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應試教育讓中國學生壓力很大,為什麼中國不學習一下其他國家的教育方式?

筆墨笑三刀


中國應試教育在中小學階段,確實讓很多學生面臨巨大的壓力,這主要取決於教育資源的緊缺,再加上人口基數巨大,極容易造成激烈的競爭局面。如果沒有如此激烈的競爭,壓力自然會小很多。

題主問為什麼不可以學習一下歐美國家的教育模式,如果你真正瞭解發達國家的教育,恐怕你就不會這麼說了。遠且不說,就拿美國來講,現在很多學生也面臨著很大的學習壓力,因為同樣面臨著學業的激烈競爭。儘管在課程設計上可以適當增加技能型的內容安排,可以讓中小學階段學習輕鬆一些,但是學習的壓力會在大學後更大突出。

再說英國的教育,近幾年英語政府發現數學教育出了很大的問題,由於小學階段數學難度非常低,且基礎知識教學水平差。直接導致學生在數學學科普遍比較差,雖然英國的學生在學業壓力上遠沒有中國學生那麼大,但是成年就業後,數學能力差則能反映在實際工作之中。由此,現在英國政府和上海市教委合作,引入中國數學教師和課程,目的就是為了提升本國學生數學學習水平。

所以說,中國的應試教育完全取決於本國國情,向歐美髮達國家學習是必要的,但不能盲目引進人家的那一樣機制。但是現在我們國家在應試教育體制上也在不斷的嘗試創新與變革,可是這是一個不斷嘗試的過程,可能要花幾十年,上百年才能逐漸完美或更趨合理。


寒石冷月


想必大家還記得早些年的黃岡中學,那可是高考的一大神話,以前的黃岡試卷到處都賣的特火,就目前來說,黃岡試卷賣的也不錯,到現在為什麼沒落,生源只是一個方面,最大的原因是——推行素質教育快樂教育,不一味的追求分數,最後的結果呢,大家都看到了吧!你推行素質教育可中考高考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分數,綜合素質再好,分數不到,有幾個985/211雙一流高校錄取你?現在的衡水中學不也是一樣的應試教育,成天就是刷題刷題再刷題,能夠進入清北高校的,幾乎大部分都是刷題刷進去,我記得看過一篇新聞:高中三年的試卷,足足兩米高……歸根結底,源頭還是在高考錄取政策。


在路上165831363


首先需要明白一點就是歐美平民才是接受的快樂教育,精英也是應試教育(甚至比中國的殘酷),在任何國家想要成功都必須吃苦。

然後我想說的是,中國教育絕對不能像西方那樣,因為國情不同,歐美人接受快樂教育的平民出來後也能夠找到一個比較好的工作,而中國人接受應試教育找比較好工作都難,更別說接受快樂教育。

而且接受快樂教育就會出現階級固化,窮人幾乎不可能翻身,社會將屬於有權有勢的人,到那個時候你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再說快樂吧,現在不吃苦,將來有更多的苦吃。

當然了,讀高中參加高考也是你自己的選擇,追求快樂與否也是你的決定,國家只是要求你讀九年,所以你想快樂的話就和家人商量好退學從此再也不讀書,那該有多快樂啊。

最後我想說連學習的苦都吃不了,還幻想歐美教育來逃避現實,真是沒用。


冰火之鋒


我本不想打擊你。歐美的中產階級家庭跟中國的中產階級家庭。對於孩子的教育投入跟眼光。遠遠超出你的想象。因為現在的競爭越來越大。你不努力就會被擠出中產階級。中產階級家庭孩子的學習的努力程度跟投入時間跟你所謂的午後玩恰恰相反。所以不要拿所謂的中國教育制度不好啥的。中國努力學習好的去國外一樣優秀。國外努力學習的來中國也優秀。就是你這種學習不愛學,到最後還要跟人家拼死拼活學習的人比競爭。狗屁不是,競爭不過,內心就扭曲,就是看不見自己當初不好好學習。怪中國的所謂應試教育。就是把你扔國外。你也一樣狗屁不是。到哪都吃屎。不好意思,說種你內心了。


