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快递大王”:从30万做到15亿,9个月让员工数翻了一倍

快递行业本身迷雾重重,高成本、高强度、低回报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就连快递一哥顺丰,前几年也曾深陷亏损的漩涡。时下,顺丰和“三通一达”在快递市场的竞争仍很激烈。

被遗忘的“快递大王”:从30万做到15亿,9个月让员工数翻了一倍

1994年,陈平带着在日本积攒的30万回国,和二哥陈东升(泰康人寿创始人),创立北京双臣快运有限公司,成立中国第一家快递公司。创业之初国内快递行业基本为零,刚开始他什么都送,送花、搬家、送家具,由小规模慢慢做起。

1995年,小林利夫出资180万元人民币入股,公司也更名为宅急送北京双臣一城快运有限公司,宅急送业务开始发展,当年营业收入181万元。

2001年,快递市场慢慢形成,他抓住机遇,跟大型手机公司如摩托罗拉、诺基亚、LG等品牌做大型仓储配送,实现24小时送达,此后陈平进入事业的辉煌期,营业收入逐年攀升,到2007年营收接近14亿,成为当时当之无愧的快递之王,而此时的“三通一达”还处于亏损的阶段,顺丰在小件配送市场已经慢慢崛起。

被遗忘的“快递大王”:从30万做到15亿,9个月让员工数翻了一倍

市场扩张的失误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看到小件市场的潜力之后,为了快速占领,陈平开始疯狂的扩张,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在华平3亿投资没到位的情况下,短短9个月他将原有的9000人团队扩张到21000人,受审批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华平最终放弃了投资,更为糟糕的是,快递业务收入没有达到预期,无法承担高昂的人工成本,到2008年8月,原本就财务紧张的宅急送,一下子站在了生死的边缘。

一个月以后董事会做出决定,裁员3000人,受股权份额的影响,陈平不得不辞职,由副总裁陈显宝(陈平大哥)担任执行总裁,陈显宝通过恢复普件主业,压缩小件配送,机构重组,裁员的方式,仅用了三个月,就让宅急送实现扭亏为盈,终结长达一年多的亏损。

被遗忘的“快递大王”:从30万做到15亿,9个月让员工数翻了一倍

2008年底,陈平辞去了一切职务,用股权换来2700万。不甘失败的他,再次选择创业,开办新的快递公司星晨急便,主要做小件配送,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新成立的公司他个人占股51%。

2010年,陈平通过加盟的方式。将渠道扩大到县域,乃至村级行政单位,这种策略,符合了马云旗下淘宝的客户,无处不在的特点。阿里巴巴随即投资7000万,有了资金的支持,陈平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32个运转中心,50多个中转站和分拨中心,网点数量达1500余个。

2011年,电商平台没有给星晨急便机会。价格战的到来让陈平始料未及,此时的“三通一达”早已不是十年前的样子,在小件领域,已形成完整配送物流网络,而此时的乡村配送,价格低、利润低、订单少,基本上做一单亏一单。

被遗忘的“快递大王”:从30万做到15亿,9个月让员工数翻了一倍

冒进再次让他栽了跟头。陈平把视线转移到,个人C2C邮件包裹业务,看上送货速度快的鑫飞鸿快递,面对当时已经处在亏损的鑫飞鸿,他选择了并购,承诺投资4000万,但最终董事会没通过,陈平私自投资2000万,但这笔投资,没有堵上鑫飞鸿的窟窿,随后的并购也不了了之。

2013年,在没有获得投资的情况下,处于亏损状态的星晨急便,400家加盟商相继退出,公司深陷倒闭传闻,仅仅三年陈平的二次创业就草草收场。

用陈平的话说:“自己比较冲动、性子急、感性,做过最后悔的事,就是草率的离开宅急送,如果留在宅急送,做电子商务物流,也许结果会不一样”。

之后的三年陈平消失在公众视野,2016年陈平二度回归宅急送,仅过了180天再次离职,对于未来,也许正如他当年所言,会一直在物流快递业领域慢慢耕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