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企業的招聘信息寫的是月薪4000-6000元,在電話裡詢問卻變成了每月2600元的底薪呢?

MaoMao


招聘本來就是廣告,適當的誇大很正常!你寫的太誠實,也許連來面試的人都沒有!但是並不等於這個建議工資就沒有任何意義。招聘廣告中的工資一般都含福利,獎勵,提成等等!而實際你上班第一個月的工資一般是試用期的工資,過試用期工資一般都會漲的,除非你能力達不到公司要求。找工作,不單單看工資,而是要看公司潛力和自身的發展空間。如果沒有空間,最好不要去,在同等的條件下。我07年面試一家貿易公司的時候,公司就10來個人,租了100平方辦公室。招聘廣告說,年薪10萬,做開發!第一個月的工資是2800元。但是那個老闆很有魄力和衝勁。面試的時候把我吸引住。結果到08年的時候,年薪達到15萬。所以找工作一定要看準!有時候大公司待遇,福利都不錯。但是由於公司體制成熟。個人要發展的速度要慢很多。當然最主要是看你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和找什麼樣的工作!目標定好。


寧永彪


我做企業高管近10年,招人也招了近10年,接下來,我以站在公司的角色來回答你這個問題,解答你的迷茫並給你提供一些建議。


作為企業,想招到合適的人真的不容易,一般的企業只能大浪淘沙,優勝劣汰。所以公司人力資源部,肩負著既要降低前期人員流失的成本,又要實現大量招人,從中為公司選到合適人才的雙重目的。


所以很多公司採取把工資標高一點,這樣才能更多吸引到人來面試,而實際沒那麼高,也是為了降低前期人員流失的成本。

關於這一塊,我的經驗是,一般銷售類崗位工資標的都比較高,因把提成都算進去了。


而非銷售類崗位,標的工資和實際的不會差距太大,如果差距太大,你也不用面試了,這種不靠譜的公司也活不長久。


相比去計較開始到底給多少底薪這件事,我想給你更長遠的建議,因為這關乎到你未來整個職場的發展,我羅列了三點建議,希望能幫助到你:


建議一、如果想賺錢,不要選擇沒有壓力和挑戰的工作。

太舒適的工作都賺不到錢,比如前臺、文員、行政等等,想以後賺錢,就要往銷售和技術方向靠攏,因為銷售可以讓你的人脈網越來越大,而技術是讓你的水平越來越高,所以這兩個方向只要你努力,就會隨著時間而升值,而其他崗位不會!


建議二、行業很重要,選行業大於選公司。

不同行業平均收入差距很大,我前幾年所在的公司(金融業)月薪拿1萬的都感覺自己不好意思說,而有的行業,感覺能拿8000就高的不得了,所以底薪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行業有沒有前景。


我2012年剛入職時底薪2000元,1年後漲到了14000元,原因其實只有一個,就是行業選對了。


建議三、找工作之前,先想清楚自己未來到底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只有給自己做了規劃的人生才不會被別人規劃,你要知道自己通過這家公司要獲得什麼,要學習到什麼,好為以後自己的發展鋪路做準備,不要學大部分人,什麼都沒想清楚就幹了,最後越幹越迷茫。



以上三點建議,是我親自經歷並深深體會到的,希望對你有用!


風口研究院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上一段工作的親身經歷,那時候生完寶寶後在家閒著,朋友給我介紹了一家通訊公司去應聘,當時電話中提到的工資是六千左右,做得好的話還遠遠不止,我一寶媽在一六七線城市能拿到這個工資我是相當滿足的,第二天就帶著簡歷美滋滋地去面試了,當時老闆對我特別滿意,說是把我安排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工作職責是業務受理外加銷售有豐厚的提成,但是底薪只有2800,我當時被誇得輕飄飄的想著朋友介紹的也差不到哪去,再加上我自己努力努力不就成了,當時咬咬牙就同意了,結果在那做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每個月的工資也就在3000左右。我那時候才明白,原來老闆口中的至少六千是他對員工的期望值,畢竟員工拿的提成多就代表老闆賺得多對吧。

以我多年來的面試經歷,我想這種差別的存在應該有這兩方面的原因:

1. 公司想以這種開高薪的噱頭來吸引人才,畢竟大家在找工作時第一關注的還是薪資,如果公司提供的薪資太低,大多數應聘者連面試都沒有興趣。

2.面試過程中您給對方的印象決定了給你的待遇有差別,並不是說每個單位都是同工同酬的哈。

在這裡,奉勸大家不要被某些公司一句不上心的承諾衝昏了頭腦,當然也不排除有些公司底薪雖低卻有相當大的前景,這就靠您自己去把握了。另外,公司在招聘員工的時候也得誠信至上,不然始終是留不住人的。