強國裝備


黨把所有人都當成一樣的人平等教育你們也鬧。如果象西方一樣把人分層教育你們屁話更多,覺得更不公平!你知道多少,就在瞎逼逼。西方有錢有權人的精英教育比中國高考學生還要累,還要更強的意志力。普通的奴樸教育當然輕鬆,很多黑人及有色人種甚至大多數貪窮的白人的孩子世世代代每天就學習兩三個小時,當然輕鬆愉快,但命運等待他們的是世代為奴。西方社會是精英階層精心設計的精妙的表面公平正義的社會體系,實質是為了達到極少數人長期剝削大多數人!不要只看現象不看本質。在中國目前至少還給窮人留了階層跨越的通道,能不能跨越是自己能力的問題。


三清老仙


因為沒錢。

填鴨教育再怎麼爛,也不可忽略它的優點,那就是成本低。

歐美搞素質教育,一個班最多二十多人。而我們搞填鴨教育,一個班,塞他個六七十人,很正常。反正都是老師在臺上講,學生在底下聽。聽懂了,是你聰明;聽不懂,要麼報課外補習班,要麼淪為差生,一直聽不懂,最後變成流水線上的產業工人。

中國的填鴨教育,就是讓一小撮能適應他的,有死記硬背才能的“人才”,飛黃騰達。然後剩下的大部分人,就算有其他的才華,也照樣被淘汰。

都說中國人口素質低,為什麼?因為在中國,有高中及以上學歷的人口,只有16%!把大部分人都淘汰了,中國整體素質能高才是怪事。

中國的教育經費支出,只佔GDP的4%!而國際平均水平是7%,歐美髮達國家一般都在10%以上。

講真,中國的老師能記住你叫什麼名字,就已經很不錯了,還指望他們搞因材施教的素質教育?

我們中國的稅負壓力能排全球前三,政府很有錢,就是沒錢搞教育。


種田狂魔


一個社會實行怎樣的教育方式,取決於這個社會的主流文化和普遍的社會意識形態。不同社會教育之差異,孰優孰劣也與主流社會文化及意識形態有關。

簡單直白地說,國情社情不同。

中國基礎教育令廣大學生不堪重負,而歐美基礎教育則使其學生輕鬆得多,因為中國基礎教育與歐美基礎教育的定位、目的和設計均不同。

中國的基礎教育定位和目的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對學生的意識形態和服從性有著嚴格的統一標準和要求,不允許學生逾越和背離既定的目標軌道,因此是去個性化的。

同時,中國長期以來又提倡教育產業化,主張和促使教育行業市場化發展,減少對預算撥款的依賴,事實上中國對基礎教育的預算撥款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最低的少數國家。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對教育的預算撥款和對基礎教育的預算撥款還不是一回事,後者是前者的一個子集。中國教育預算撥款大頭(不是大一點的大頭,是很大頭)給了高等教育,剩下的部分中大頭(也是很大頭)又給了城市中小學,其中的大頭又給了“重點校”,普通校預算不足,鄉村校更是捉襟見肘。




第三個因素是中國的基礎教育,特別是高中教育,實施的是高淘汰率的精英教育,目的是為國家選拔人才。以致教育官員會公開宣稱高考語文科目的設計就是要讓20%的考生做不完試卷,要知道,許多地方初升高的中考已經淘汰了一半的學生。

因此,中國中小學學生的壓力主要就來自這三個方面,一是去個性化的規訓,從幼兒園就要求每個孩子聽話,遵守紀律,不能造次;二是市場化的教育語境下對相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過度競爭;三是高淘汰率的精英教育設計。

歐美完全沒有這三個因素。歐美基礎教育的目的是個性化的促進發展,尊重每個學生特異化的天資稟賦、性向特質,鼓勵個性發展和多元化,儘可能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自由發展。此其一。

