是什麼”,否則無法理解。

這就是拼音文字帶給西方人邏輯強迫症的原因。哲學起源於西方,哲學家更是邏輯強迫症“病”最重的人,他們不但要說話有邏輯,而且必須嚴謹到不能有一絲破綻。這裡的破綻就是反例。有反例出現,代表這句話沒有表述清楚,沒有涵蓋完全。

咱們中國人最好少學哲學這東西,這玩意兒太他媽繞活人,容易把自己的思路搞亂了。


何處是家鄉


我思故我在看看我回答對嗎?不對請多多指教。

唯心主義

唯心主義是哲學上的兩大基本派別之一。同唯物主義相對立的哲學思想體系。

唯心主義的基本含義,是在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關係的這個哲學基本問題上,認為精神(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精神決定物質,物質是精神的產物。從根本上顛倒了物質和精神的關係。唯心主義有兩種基本表現形式: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認為,在現實世界之外獨立存在著一種客觀精神,它是世界的本原,世界萬物是由它產生(派生)出來的。

唯物主義

唯物主義,即是唯物派,馬克思主義認為唯物主義是哲學兩大基本派別之一,它與唯心主義對立,在哲學基本問題上主張物質為第一性、精神為第二性,世界的本源是物質,精神是物質的投影和反映。哲學裡關於本體論的一種基本觀點。在意識與物質之間,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的反映,客觀世界獨立於意識之外,主觀能動性區別於其它生命意識。 唯物論,哲學理論,肯定世界的基本組成為物質,物質形式與過程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持著只有事實上的物質才是存在的實體的這一種觀點,並且被認為是物理主義的一種形式。

區分

唯物主義:凡認為物質是世界的本原,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的就是唯物主義.

唯心主義:凡認為意識才是世界本原,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意識決定物質的就是唯心主義.

對思維和存在或物質和意識或者為第一性內容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的唯一標準.

我思故我在

如:(意識)唯物主義是以“物質”決定意識,可知“有物質存在是有意識的前提”,所以“若沒有物質存在,則沒有意識”,逆否命題(等價命題)為“若有意識,則有物質存在”,這不就是“我思故我在”嗎?

從近代哲學認識論轉向以後(也就是從笛卡爾開始),哲學家們只關心人類可以知道什麼、人類可以做什麼,而並不直接去探究“世界的本原是什麼”的問題。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他全部認識論哲學的起點,也是他“普遍懷疑”的終點。他從這一點出發確認了人類知識的合法性。也就是說:笛卡爾是唯心主義者,但並不是從此命題看出來的,我思故我在並不是唯心命題,而是純粹認識論的內容。說笛卡爾是唯心論者是縱觀他的哲學體系而得出的結論。而並不是從這一命題“我思故我在”這一命題不是唯心主義也不是唯物主義。


奚譽賢


風語者原創回答這個問題。“我思故我在”是典型的唯心主義觀點!

“我思故我在”中,“我”乃本體,是“思”的主人,“我思故我在”的意思就是“因為我能夠思考,所以我才存在”。顯然是唯心論!

“我思故我在”的反語是什麼?_?“我不思固我不在”,“我”不“思”了,我不能,不會,或者我根本不想思了,所以“我”本體就不存在了,什麼邏輯?我就是死了,屍身也還是存在啊,怎麼就不存在了呢?

這是個非常饒人的哲學命題,風語者原創認為,就是典型的唯心主義觀點,把“思”看成主導,也就是認為意識決定物質本體,沒有意識了,連本體都沒有意義了……強調“我”強調“思”,其實都是在強調“意識”在前,起決定作用……40年前學過這! 我是風語者,回答必原創,喜歡的點贊,謝過!


