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賦予“勞動節”以新的內涵

勞動節是勞動者的節日。自從新中國成立後,“五一國際勞動節”便成為一個固定的節日,一直過到今天。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週年的華誕。七十年前,我們過第一個勞動節的時候,可以用滿目瘡痍、百廢待興來形容;彈指一揮間,時間過去了七十年,經過中華兒女的不懈奮鬥,中國已經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復興,正走在強起來的追夢路上。因此,勞動節應該跟上新時代的發展步伐,新時代的勞動節要有新時代的內涵,包括創新精神、工匠精神、擔當精神、爭先精神、奉獻精神、學習精神。

新時代賦予“勞動節”以新的內涵


要把勞動節過成創新節。今天的勞動,再也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是不斷推陳出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始終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佔領先機、贏得優勢。”

“落後就要捱打”,面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不創新就不能進步。因此,新時代的勞動者要不斷開拓進取,勇於創新。

要把勞動節過成工匠節。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我國正處在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邁進的關鍵時期,培育和弘揚嚴謹認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對於建設製造強國具有重要意義。新時代的“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主要包括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協作共進的團隊精神、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這四個方面的內容。只有樹匠心、育匠人,才能為推進中國製造的“品質革命”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要把勞動節過成擔當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論時代條件如何變化,我們始終都要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始終重視發揮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主力軍作用。這就是我們今天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的重大意義。”

沒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負責任的人。“責任”體現著對職業的忠誠,要讓責任成為一種習慣,腳踏實地,勤奮苦幹,現在就幹、馬上行動,不找藉口、不講條件,從小事、從細節做起。勇於擔責會使我們的工作越做越好,會使我們的事業更加輝煌。

沒有勞動者的貢獻和擔當,沒有他們的堅守崗位,沒有他們足夠的熱心、細心、耐心和恆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只能是一種幻想。

要把勞動節過成爭先節。中國人民歷來就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爭先的精神,這是每一位勞動者都應具有的品質。靠這種頑強的拼搏精神,在敵人封鎖和缺少技術條件下,我們的衛星上了天,原子彈成功爆炸,潛艇下了海,女排在世界級大賽中獲得了“五連冠”,高鐵成為一張反映國家實力的中國“名片”。在世界局勢多元變化的今天,只有繼續發展爭先精神,中國才能在站起來富起來基礎上,早日強起來,贏得應有的尊嚴。

要把勞動節過成奉獻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代又一代的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先進人物,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傑出代表,是祖國和人民的驕傲。你們大家以強烈的主人翁責任感,立足本職,爭創一流,集中體現了偉大的時代精神、創業精神、奉獻精神,為國家和民族增添了絢麗光彩。”奉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共產黨人重要的精神特質,奉獻精神是一種純潔高尚的精神境界。翻開中國歷史,女蝸補天、大禹治水、愚公移山這些傳說故事,都飽含著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獻精神。因為有人奉獻,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才會不斷增加,人類才會不斷前進。

要把勞動節過成學習節。人類自結繩記事的原始社會開始,從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等變革中過渡到當今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我們一步都離不開學習。在現代生活中,學習早已滲透到了人類生存的方方面面,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學習是一種能力,學習是為了更好的勞動,是為了提高勞動的價值,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其實,學習也是一種勞動,一種能夠實現比原來勞動價值和意義更大的勞動。學習是通過閱讀、聽講、思考、研究、實踐等途徑獲得知識或技能從而提升勞動價值的過程。新時代,你的學習能力有多強,你的勞動能力、創新能力才能有多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