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國央行稱房價不可負擔源自貪婪和恐懼!不要再責怪海外買家

【 樂家網(canadamls)趙雲撰寫】黃三水認為加拿大央行是神奇的存在,總能搞出不走尋常路的結論。


比如這一次,加拿大央行在一份公開報告《Disentangling the Factors Driving Housing Resales》中表示:


加國央行稱房價不可負擔源自貪婪和恐懼!不要再責怪海外買家

1、很多人在抱怨加拿大的高房價,特別是溫哥華和多倫多。

2、很多人把高房價的鍋甩給海外買家和貸款壓力測試。

3、很多人認為降息和取消貸款壓力測試能拯救房地產。

然後加拿大央行指出,上述三條都是無稽之談。

造成加拿大高房價現狀的真實原因是:

1、貪婪。

2、恐懼。

加拿大央行描繪了一個場景。

第一階段

巨大的房地產交易市場中,房價突然開始上漲。房地產市場裡面的人瞬間瘋狂了,房地產市場之外的人看到裡面的人瘋了,他們覺得這是發財的機會,還有人害怕自己搭不上這班車。於是所有人一窩蜂的衝進市場要求交易,本地的和外地的都來了!

加拿大央行說這無可厚非,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房地產市場有賺錢效應,所有人的貪念都被高高勾起。

第二階段

市場管理員發現房地產市場的交易太過瘋狂,他們害怕發生嚴重的踩踏事故,然後決定採取措施:

1、外地買家買房需要額外交稅。

2、本地買家需要拿出存款證明和收入證明。

3、加息。

而一些最熱門的攤主也決定:

1、買了不住的房子要增稅。

2、買了不租的房子要增稅。

3、太貴的房子要增稅。

4、炒買合同(樓花)必須到市場管理所備案。

加拿大央行說,其實這些調控舉措也沒什麼,影響無非是:

1、想買大房子的改買小房子了。

2、增加首付。

3、晚點買。

加拿大央行說,無論哪一條都不意味著交易量的減少,只是平均交易金額下降了。如果只是這個樣子,房地產市場最多是緩漲或者不漲,但不會下跌。因為加拿大是移民國家,每年幾十萬新增人口,人來了總要住房子的。

但人不是AI,會受到情緒的影響。

第三階段

房價上漲太快,市場管理員的剎車踩的也太快,然後就出現了兩個問題:

1、一小部分真正的剛需發現買不起了。

2、一大部分買得起的不敢買了。

3、外地人去隔壁管理不嚴的市場(美國)買了。

加拿大央行解釋說,這個階段的核心問題就是”恐懼“,所有人充滿了對房價下跌預期的恐懼。

與此同時,房價過快的上漲也讓一部分人失去了買房能力。“恐懼”和“失能”疊加在一起,溫哥華和多倫多連個曾經最火爆的攤位突然沒人了,加拿大房地產市場突然從人滿為患變成門可羅雀。

加拿大央行指出,房價升高是客觀事實,房價升高必然使一部分買不起房,但這並不構成交易量大幅下跌,房價持續回落的理由。真正的原因就是人們的劣根性“在不該貪婪的時候貪婪,在不該恐懼的時候恐懼。”

加拿大央行告訴所有人,不要再把“海外買家”當成加拿大人買不起房的罪魁禍首,他們對加拿大房地產市場的的影響遠沒有想象的那麼大。

也在不要把加息和貸款壓力測試當成罪魁禍首,這兩個因素最多起到減速帶的作用但不會讓房價開倒車。

加拿大央行還說,有些機構比如加拿大貸款專業協會(Mortgage Professionals Canada)和各地地產局總是危言聳聽的講,“加拿大人將失去購買房子的能力!”

但是事實是,加拿大人不穩定的情緒讓自己失去了購買房子的能力。這就像美國槍支協會的名言,“槍不會殺人,拿槍的人才會。”

所以,房子不會變態,搶房子的人才會。

加拿大央行預測說,如果人們不能學會管理自己的心理預期,只會隨波逐流的決策,未來房價還會出現暴漲暴跌的週期律。

事實上,同樣的故事在全世界一次又一次的重複。

黃三水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最後,加拿大央行表示,過去三年是加拿大史上就業率最高的時期,這讓大家對自己的買房能力產生了錯覺。其實加拿大家庭正面臨著巨大的債務負擔,他們必須遏制消費增加儲蓄以應對債務風險。

至少到目前為止,房地產的未來無法預測。



出品:樂家網(原加拿大地產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