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語文老師讓孩子摘抄“好詞好句”怎麼看?

丁輝觀點



我是語文老師,我也叫我們班上的孩子進行摘抄,而且是每天堅持,我們班的孩子從三年級我接手開始摘抄到現在六年級,我覺得還是挺有效果的。

1、在強制中培養了閱讀的習慣。

我們學校是一所農村九年義務制學校。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兒童,爸爸媽媽不在家,跟著爺爺奶奶,孩子能夠吃飽穿暖就算不錯了。靠家庭教育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不太可能的,於是從三年級接手開始,我就讓孩子每天堅持閱讀進行摘抄。

剛開始時,我會教他們閱讀的方法,會陪著他們一起閱讀,會教他們怎樣摘抄。 一開始的時候很多孩子都不記得做摘抄,我會 讓班幹部督促檢查,定期在班上交流摘抄情況,後來孩子門慢慢的就形成了習慣。

作為小學生,習慣的養成,完全依靠他們的喜好是不行的,有的時候還是得有強制措施。在班幹部的監督下,孩子們大多養成了每天讀書的習慣。

2、在摘抄中發現閱讀的樂趣。

當然,班上的孩子很多,不排除有少數人是因為完成任務而做摘抄,但是大部分孩子都從摘抄中體會到了閱讀的樂趣,他們都願意去閱讀,愛上了閱讀。

有部分孩子即使不完成摘抄任務,他們也會每天堅持閱讀。


3、在摘抄中培養了語感,積累了語言。

我讀書的時候也會進行摘抄,厚厚的摘抄本,讓我很有成就感,在摘抄中不知不覺的愛上了文字,在閱讀中培養的語感,在摘抄中積累了語言。

很多家長談到了孩子積累了語言不會用,實際上還是因為他們讀得太少,寫得太少的原因。 我們不僅僅讓孩子做摘抄,還可以適當地讓他們進行練筆,比如每週寫一個週記。 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使用積累的語言了。

4、在摘抄中鍛鍊了思維能力。

在指導孩子們在超市,我會給孩子們講解摘抄的方法,其中就包括要認真閱讀,看看 作者是怎樣確立中心,怎樣選材, 怎樣謀篇佈局的。

我還教孩子們在閱讀中培養想象能力,假如是你去寫這篇文章,你會怎樣入手,文章當中的故事可能會是什麼樣的結局,人物的命運可能是這樣的。經過這樣的閱讀思考,孩子們的閱讀就變成了有效閱讀,就不僅僅是為了摘抄而摘抄。

當然,孩子的摘抄是少不了家長與老師的監督的。只要孩子用正確的方法去摘抄,並堅持下去,那麼這將是孩子受用一生的好習慣。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很好!

作為一名從小學就開始摘抄“好詞好句”的孩子,我想我還是有充足的發言權的:

為啥要讓摘抄好詞好句?一是在與積累,二是在於修養。

小學的時候,因為不會寫作文,便去諮詢老師,作文的秘訣關鍵在於積累,於是我便開始了每日的積累生涯。

那會兒的積累是這樣的,晚上的時候,摘抄好詞好句好段,有的時候甚至是文章,積累完後慢慢的過一到兩遍,然後再回想一下。早上早早起床,將積累的內容讀一讀,背一背,然後和爸媽說一遍今天背誦的內容,最後父母簽字。那會兒覺得真的是好累呀!到最後更是產生了不想寫的念頭。但最終還是克服了惰性,有父母的幫助,有老師的幫助,還有自己的辛苦付出,這些都慢慢的轉化成了一種修養,一種富有詩書氣自華的修養。

我堅持了三年,整整三年,從未間斷,我成為那個班裡面堅持最久的人!到現在我依然為自己所做到的這一點自豪。

慢慢的,我學會了寫文章,學會了寫一篇好的文章,懂得寫人、寫事、寫景要言之有物的道理。我寫文再也不愁,且常常背作為範文朗讀,我是自豪而欣慰的!

