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新禮儀:和我說話時,請把 AirPods 摘掉…吧

蘋果新產品從來不缺關注度,由此引發的各種惡搞和吐槽更是不會缺席,在 AirPods 上,這個現象尤其突出。

但發佈兩年多後,AirPods 的搜索熱度依然在持續增長。即使在蘋果產品中,這樣的現象也很反常。比如 iPad 發佈後,它的搜索量持續飆升,但之後一兩年就迅速回落,如今 iPad 的搜索量較歷史峰值已經相去甚遠。

社交新禮儀:和我說話時,請把 AirPods 摘掉…吧

▲ AirPods 和 Apple Watch 搜索熱度對比. 圖片來自:Above Avalon

持續的關注說明大家對 AirPods 早已不再是調侃和惡搞的態度,一項調查顯示,AirPods 已經是蘋果用戶滿意度最高的產品,甚至超過了 iPhone。

AirPods 的「口碑式走紅」讓它逐漸有了規模不小的粉絲群,很多人在不知覺不覺中養成了一個新習慣:一整天都帶著 AirPods 從不摘下,即使耳機裡沒有任何聲音。但對 AirPods 佩戴者身邊的人來說,這個習慣卻經常會讓人困擾。

AirPods:藍牙耳機中的 iPhone

從產品的角度來說,AirPods 不亞於「藍牙耳機中的 iPhone」。

過去,藍牙耳機是一種功能性的硬件,當開車、跑步、打架(早期好萊塢電影裡身材精瘦、雙眼炯炯有神的亞裔保鏢,總是標配一隻藍牙耳機)時,沒有線的束縛,確實能方便很多。

社交新禮儀:和我說話時,請把 AirPods 摘掉…吧

▲ 通常會是這樣的造型. 圖片來自:DHgate.com

但為了方便,藍牙耳機有很多妥協之處。因為藍牙協議的限制,藍牙耳機在抗干擾、延遲和傳輸上有先天的弊病。有需要的消費者知道無法苛求它的音質、佩戴舒適性,這也讓藍牙耳機很難在大眾中流行。

AirPods 就是一個重新定義藍牙耳機的產品,愛範兒曾經報道過,蘋果基於原有的藍牙連接協議,建立了一套多重鏈路和窺探機制,不同於傳統藍牙耳機主、副耳機「中繼」的模式,AirPods 的兩個耳機都會主動發送並確認信息,巧妙解決了音源信息同步的問題。

社交新禮儀:和我說話時,請把 AirPods 摘掉…吧

蘋果甚至為 AirPods 專門研發了一枚芯片,加上蘋果的封閉式生態,AirPods 的連接簡便性、穩定性和低延遲都大幅領先於絕大部分市售產品。

打開耳機盒,靠近 iPhone / Mac,直接彈出動畫並在極短時間內完成連接;不同設備間的切換可以一鍵完成;拿下一隻耳機音樂自動暫停的設定,都讓人再一次感受到了蘋果式產品的魅力:在它面市後,過去的習以為常都變得再難忍受。

永遠不摘下 AirPods 的人

在「潤物細無聲」的過程中,AirPods 有了越來越多的粉絲。今年初甚至有一群加拿大的中二青年辦了一場 AirPods 用戶聚會,目的是「展示大家對 AirPods 的集體熱愛」,以及讓那些沒有 AirPods 的用戶知道:「你們很窮。」

社交新禮儀:和我說話時,請把 AirPods 摘掉…吧

▲「用 AirPods 的朋友這樣看我」

AirPods 的良好體驗也帶來了一個新的使用習慣:即使沒有聽歌,很多人也會一整天都帶著 AirPods,甚至有時候會忘了摘下來。

這就對周圍的人造成了困擾:他在聽歌嗎?還是隻是掛著?他到底有沒有聽我說話?還是說他根本不想跟我說話?

《華爾街日報》在去年注意到,星巴克的咖啡師經常會很反感帶著 AirPods 點單的顧客,他們會認為後者非常沒有禮貌,「他們甚至會把寫著名字的咖啡搞混,如果不是因為帶著耳機,他們肯定不會搞錯。」

社交新禮儀:和我說話時,請把 AirPods 摘掉…吧

理髮師同樣有這樣的困擾。雖然我們會調侃「Tony 老師」不厭其煩地催人辦卡,但理髮師和一些相熟的顧客會把理髮店看做聊天和吐槽生活的地方,「全程帶著耳機就像是『不要跟我說話』的信號,這其實挺奇怪的。」

很多服務人員有相似的體會,甚至有人對此反應非常強烈,「我覺得這代表了那些人對服務人員的態度,(一直帶著耳機)讓我感覺有相當一部分人不把服務者當做平等的人。」

其實,這樣的現象也延伸到了工作和生活中。有人會在辦公室裡一整天都帶著 AirPods,就像一個封閉自己的信號;甚至有人會在非正式的會議上帶著 AirPods,即使他們並沒有聽音樂,也會讓主講者有不被尊重的感覺。

在社交網站 Twitter 上,不止一位「段子手」編段子嘲諷了這種行為:

社交新禮儀:和我說話時,請把 AirPods 摘掉…吧


▲「啪啪啪時帶上 AirPods,這樣你們在過程中也能各自聽自己的音樂」

所以,當一個人特意為你摘下 AirPods 時,請心懷感激,這是當代社會的高級禮儀。

工具的變遷重構我們的禮儀

「在嗎?」含義的變遷是一個很好的範本。

在 PC 時代,需要確認雙方同時在場才能開啟一段網上聊天,「在嗎?」是一句確認,很多時候它又不只是確認:它可能是一句問候,一聲叮嚀,一場悲傷絕望後的救命稻草,一次欣喜若狂後的故作鎮定。

不過,年輕的網絡原住民已經無法體會到它曾經的含義了。即時聊天應用的離線留言功能是對「在嗎?」的一次洗禮,智能手機普及後,隨時在線的狀態更將這個詞的含義消解殆盡,甚至讓它變成了另一種含義。

「在嗎?」變成了一種過時的聊天方式,它甚至會給人造成壓力,因為它通常意味著要開啟一段正式的對話,有時候對話發起人又會提一個並不簡單的需求。

社交新禮儀:和我說話時,請把 AirPods 摘掉…吧

所以,90 後的新社交禮儀就變成了「有事直接說,別問在嗎?」把壓力留給自己,讓對方默默評估需求之後再決定「在」還是「不在」。

AirPods 新禮儀是個類似的例子,不同之處在於擁有 AirPods 的用戶還只有千萬級別,在社會大樣本中這還只是一個小群體。這就意味著 AirPods 用戶需要向當下的社會禮儀屈服:在表達尊重時,摘下 AirPods。

不過,不難想象,如果 AirPods 的用戶量超過億級甚至更多,尊重對方意願,不用言語或目光逼對方摘下 AirPods 很可能會成為新的社交禮儀。

說到底,這是新事物普及過程中給社會習慣帶來的改變,一些被冒犯的場景很可能只是對新事物接受程度不同的人群間的誤解。對於傲嬌敏感的當代青年來說,加深理解、消除誤解,其實才是更高級別的禮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