最後,㊗️所有正在找工作的小夥伴們順順利利,夢想成真。


君君日誌


這些都是職場的套路吧,很多企業招工都是如此,有的寫著3000到5000,5000到8000的,什麼樣的都有。但是大多數都是3000多一點,或是不到5000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這種情況大多發上生在網上,很多待遇差工作強度高的工作,因為找不到人,所以才高薪誘惑你去,當你面試的時候,情況就變了,他們會用許多其他所謂隱性的福利糊弄你,你比如說我們經常搞旅遊和聚餐,還有度獎金等等,其實這些都是糊弄你的。許多急於找工作的人,就會聽信這些話,到了以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有的人為了生計將就,有些人感覺被騙了跳槽。

再給大家提醒一下,正規的企業不會在招聘上耍花招,會明確標明薪資待遇。他們做事是要效率的,跟你面試談的是工作看你是否能勝任,而不是為了三瓜倆棗的用人成本在那扣扣搜搜。

生活中大家找工作,一定要擦亮眼睛。


天空海闊147356005


分享一下我的經歷

之前在公司幹過,要求幫忙招人,我們就在網上發佈信息,剛開始不怎麼會發布,發現瀏覽量太少,根本沒什麼人聯繫,然後人事看到以後就說你是不是傻,要把待遇寫高點,然後電話裡不要談薪資,先約過來,我們都把信息改完之後發現電話果然多了,來面試的人都不少(有點類似於商場的人流量,先把人弄過來,才有成交量)。然後我們就一直這麼發佈

在後來到某招聘網站工作過,發現基本都是這麼做的,如果你的招聘待遇平平,訪問量就很少,就別談什麼招人了!存在即是合理。希望找工作的時候擦亮眼睛。



一頓兩碗半


我剛才瀏覽了一下大部分答案,有部分人說到最真實的原因了但是沒有人太注意。我來系統闡述一下吧。

現在企業(相對正規,不是騙子)對外招聘所標註的薪資範圍,不是單純的基本工資,而且一個綜合工資,包含了所有費用(不算成本),如加班費等等,可能達到的一個工資,也是一個範圍,因為有人達不到。否則就不會是一個範圍,而直接就是一個直接的工資。這一點在加班多的企業的人應該深有體會。

其次,如果真是4000-6000的企業,也是不一樣的,對應的加班也一定不多,因為多了根本就承擔不起。

第三,體中所講4000-6000,我個人理解應該屬於一線崗位。如果是管理崗或者再高一點,應該也不是這個水平數。

第四,即便是管理崗,工資也不會是一個數,也應該有不同的部分組成。

目前很難再遇到一個公司,說我給你6000的工資,然後再額外給你什麼,比如社保公積金不扣你,公司幫你全交,不大可能。當然也有這樣的公司。

回到正題,這個工資,也就是一種宣傳策略,公司有人拿得到這個工資而已(或者在一定的條件下能達得到),而不是基本工資。市場也不可能有這麼輕鬆的活。再說一句,也是多少付出,才會有多少回報。

看有人說銷售員月薪過萬,結果應聘時底薪只有2600。我要講幾個例子,1、你是老闆,你會招個銷售員(普通的銷售員),直接給他1萬,然後提成另外算麼,不大可能。2、那麼這個業務員只拿2600,加提成後能拿到1萬麼?答案是肯定的,只不過能實現的在少數。3、我有一個同學,大學畢業後完全可以考公務員,結果沒有,如應聘做了信誠人壽的業務員,畢業到過年5個月,業務提成大概是10萬。但是同期乃至比他早一兩年的人,都做不到月均2萬的提成。說明做的到,但是有難度。4、另外一個例子,是小罐茶、8848手機的創始人,他當初做業務是的能力。

不多說了。估計沒啥幫助。因為懂這個,需要懂工資結構,而實際上很多人不懂。


楓紙1


同樣是打工者的我,經常也會看到這樣的招聘,但其實這裡面的水份太多,打個比方吧,比如說你應聘銷售,那麼他給你的底薪是2600,然後再根據你的能力和業績的提成再加上你的底薪2600,可能還有什麼七七八八的補助,比如電話費,租房補助這些,加起來算勤快點,怎麼都不至6000吧,其實這裡面也有一些提升空間,我個人認為,老闆也不願意給你4千,給你6千,讓你什麼事都不做,一直拿這份死工資吧。4千到6千這只是一個範疇,得看你的能力和業績說話。


守護187306613


我們現在招人,就按這個套路。就拿我們自己來講,說說為什麼這麼幹吧:

首先,掛4000元,6000元是為了吸引力;

招聘網上,大家都掛著4000元 ,6000元的,你公司掛個3000元,肯定沒人理。另外,4000元,6000元也不是亂寫的,這個數字不會比你現在的工資低,而是比崗位行情價略高。大家跳槽是為了什麼?不就是希望找更高的收入嘛。當看到比你現在工資更高的公司,自然有興趣瞭解一下。


其次,為什麼面試實際工資有落差?