最後,我想說一點,除了輸入外,輸出也很關鍵,養成一個寫日記的習慣也是很有幫助的。希望我的經歷能夠給各位提供借鑑。

<strong>


少年步步高


如何看待語文老師讓孩子摘抄“好詞好句”?

我小時候,也摘抄過好文章裡的好詞好句。大概也寫了兩本筆記。
曾經的摘抄,密密麻麻

只是印象最深的恐怕是我們那時候流行的抄“歌詞”了。好詞好句說句實話,抄了一遍基本就忘了,拿出來密密麻麻的筆記來看兩眼,基本沒有過。而歌詞本卻時不時拿出來,看兩眼,唱幾句,久而久知,就記住了很多歌詞。記得那時候寫作文,我比較偏向寫抒情散文,很多句子寫著寫著,也比較押韻,讀起來往往也比較流暢。我不知道是不是抄了大量歌詞的緣故,最大的成就估計就是中考時寫了一篇關於媽媽的滿分抒情散文,後來還登上了那時候中學生比較流行的《青少年文匯》。



語文老師要求學生摘抄,對學生的語言積累,作文素材累計都是有好處的,但關鍵還是看學生能夠內化吸收多少。如果和抄歌詞時一樣處於主動、喜悅的心理,效果會更好吧。

現在的學習生活中,信息量巨大,而干擾因素也變多了,我們的大腦往往也比較偏好圖片和色彩豐富一點的內容。摘抄其實也可以變得豐富多彩一點。比如現在流行的手賬記錄。在摘抄好詞好句底下,可以用不同顏色的筆寫上當時摘抄的心情,以及好的句子對你的感觸等等,然後畫一些簡筆畫或者貼一貼小貼片等等,都能增加摘抄的可讀性,同時讓它變得不那麼乏味!


網友手賬

『一手養娃,一手記錄,我是守衡筆記,感謝閱讀點贊評論,歡迎交流經驗』

六衡媽媽


這操作其實真可以有,不但沒毛病,實是相當好的習慣,對提高寫作水平、增加想象力、豐富素材等大有裨益!

這麼說吧:從初中起,我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強迫”我們養成了“不動筆墨不看書”的習慣,優美詞句必須摘下來:一句名言、一個好標題、一個好比喻……每學期至少摘抄一本(作業本),有專人檢查。

多年來,我們獲益匪淺。與我初中同一班畢業的同學,寫作能力一個比一個厲害。

直到現在,我仍有摘抄“好詞好句”的習慣,不過是電子稿形式多點了,那樣存取方便——看過的文章,我至少會摘抄好標題。

有人說“得語文者得天下”,雖然誇張了一點,但確實如此:無論是工作生活還是學習,語文都是基礎。以前的有經驗的老語文老師,我觀察,他們都有一大本剪報——把各種報紙上的美文剪下來,貼成厚厚的一本。

想想看,經驗豐富的老語文教師都這麼做,學生呢?


種金易


上學的時候,我一直喜歡閱讀,遇到好的句子也喜歡摘抄。小學、初中、師範每個學段我都有幾個摘抄本,上面抄滿了名人名言,好詞好句,哲理名句等等,有時還會設計畫上一些花邊,漂亮的圖畫,簡直就是一頁頁的手抄報。

那時候摘抄這些句子並不是為了有什麼用,只是單純的覺得句子好,自己喜歡就抄了下來,有空的時候就翻開看看,也沒刻意的去背誦。

但我覺得閱讀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因為我的語文成績一直不錯,這應該是得益於我廣泛的閱讀,以及勤於積累的好習慣。另一方面出於某些特殊的原因,我的童年時期並不快樂,心裡的苦悶,困惑都是因為閱讀而得到開解,所以我的摘抄本上大部分是一些富含哲理的,情感豐富的句子。至於說為了提高寫作水平而閱讀積累好詞好句,那時真的沒想過這些。