風語者034


"我思,故我在。″思就是人類的意識活動,人類的一切活動都受意識和潛意識的支配。

比如:你的手被火灼傷過,那你的大腦便形成防護意識。只要你二次看見火源,你的潛意識會支配你的行為並向大腦發出危險指令並遠離火源。這就是意識支配自我的一個過程,也就是我思故我在。這個思是人類對外界的自然條件反射。

還有一種更高級的思維活動,讓人類擁有別於其他動物的勞動創選力,讓人類徹底從動物中分化成高級生物。人類的一切思維活動都體現一個自我實現和自我主張的過程。也是從唯心演變成唯物的過程。

但這個過程如虛擬程序一般,是大腦乃至更高級指揮器官的一個指令過程,是一個自我主宰的過程,是一個自我走向真我乃至實現超我的過程,這個過程是虛實交錯的過程。你的思維越活躍,你越擁有智慧,但你無法掌握潛意識,你就永遠無法主宰自己。

所以,我思故我在,並不能簡單的用唯心唯物論之,這說明你沒有找到真我,所以永遠無法超越自我,成就超我!

水寒雅芙隨筆



水寒雅芙


我思故我在,表面看有很強的唯心主義色彩。其實笛卡爾說的是自我意識的存在問題。“我”之所以能意識到我的存在,是因為我在思考。比如人常問“我是誰?”這就是我把我自己作為思考對象在思考,我作為思考主體意識到我是獨立存在的。動物不會問這類問題,所以動物沒有“我”的概念。我們可以觀察嬰兒自我意識的覺醒過程,他(她)開始是意識不到自己是一個意識主體的,要一歲半到兩歲有的更晚才可以區別“你”“我”“他”這些人稱代詞的意義。當他(她)學會思考了,他才會問“媽媽,我是哪裡來的?”這種問題。


mulin30311368


此言既非唯心也非唯物。

笛卡爾主張懷疑一切,通過研究他發現唯一不能懷疑的是“我正在懷疑”本身,因為我是一個能夠思考的存在,所以我必定是真實存在的。

而這個“我”不是肉體,只是寄居在肉體之中,所以,把這兩者分開,一為靈魂,一為肉體,然後他又用廣延這個概念,努力證明肉體也是存在的,這樣就把靈魂和非靈魂的物質分離開了,所以笛卡爾也被稱為是二元論者。


傆神


“我思故我在”。可以唯心,也可以唯物。

僅從字面來看,獨立思考,是獨立自主的表現。表現出來的,是“人”的能動性。能動性在唯物哲學裡,強調人,是可以認識到客觀,能夠掌握客觀規律,從而有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力的。人,之所以為“人”,著重於人的獨立自主性,在人所構成的社會里,是區別於其它的“物”,是對“人”的尊重。

“我思故我在”,如果認識到的,思考的不符合客觀,就容易成為“唯心”。認為是“神秘”的第三方力量,使得可以獲取到客觀規律,陷入“神”的宗教信仰,否定人的“能動性”,最終的,也會陷入唯心。

人和人類社會的發展,也存在有跡可循。精神世界,最終還是建立在物質文明基礎之上。人類對自己的研究,也有科學。


呵呵說吧


這話,要看在是什麼意思,如果我在是指我還活著,那這並不是唯心主義,而這句話如果變成,我思故在或存在,那就是唯心主義,加了個我,而我的存在跟我思是不能分割的,我不思了也就死悄悄了,我死悄悄了那我也就不存在了,這句話並不屬於唯心主義,唯心主義是指主觀意識脫離客觀實際的思想意識,我思是主觀,而我存在是客觀存在,我不思了自然我也就不存在了。我腦子裡關於我的存在,必定是在我活著的基礎之上的,而我活著必定得我還會思,也就是還思想意識, 這個是沒有脫離客觀實際的,不屬於唯心主義。


隆中知鳥


"我思故我在"表現出來的是唯物主義觀點,我有思想是因為我還活著。人死了就沒有思想了,人的思想是因依附於人活著的身體而存在。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統一於物質,世界是物質的。世界先有物質而後有精神,物質決定精神,精神對物質具有反作用。

"我思故我在"與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是一致的。


夕陽紅155908541


從當代哲學觀點出發,將任何哲學命題歸結為唯物和唯心是無意義的!笛卡爾提出的我思故我在的命題,從存在論角度來看,即是存在先於本質的經典表述!思的存在規定物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