像我們招跟單客服也是寫4000-6000元;面試的時候,可能只答應給3000 ,3500這樣。和題主描述的一樣,試用期還打折,轉正有條件等等。這樣做的背後企業也是被逼無奈。

通常這樣操作的都是小公司,崗位多半需要對方有一定能力或者是技術的工種。 大公司好招人,招聘條件上就可以直接刷掉一批。 小公司招人也難,賺錢不易,都是精打細算的過日子。 賣時間,賣勞力的崗位,當然不會搞這麼複雜。普通工人,進來就能開始幹活,幹一個星期,還是隻幹一天就走。他為企業是做了事情的,給他結工資,企業和工人都不吃虧。 換作是招業務員,面試的時候,這沒關係,那願意,我努力,我好學……。一旦入職,完全二樣。又懶,又笨,還不主動學習,說二句就要走人。什麼都沒做,坐在辦公室玩1、2個月,小公司還按5000,6000元給他結工資,相信沒幾個小老闆折騰得起。 企業不得不出一個打折方案,不行就按承諾的試用工資結,儘量讓企業的用人損失降到最低。


題外話:

——————

至於,到底能不能拿到企業寫的工資呢? 當然可以,一是你的能力匹配,二是要沉積。

就像題主認為“搞笑”的底薪打折,我也用這套,入職時,跟人講清楚,只要你出單金額達到一萬塊,就能拿轉正待遇,也就是當初寫的工資 !

只要你的身份是打工,任何企業都要剝削你的剩餘價值。企業給的工資高不高,由你剩餘價值決定。以前一個老闆對我講過一句話,印象很深:如果你能幫企業賺錢,你就是企業資產,不能賺錢,還要公司給你發工資,你就是企業的負債。


東莞包哥


我認為出現這種現象,從公司的角度來說,有兩種可能:

1、薪資在目標範圍內。

比如某崗位的真實底薪為3000元,而在網上標識的範圍有2000-3000和3000-4000,請問,作為人事部,你是選擇前者還是後者?我只能說,選擇前者的,你太實誠了。



2、薪資和目標範圍有差距。

就如題主所說,網上標識4000-6000,實際上只有2600,然後經過各種疊加,或許能領到4000左右。



但無論是那種可能,目的都只有一種:吸引求職者。誰都想拿更高的薪資,所以把薪酬待遇寫得高一些,企業吸引力也會更高。

對求職者而言,我們要懂得分辨薪資的真實性。

我曾和下屬閒聊時有談過這個話題,她們一致認為:“那些網上寫著3000~5000的月薪,一般過去後都是3000。”看,這就是被社會摧殘的,自己都有辨識能力了……



關於網上標識的薪資範圍,我給你兩點建議:

1、先了解本崗位在本市的普遍薪資是多少。

比如,我所在的城市,行政人員普遍月薪為3000元。而某公司的客服專員薪酬範圍是5000-8000,這種薪酬一看就知道是摻雜有水分的。你過去後,面試官很大概率會對你說:“底薪2500,提成按接電話的個數計算。”

如果你詢問:“那你們為什麼在網上寫薪酬範圍是5000-8000元?能有8000元嗎?”

對方就會回答:“如果你每天能接300個電話,是可以達到8000元的。”

他騙你了嗎?從對話中看並沒有。但實際上,你自己計算一下,假如接一個電話的時長是3分鐘,300個電話就是900分鐘,也就是15小時。這還是每個電話3分鐘的前提。如果是5分鐘呢?所以,這個薪酬只有在理論上能夠達成。除非運氣特別好,每個電話只需要1分鐘。

要知道,所有的付出和收入是成正比的,不要妄想著每天打鬥地主,一個月領30000元。



2、要知道自己值多少錢。

對自己的職務有一個自我認知,是非常重要的。你只值3000元,去面試8000元的崗位,你認為能面試上的幾率有多高呢?你當面試官是傻子嗎?再說了,真把你錄取了,這樣的公司你能呆多久呢?畢竟面試官連辨識人才的能力都沒有,這樣的公司,能走多遠呢?

綜合上述,提升自己的能力是最關鍵的。當你有了能力,就不再是工作選你,而是你選工作了,你說是吧?



希望能幫到你。


重燃石


根據個人多年在深圳的打工經驗,得出結論:臺灣企業;按勞動法,工資不高,管理嚴格。香港企業;按勞動法,工資不高,管理稍微歡松。以上企業,星期天放假或者排休,扣完五險一金,一個月下來也就3000多。國內企業,大多不按勞動法,管理嚴格,天天加班,加到命都沒了半條,沒有五險一金,一個月下來4000左右。外資企業;按勞動法,因為底薪高,所以工資稍微高一點點,管理人性化一點,一般包吃包住或者有補貼。。。。。廢話了這麼多,該入正題了。一個工廠加班多不多?穩不穩定?發薪日期有沒有套路……都可以在招工單上面可以看得出來或者培訓的時候知道,所以大家進廠之前一定要問清楚招工人員並且認真看清楚招工單上面的內容和培訓的時候說的內容,對我們一定有好處。比如說,招工單上面寫的是月綜合工資4500~~6000(可以自己算一下能不能達到這個薪資),每月7號發薪,等於押7天工資,那麼他的工時是按30天來算的。如果寫的是3500~~5000,一般來說”工時”都是截止到25號,等於押12天的工資。綜上所述,適用於普工。。以上全部手打的。。如果有錯漏的地方歡迎大家更正和指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