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大俠全程徒步爬過黃山?談談你們的感受和經驗,多謝?

Martin上山若水


我前年十月底徒步爬過黃山。當時在合肥出差 比較閒,就一個人從合肥坐高鐵到黃山市。因為出發時間比較晚,到的時候就是下午了,然後在高鐵站做的大巴到湯口鎮,煮了一晚上。 途中遇到很多都是單人旅行的,就一起結了個伴,後來隊伍越來越壯大,各行各業,天南海北的人都有,一路歡歌笑語很有意思。我門以前上山是徒步,從前山翻天都峰,現在天都峰休山路,所以我覺得上山沒必要徒步了。 如果需要在山頂看日出,我建議提前把住宿找好,也有的人帶帳篷。住宿單人間和雙人間比較高,差不多上千吧,然後還有高低床一兩百塊一個位置,最好是光明頂附近的白雲賓館之類。途中最好也帶點吃的喝的,山上東西比較貴,其次也不一定合胃口。然後上山的話慈光閣索道上,然後逛迎客松,再去蓮花峰,然後差不多就可以去住宿的地方。第二天一早看個日出,早上比較冷,賓館提供羽絨服。就可以往後山走,逛西海大峽谷,然後始信峰,差不多就可以索道下山了。 我個人覺得黃山上下山風景最美的是在天都峰,現在就後山上下可以徒步,但風景很一般,所以建議索道上下。


成都方腦殼


我是2015年10月份全程爬完黃山。早上6點出發,坐大巴到雲谷寺,然後徒步上山,經過黑虎松,連理,到達始信峰。始信峰是非常美的,有人說,沒看過始信峰等於沒來黃山!看過始信峰就來到了北海,在這一塊可以看到夢筆生花,猴子觀海,再往前走就是西海,在這些地方運氣好可以看到雲海!走到這裡也差不多到了日落,就可以去丹霞峰看日落。看完日落我就原路返回,回到白鵝賓館住下。

第二天一早在白鵝峰看日出,看完日出吃早飯,後上光明頂,光明頂雖然是黃山最高峰,但地勢相對平坦,沿這條路到飛來石,鰲魚峰,迎客松,玉屏樓,最後上天都峰,上天都峰很難很難,臺階非常陡峭,到鯽魚揹走一走,心曠神怡,看著雲從下面上來,心中充滿豪氣,有一種征服感!從天都峰下來可就受罪了,有的地方是垂直的山上,鑿出來之子型臺階,只有一尺多寬,這樣的山路走了差不多一個小時,最後是半山寺,在下去就是慈光閣,坐車回到乘車點。兩天的路程結束。

走完黃山,覺得黃山太美,無法用語言描述!每一處都是景觀,每一處都不一樣。我因為時間的關係,很多都沒有去!等下次再去黃山!

這是我拍的黃山始信峰



天高雲淡1415927


82年全程爬過黃山,那時的門票好像是五毛錢,先到達在山下慈光閣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開始爬山,在路上還發生了一件趣事,路上遇到一對外國夫妻,我用英語打了一聲招呼,我只會這一句,這兩個歪果仁以為遇到了知音,嘰裡呱啦對我說了一通,同行的人羨慕的看著我,可我一句也聽不懂。只好尷尬地說了一聲古德拜趕快離開。通行的人還追著問我他們說了什麼。我哪裡知道呀。天都峰,始信峰,蓮花峰,夢筆生花,飛來石,猴子觀海,筆架山,迎客松,送客松。年代太久遠,很多細節不記了。因當時在洛陽進修美術,再加年輕膽大,記得最清楚是在飛來石還是猴子觀海旁邊(不記得了)寫生。坐在懸崖邊,腳就吊在萬丈深淵上邊。天都峰上下來半路對著一棵小松樹寫生,小松樹長在懸崖上,很有國畫風。對著小松樹寫生的地方是路的拐角處,沒有臺階。小道大概最多有五十公分寬。鐵鏈下一眼望不到底。現在想起真的很後怕。感覺比華山棧道險多了。感到最驚險的一次對著松樹林拍照,忘了背後的萬丈深淵,也沒有保護,如果無意中後退一步那就拜拜了。蓮花峰頂是一條山路,路邊漫山遍野的杜鵑花盛開,大部分是紅的還是白的,忘了,很好看,我們全部都唱著跳著。天都峰頂是鯽魚背路兩邊是鐵鏈。因為白色大霧看不清楚下面,就像在雲霧中行走,沒感覺多險。聽說當時還摔下一對情侶。不知真假。現在聽說蓮花峰和天都峰輪著開放,也有索道。現在年齡大了,爬不動了,那時真的幸運。記得在山上住了一晚,每人三元,山上有賣水的,一碗五角,感覺就是天價了,在路上看到往山頂運輸物資的挑夫,扁擔不離肩,用一根棍子支著吃午飯,飯就是一碗白米飯,菜就是幾根青辣椒,看到這也就釋然了。因為當時月工資只有42元還是覺得心疼。寫生的本子現在還有,但放老家了,上幾張網上下載的,依次是飛來石,猴子觀海,夢筆生花,迎客松。零二年還爬過泰山,早上四點開始,到達山頂不到七點,雖然酷暑七月,但山上的寒氣逼人,租了件大衣窩在山頂等日出,結果天下起了濛濛細雨。當地人扯起一塊日出的噴繪讓人拍照。我們感到滑稽,沒有拍照下了山。