同時,歐美基礎教育又是優先保障每個孩子接受公平教育的權利,歐美社會學生接受基礎教育普遍不僅幾乎沒有需要家庭支出的費用科目,而且政策性保障學區內各間學校儘可能同質,不人為區分重點校與非重點校。以英國基礎教育為例,公立學校基本上是同質的,私立學校貴一些,但不同的公立學校,以及不同的私立學校,家庭的花費分別是大體一致的,沒有懸殊差別。

而且,歐美的基礎教育就是全民教育,讓每一個智力正常的學生都能順利畢業升學沒有壓力。以美國高中教育為例,高中畢業要求的數學水平大致相當於中國初二的要求水平,幾乎每個學生都能輕鬆過關。





當然,不同定位、目的以及設計的基礎教育各有優劣。中國的基礎教育首先培養的學生有著相對一致的意識形態,服從性強,方便管理和引導;其次是過度練習後普遍應試能力強,掌握的學科知識水平(難度和程度)超過歐美同齡人,但缺乏後勁,成年後普遍厭學。

相對來說,歐美基礎教育培養的學生創造性強,個性自由發展,更快樂和自信,發展潛力大,後勁足;但掌握的學科知識水平和應試能力遠不如中國學生。

不過,近年無論中國基礎教育,還是歐美基礎教育都在謀求改革,試圖從不同的社會以及意識形態下的基礎教育中汲取有益的經驗。例如,英國公立學校前幾年就曾從中國上海引進數學教師,嘗試採用中國式教學方法來提高英國學生的數學成績。不過教育實驗以失敗告終。

中國也在探索如何從歐美教育中汲取有益的成分,來培養和激勵學生的創造力和全面發展,20多年前倡導的“素質教育”就是一例。目前還沒有找到可以嫁接的因素,“素質教育”也徹底淪為口炮,連起碼的社會共識都沒有形成。

有些東西是綱,綱舉目張。綱就像土壤,土壤不改變,引進的苗難以成活。歐美想學中國基礎教育的優勢,學不來;中國想學歐美基礎教育的長處,也學不來。


唐映紅


其他國家的教育方式也不一定好,教育關乎社會發展,總是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應試教育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應試教育依然是最公平、最合理的選拔方式。下面簡要談談自己對這一問題的看法。

一、中國學生的學習壓力大,並不只是由應試教育所致

學習壓力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並不是單單因為應試教育。社會競爭、就業壓力、社會評價等等原因都會給學生增加學習壓力。目前,社會競爭激烈,尤其是新興科技和新興產業的崛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自然而然,就業壓力就大。前兩天多省聯考剛剛結束,從崗位需求和報考比例來看,競爭壓力巨大。社會評價的壓力主要來自於家庭和學校,學生成長路上主要面對的評價就是家長及親戚、老師和同學。老師的鼓勵與否、同學的認同與否都會影響學習的心緒,進而影響學習策略,潛移默化地就會涉及到學習壓力。所以,中國學生的學習壓力大,有多個原因,並不單是由應試教育所致。

二、其他國家的教育方式不一定好

外國的月亮不總是圓的,外國的飯菜不總是香的,外國的教育方式也不一定是好的。其他國家的教育方式同樣存在著問題,只是我們不知道或者不察覺。至於你說的每天上課就一上午,下午就做活動,其實是片面的,即便是作活動也是與學習有關的,再者,這樣的教授方式都是中小學,你可以瞭解一下大學生的辛苦。看一下哈佛大學圖書館半夜學習的人們,你就能明白,學習本來是苦事,並不是說說那麼容易的,也沒有玩著玩著就出成績的。記不大清是哪一年了,國內的優秀教師去英國交流學習,進行為期一個月左右的教學實踐,滿懷期待的老師們大失所望。回訪幾位老師時,他們有著共同的感受,自己的學生才是驕傲,英國的學生太氣人了,眼裡沒有規矩,學習散漫,與學生的溝通方式也難以適應。可見,外國的教育方式也存在問題,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好。

三、可以借鑑,但不能照抄照搬

我們可以借鑑好的教學方法、教態語言、學習方法,但不意味著一定要學他們,尤其不能照抄照搬。教育心理學發展的很多理論源於國外,許多教育理念和教學革新似乎都是外國的,交互式學習、溝通合作、合作探究。事實上,中國的教育思想很成熟,可以說博大精深,教育心理學提到的許多點,中國的教育家都提到過。孔子提出的教學思想影響至今,循序漸進、啟發式學習、學而思、溫故而知新等觀點至今延用。所以,學習借鑑的是好的,切實符合我國發展教育實情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如果是拾人牙慧的東西,我們又何必學呢?

