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農村,今年春耕的現狀

最近在老家建房,所以剛剛又在農村住了大約一個星期。在北方,春耕已經開始了,有的人早幾天,有的人晚幾天,但基本會集中在這段時期種植。在農村春耕還是件大事,不能耽誤,所以即使在建房期間,也要給農民放假,去田裡播種。

儘管玉米價格一直在走下坡路,但它仍然是農民種植的首選品種,主要是因為方便省事兒。而且這些年已經習慣了,村子裡剩下的都是一些年紀比較大的農民,不會輕易改變這種種植狀態。種子的品種很多,先亞、登海、金世、丹玉等等,各大品牌數不勝數。我在其中居然還發現了轉基因的玉米種子,袋子上的標識非常明顯,好在基本沒有農民選擇它,因為它的秸稈牛羊不愛吃。我問了一下週邊農民,他們對轉基因有沒有危害不是很清楚。選擇種子的標準也是看價格以及去年種過之後的反應。

北方農村,今年春耕的現狀

正在休息的驢

農民們種地,現在至少也是半機械化了,分為拖拉機和犁杖兩種。除了少數偏僻且面積小的地塊,幾乎沒有人一鍬一鎬的自己種植了。犁杖種植以驢拉為主,這種延綿了上千年的種植方式,看起來也是一種享受。選擇這種方式種地的人,一般是嫌拖拉機的出苗率低。大部分人還是選擇拖拉機,又快又省事。兩者的價格差不多,大約是35塊錢左右一畝。

大家種地基本都是一個模式,還是靠天吃飯。先用藥劑拌種、包衣,防治地下害蟲。然後就埋在土裡等雨了,不用擔心種子會爛掉,在乾旱季節,埋上一個月種子也不會發芽。反倒是各種鳥類和野雞會前來搗亂,農民想盡了各種各樣的辦法,稻草人、綵帶、反光紙等等,效果都不太明顯。最管用的還是角馬過河的方式,大家同時播種,損失也會降到最低。

埋種之後會打封閉除草劑,藥液會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層藥膜。雜草一般比玉米早出苗,吸收到藥液後導致死亡。玉米種子會在覆土層的保護下,正常發芽生長,等到拱出地面時,除草劑的藥效已經過去了。

北方農村,今年春耕的現狀

拖拉機種地,又快又好

雖然近幾年玉米的價格一直走低,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隨著養牛人越來越多,玉米秸稈漸漸成了搶手貨。再加上北方近幾年的持續乾旱,玉米普遍長得矮小,秸稈產量降低。前些年,農民們處理秸稈基本是扔掉、燒掉,現在可以賣錢了。只要保存的好,在冬春粗飼料缺乏之際,一包壓縮好的秸稈可以賣到10到20塊錢。轉基因品種的玉米,秸稈顏色發紅,牛羊不愛吃,基本上賣不掉。這也是農民們拒絕轉基因玉米的主要原因。

在村子裡,除了少數乾旱的山坡地,基本農田沒有撂荒的。全家去了城裡打工的人會把土地委託給親友種,也不要錢,完全免費。儘管如此,農村種地未來的趨勢也不太樂觀。留守的農民年紀越來越大,即便想種,往往也是有心無力。再加上年景不好,北方天氣持續乾旱,有些人已經決定明年不再種了,把土地免費託付出去。

包地大戶漸漸流失,青壯年農民正在走進城市,留守的農民年紀越來越大。農村的土地,未來誰來耕種,確實是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