山頂上的霧霾


我一九八五年,四月二十九號,全程徒步爬上黃山,往返上下山。

當天早上,在南門湯口,陳毅元帥題寫的“黃山”牌匾下合影留念後,開始出發登山。由於快臨近五一了,路上游客還是比較多的,我們一直跟著為安徽電視臺記者挑的攝像機,兩位挑夫上山。


拾級而上,路邊人流最密集的是,推銷柺杖,雨衣的小販,一毛錢一件塑料雨衣,兩毛錢一根柺杖,無論是年長年少的遊客,大家都爭著購買。

中午,順著正在擴建的臺階的,象走似爬,推拖揹包終於到達天都峰。在排隊等候後,好不容易在天都絕頂景點拍照留念。

啃過饅頭,燒餅後。沿著陡峭的鯽魚背而下,向光明頂北海出發。大約六點鐘,終於到達了北海賓館,由於在山下認識了一位當地溫泉工作的小夥子,他給在北海賓館工作的同學幫我們事先訂了一個三張床鋪房間。在我們入住時,整個賓館走廊裡,都是花五毛錢租一件黃大衣,席地而睡的遊客。在洗漱中,巧遇了一批南京遊客,於是我們所訂的房間裡,床上,地鋪,竟然睡了九位遊客。


次日早上,去始信峰觀看日出後。匆忙在夢筆筆生花景點拍完照後。趕向太平方向的翡翠池。由於爬了一天山,第二天沿著臺階直下二十公里,兩腿僵硬發酸。在翡翠池游完泳,樹林裡換好衣服後,去農家用完午餐後。夥伴們似呼是或者無法邁開的雙腿,硬是邊走邊坐,邊走邊躺,上爬了一下午臺階。當到達北海最後一個臺階時,大家激動地揮舞雙臂蹦跳,很吼喊。
此次爬黃山,有幸的認知了仙人曬靴,飛來石,迎客松,一線天,鱷魚馱金龜等景點。在慈光閣附近,突遇一場中雨,幸運現場感覺雲海的夢幻。黃山的魅力,無時不在瞬間變化中,打動,感染遊客。

邁著辛酸,僵直的雙腿,機械吃力的登上長途汽車,遠離黃山,心中暗暗發出,下次再也不來黃山了。


雲中賞雲


我全程,徒步上了天都峰,半路就沒吃的了差點餓死,從天都峰下來那個商店買了餅乾和喝的,那個東西貴的要死,補了一點,天黑了,又沒找到山上酒店,遇到的都滿房了,走了四個多小時才走到光明頂酒店,住了十六個人一個房間的二百一個床位,永生難忘!那就九死一生,晚上走了那麼遠,風大露水大,沒從懸崖上吊上去也算必有後福了,還好拿了兩個手機,電沒有用完,要不真不知道那一夜就可能命喪黃山了!