新時代我們要有四個自信,自然而然,也要對教育有自信。


學與思共舞


題主只看到了西方教育的一面,而沒有看到另一面。

事實上,西方教育制度下,一部分學生的確沒有壓力,享受“快樂教育”;而另一部分學生,同樣面對繁重的課業,壓力山大。以美國為例:

美國學校分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公立學校接受州政府財政支持,但學校必須按照預算和計劃安排課程,跟國內的公辦學校很像。在公立學校,的確學習輕鬆,一般是每天下午3點放學,學生花很少的時間完成作業,然後可以運動、打遊戲、上網、看電視。

而在私立學校,卻普遍管理嚴格,抓得緊、課業多,小學的孩子每週都有閱讀、數學等科目的測試,閱讀材料的難度相當於國內初中水平,文末的問答題都需要用完整的句子來作答;每天回家至少要讀3、4本小冊子的故事書,同時完成讀書筆記和摘錄。私立中學的孩子在初中畢業前就學完了微積分。

而且,私立學校費用高昂,私立中小學平均學費2萬美元左右,這還不包含校服、活動費、書費等。

即便這樣,大量的經濟條件允許的家庭都希望上私立學校,精英階層、中產以及猶太人、華裔基本上都選私立學校。他們也有“學區房”,但住在學區房,不僅要花大價錢,還必須徵得左鄰右舍等同一個街區的家庭的同意。

是不是比國內還過分?

事實上,我們國家一直在學習西方教育的先進之處。近幾年崛起的民辦學校、大學自主招生等,都是跟人家取經的產物。

至於學習壓力,我認為一點壓力都沒有是不可能學習好的。你選擇了什麼樣的教育,就等於決定了孩子一生的道路。

當前國內教育以公辦教育為主,民辦教育為輔。公辦教育發展不均衡現象突出,其中的重點校基礎設施、師資力量、生源等方面具有突出優勢,吸引了社會大量目光,為了進入這些重點校,過度教育之風蔓延,學生課業負擔加重,瘋狂的補課風,使很多學生苦不堪言。

所以,重視教育,一定要有個度。給孩子減負,關鍵是家長的態度,如果家長選擇“快樂教育”,淡定看待,那麼你大可不必去攀比,去補課,孩子負擔自然就會減小。

白巖松曾說: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對自己的教育是滿意的。所以,對教育有怨言、質疑都是正常的。但是因為過程中的一些不如意就走極端,否定自己的優勢,動輒全盤推翻,也是不應該的。

學習先進經驗,不斷完善自己的教育制度,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期待。


飛飛飛飛的魚兒


我的看法和大家不一樣,各人觀點哈:我們國家目前的問題不是應試問題,而是學生的學習難度太大,大家看看,現在小學五年級的難度、深度、廣度和幾十年前比,不是難了一個級別(加上還冒出一個狗屁的奧數),是現在的小朋友比過去聰明?不是,無非是現在的小朋友比過去的小朋友見識多些罷了,那為什麼要增加那麼大的難度?有人說“那是為了拉開距離”,那又是一個狗屁理論,如果我們的學生個個都優秀(我指的是德、智、體全面優秀),0.05分也是落差,如果都是95分以上,恭喜,我們的孩子都可以是大學生,為什麼不可以?我巴不得我們的孩子人人都是棟樑之材,可是現在,增加那麼大的難度,娃娃壓力太大(適當的壓力那是必須的),童年、少年、青年時期一點也不幸福,可以說是痛苦,也沒有見現在這幾代人比過去創造的社會價值更多,相反,各種奇葩、奇怪的人更多,給社會造成的負擔更加厲害,這是為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