現在出來教書了,發現學生在寫作文時心中有話不能訴之筆端,好久才擠出幾句乾癟癟的口水話。這都是因為閱讀面狹窄,心中的詞彙量匱乏導致的。所有我倒是希望他們多閱讀,多摘抄,多背誦好詞好句。

總的來說,閱讀時摘抄好詞好句,不管是出於哪方面的考慮,終究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連汐0258


導讀:對於語文老師讓孩子摘抄“好詞好句”怎麼看?我想大部分的過來人在讀書的時候都被老師要求拿一本本子摘抄好詞好句。我記得我那會非常的喜歡摘抄好詞好句,直到現在看到好的詞句我依然會抄下來。

我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摘抄好詞好句,反正我是非常的喜歡的。現在在我家裡還有好幾十本摘抄的好詞好句。從小學到大學都有,雖然現在也會摘抄,但是相對以前是少很多了。



現在大家大都在用手機看書,覺得好的話可以收藏。但是說實話,誰真的還會經常去看手機裡的收藏呢?可能時間久了,又出了好的看書軟件,又把之前的軟件“拋棄”了。我一直都覺得老話說的特別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美麗的句子在筆尖劃過,細細的回味,別有滋味。



我喜歡把美麗、精緻的句子摘抄在精心挑選的本子上,而且還會用不同顏色的筆摘抄。有時還會設計好格式、形狀,就像對待一件藝術品一樣。對於摘抄好詞好句我是認真的。



我覺得語文老師要求我們摘抄好詞好句是非常正確的做法,而且值得推崇。當然,這不僅僅是老師交給我們的作業,不能把它當成一個任務。我記得小時候有些不喜歡學習的同學,為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五百字任務,胡亂抄寫一通。這樣沒有任何的效果。其實老師的真正用意不是要我們每天摘抄多少,而是讓我們養成一個摘抄的好習慣。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老師已經把基本的本領教會了我們,就看我們能不能好好養成習慣。


《中國詩詞大會》開播這麼多季,每一季的收視率都非常高,我記得有一個小學生,他的媽媽說每天晚上會抄寫一首古詩,然後教孩子背誦。我覺得非常的好。

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所有的文字都隔著手機屏幕,冷冰冰的,沒有溫度。從前書信很慢,車馬很遠,一生只愛一個人。我們還是要拿起筆書寫、摘抄吧!


西瓜媽媽520


我覺得經常摘抄好詞好句的做法是對的。

1、可以讓學生多積累一些成語和名言警句,豐富詞彙。現在的課標對學生的詞彙量要求比較高,小學三年級語文卷子上已經有成語接龍題了。很多學生的卷子這一題是一片空白。

2、可以加大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閱讀和作文水平。現在七年級的學生寫個作文還是通篇敘述,像老太太的裹腳布又臭又長,抓不住重點,讀著讓老師打瞌睡。但是一個人用詞遣句的習慣很難改變,我就經常鼓勵學生摘抄好的句段文章然後仿寫。

當然單純的為了作業而摘抄效果不會很好,有些學生在寫文章時喜歡把平時的摘抄生搬硬套的堆在一起文章是亂七八糟,學生在摘抄的同時,應該合理的運用摘抄內容。比如平時要多閱讀摘抄的好詞好句,尤其是可以仿寫好的句子段落,把別人的變成自己的。



風雨過後處處見彩虹


我是一名省重點高中語文教師。讓孩子摘抄,養成摘抄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摘抄不限於好詞好句,到了高中,除了文辭優美之外,學生也可以摘抄一些有深度,有哲思性的句子。

摘抄有哪些好處呢?

