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勞動人民血淚史鑄就五一國際勞動節

今天是五月一日國際勞動節,全世界廣大勞動人民共同的節日。國際勞動節又被稱作“五一國際勞動節”或者“國際示威遊行日”。在當今世界範圍內有80多個國家把每年的這一天規定為全國性的節日。但是,國際勞動節的歷史卻是世界各國勞動人民的一部血淚史。

世界勞動人民血淚史鑄就五一國際勞動節

五一國際勞動節

19世紀後期,以電力和石油的廣泛應用為代表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在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興起,各資本主義國家紛紛進入帝國主義階段。資本家為了最大限度的獲取剩餘價值,相繼採取增加工人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的辦法來殘酷地榨取剝削工人階級。以當時的美國為例,工人們每天的勞動時間在14小時到16小時之間,有的甚至達到18小時。但是如此長時間的勞動換來的確是微薄的工資收入。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一個製鞋廠裡,有一個監工曾經說過這樣一段令人震驚的話:“只要讓一個18歲身強力壯的小夥子在這裡的任何一臺機器上工作,我就能夠使他在22歲時變的頭髮灰白。”由此可見當時工人們的勞動強度之大受剝削之深。

世界勞動人民血淚史鑄就五一國際勞動節

資本家對工人的殘酷剝削漫畫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資本家對廣大工人階級沉重的壓迫和剝削激起了巨大的憤怒和反抗。在壓迫和剝削麵前工人階級認識到,只有廣大的工人團結起來,通過罷工運動與資本家作鬥爭。才能爭取到自己生存和正常工作的權利。當時主要爭取的是實行八小時工作制。

世界勞動人民血淚史鑄就五一國際勞動節

19世紀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工廠工人

1877年,在美國首先發起的工人階級的罷工運動。工人階級走上街頭進行示威遊行,向政府提出改善勞動與生活的條件,並要求縮短工作時間,實行八小時工作制。1886年5月1日,全美2萬多企業的35萬工人再次罷工,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當時導致了美國主要的工業部門處於癱瘓狀態。1886年,第一國際日內瓦會議提出八小時工作制的口號。1886年5月1日,以美國芝加哥為中心,再次爆發工人罷工運動,在5月3日芝加哥政府出動警察進行鎮壓,發生了“乾草市場屠殺”事件,造成了人員傷亡。在1889年7月,由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的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在法國巴黎隆重開幕。大會上代表一致同意,把每年的5月1日定為國際工人階級共同節日。在恩格斯組織召開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宣佈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

世界勞動人民血淚史鑄就五一國際勞動節

1866年美國芝加哥工人大罷工

中國人民慶祝勞動節的活動可追溯至1918年,在1920年5月1日,《新青年》7卷6號“勞動節紀念號”出版。當時發表了蔡元培先生“勞工神聖”和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的題詞以及李大釗的《“五一”運動史》等,在當時的5月1日北京、上海、廣等各工業城市的工人群眾走上街頭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集會活動。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將5月1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全國放假一天。每年的這一天,舉國歡慶,舉辦各類的活動,並對有突出貢獻的勞動者進行相應的表彰。

世界勞動人民血淚史鑄就五一國際勞動節

1961年5月1日,毛主席在上海電機廠與上海工人一起歡度五一國際勞動節

世界廣大的勞動者通過鬥爭,用頑強、英勇不屈的奮鬥精神,為自己爭取到了合法權益,這是人類文明民主的歷史性進步。如今,全世界廣大的勞動者已經擁有了合理的勞動時間,這於前輩勞動者的積極爭取是分不開的。也是值得後世稱頌和紀念的。

世界勞動人民血淚史鑄就五一國際勞動節

勞動最光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