我是18年9月份去的,聽說天都峰年底關閉,所以目標就是天都峰,真的如驢友所說,天都峰有著華山的險和黃山的美而集於一身,我上山的那天是週末,遊客突破三萬人,從鰲魚峰到玉屏樓那幾公里堵人走了四個小時,過迎客松下坡直奔天都峰山口,抬頭近乎七十度的臺階真的是有挑戰性,我和朋友說上天都峰的人都是那種有冒險精神的人,一個小時左右過鯽魚背登頂的那一刻感覺自己就是王者,將正規黃山騎於胯下(雖然天都峰不是黃山最高的),我們由另外一條路下山,那臺階坡度陡得讓你懷疑人生,真的是刺激,再過五年還有再登天都峰





喜樂無憂50490628


2004年年初四一個人跟團去的黃山,手機裡沒有照片,那次比較匆忙,沒在黃山上住宿但看到了雪景雲海。

2011年年初四帶兒子自由行去的黃山,雪景雲海也都看到,住的白雲賓館,那年是380雙人三星標準,由於三星沒房還免費升級到四星,但不包括早餐。第二天下雨沒看到日出。

2017年8月帶了兒子老爸自由行上的黃山,沒看到雲海,看了日落,住的排雲樓三星標間900元但包括早餐。第二天的日出因為多雲又沒看到。天都峰兒子一個人去爬了,我和老爸實在走不動了(第一天爬山路太多了),乘纜車下山的。前兩次都是走下山的,這也說明人腿腳沒以前那麼好了。

看著兒子長大,心裡激動!現在比我還高了。







Tota1245412280


我也是全程徒步爬的黃山 聰從慈光閣上山一路到光明頂 住在701發射臺招待所 第一天爬了12個小時 徒步十五公里 步行環繞西海大峽谷一圈 登上了時隔五年終於開放的蓮花峰

清晨五點鐘起床 做最早的一班車出發 幾乎全車的人去乘索道 步行上山者 寥寥無幾

一路上黃山的宏偉壯觀讓人發出讚歎 遠處的山略施青黛 想海的波紋一樣 一直延伸到那邊去 所到之處風景獨好

環繞西海大峽谷一圈 累到全身都沒有力氣 感覺自己快死在這裡了 接近3公里全部是上山的路 想放棄想就地睡在這山谷裡 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到酒店那一刻忽然激動到有勁了 坐在樓道口吃帶上來的自熱米飯 特別冷也特別坦然 大約這樣漂泊的日子以後不會再有 但苦和累都是我自己選擇的 希望一切也會一片光明





努力


黃山的話建議坐纜車上去。因為黃山的山麓和山腳可看的風景比較少,但是它的山頂的風景比較多,在山頂遊玩的時候,你是從一個山頂到另一個山頂,遊玩的區域特別大,它不像泰山,就一個山頭,一會兒就玩完了,一般的名山都有什麼金頂,黃山不一樣,除了蓮花峰或者天天都峰,還有始信峰,光明頂,飛來石,西海大峽谷,筆架山,一線天,鯽魚背,鰲魚峰......實在是太多了,而且還有云海,奇松怪石,超乎你的想象,如果你爬山去的話,起碼得6七個小時,所以你第1天根本看不到什麼東西,一直在爬山,這樣就失去了旅行的意義,而且這樣你必須得呆一天以上。


弦上的夢81293459


2018年9月9日到10日去的黃山,門票99元。

9日早上6點50分左右從後山雲谷寺開始爬山,9點左右到白鵝嶺,逆時針起:到始信峰,到猴子觀海,到團結松,到排雲亭,13:05起下西海大峽谷,一環走右邊,二環走左邊,1小時左右至大峽谷谷底,看了小火車(地軌)後,(小火車票價100元)14:20開始,用時40分鐘再下至三溪橋(此處才是大峽谷谷底,即海拔最低點),15點左右,用了2小時10分鐘一直往上爬,途經步仙橋,到白雲山莊(17:10)。 劃重點:這兩個小時往上爬,好像比登頂太白山拔仙台還累!累到脫氣。途經光明頂,觀石亭, 18點多回到白鵝山莊住宿床位(170元)。

10日早上看日出,好像只看到了一點霞光。

漱洗後,經光明頂,8點到天海美食街(白雲賓館),等同伴出發,(沒經過在左手邊的鰲魚峰一線天路線)經右手邊過百步雲梯,看迎客松;10點左右開始爬天都峰,1小時左右登頂,(今年松樹前的“黃山最佳攝影點天都峰”標誌牌子沒有了,2017年6月有的。)12:10下到天都峰下。此時膝蓋和腿不疼,還能小跑。12:30到半山寺,13:30到慈光閣。

飛來石去年去過,就沒去。

簡單總結:此次登黃山,全程徒步。沒看大王松,沒去丹霞峰,沒看飛來石 迴音壁,沒經過鰲魚峰一線天。 其他全部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