1.以抄促讀。抄寫是一個完成式的行為,抄之前要讀書,讀書之後要篩選。抄的是精華,以抄促讀很重要。

2.養成習慣,讓孩子成為有毅力有恆心的人。摘抄的作業並不多,一週檢查一次,但每次都能完成好的學生,一定是非常自律的學生,有毅力有狠心,把摘抄這件事做好,也會讓孩子有自信把其他事做好。

3.積累習作素材。包括議論文的論據,引用的名人名言,通過模仿語言表達,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

4.練字。

5.放鬆。學生時代,很多人都喜歡抄歌詞,抄歌詞其實也算是一種摘抄,閱讀後摘抄好詞好句,也能起到同樣的效果。

應該怎麼摘抄?

給大家展示一張最近學生的摘抄作業。要對自己的摘抄的內容再一次歸納和提煉,才能形成知識網絡,考試時才能想起來,用得上。


HFLZ陳老師


我覺得這做法很好,通過好詞好句摘錄,可起到如下作用:

1、增加語文積累。

語文學習絕非限於書本知識的學習,把在課外看到的好詞好句摘錄下來,彙集在一起,可以經常讀讀寫寫,增加了語文積累。如下圖:



2、培養良好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在持之以恆的學習與堅持中養成。每天每週抄寫一些好詞好句,能夠形成一種學習的好習慣。

3、豐富作文語言。很多學生的作文語言“乾癟”,主要原因是讀得少,記得少。通過好詞好句摘錄,能夠豐富語言。


孫老師講堂


大量的摘抄對孩子們的語文學習真的有效嗎?

語文老師要求學生摘抄,對學生的語言積累,作文素材累計都是有好處的,很多學生的作文語言“乾癟”,主要原因是讀得少,記得少。但關鍵還是看學生能夠內化吸收多少。

語文老師讓孩子摘抄“好詞好句”的好處

1、增加語文積累。

語文學習絕非限於書本知識的學習,把在課外看到的好詞好句摘錄下來,彙集在一起,可以經常讀讀寫寫,增加了語文積累。如下圖:

2、培養良好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在持之以恆的學習與堅持中養成。每天每週抄寫一些好詞好句,能夠形成一種學習的好習慣。

3、豐富作文語言。

很多學生的作文語言“乾癟”,主要原因是讀得少,記得少。通過好詞好句摘錄,能夠豐富語言。

摘抄詞語句式,至少能起到知道有這麼詞的作用,而真正懂得這個詞的運用,還是要結合多讀多寫,從讀上,學會這個詞的意思和運用;從寫上,把這個詞運用靈活,把語境掌握準確。好的句子也是一樣的。一些好句,把它放到一篇文章中,就體現出了它的獨特魅力,單獨僅它拿出來,卻不見色彩,不見特別之處,就是句子也要用到該用的地方,才能彰顯出它在特殊語境中的色彩。

<strong>摘抄的基本要求:

1、用硬皮本。

採用硬皮本,顯得重視,有儀式感,方便查找,便於長期保存。

2、認真書寫。

摘抄本上的文字要認真書寫,認真排版,不僅僅是抄寫,還是練字的過程,更是美化版面的過程。融文字、圖案、色彩、版式為一體,把摘抄本當做一件藝術作品。

3、內容精美。

抄寫內容不在多而在精,要經得起時間檢驗,文質兼美,情感真誠,內容真實。摘抄本與日記本一樣,可以珍藏一輩子。

4、做好標記。

摘抄本上的文字,每一段都有出處,都有作者,都有抄寫日期。有時候,還可以有自己的閱讀心得,或者相關材料。這樣的摘抄,不僅方便檢索,而且在再次閱讀時能夠回憶起抄寫時的情景,有助於記住抄寫內容的核心要義。

5、允許剪貼。

有些可以裁剪下來的文字,可以全文剪貼下來,粘貼在摘抄本上。

6、分門別類。

指導學生將抄寫的內容進行分類,比如詩歌、散文、小說等文體分類,還可以分成成語、諺語、歇後語、名言警句等。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