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的女兒》:虹影,劉再復感嘆,她寫的苦難讓我不寒而慄

《飢餓的女兒》:虹影,劉再復感嘆,她寫的苦難讓我不寒而慄

《飢餓的女兒》:虹影,劉再復感嘆,她寫的苦難讓我不寒而慄

苦難即財富,原話是這樣說的,一個人的艱苦就是一個人的財富;印象最深的是掉在人褲襠裡的被槍斃的人額頭顱,生鏽的頭蓋骨,因為揀豆子被煤車壓斷了腿的五哥,掉在冰冷的江水裡的做棒棒的母親,蛔蟲從嘴裡跑出來的排隊拉屎的小姑娘。作家劉再復感嘆,她寫的飢餓苦難讓我不寒而慄。

《飢餓的女兒》:虹影,劉再復感嘆,她寫的苦難讓我不寒而慄

以前看餘華的活著,掩卷不停地反胃,咒罵這是哪裡來的虛構。現在慢慢明白,國人的苦難都是真真切切的。果然是多難興邦麼?不僅僅是重慶,也許哪個城市都有埋藏的深深的苦難,像被厚厚的棉被覆蓋住,上面長著豐盛的麥子,大風一吹,時不時露個角,我們就成長在這床肥沃的被子上。

《飢餓的女兒》:虹影,劉再復感嘆,她寫的苦難讓我不寒而慄

虹影家裡有六個孩子,她最小,但從來就沒有得到過父母姐哥的疼愛,因為還沒出生就帶得罪惡,十八的後,她才終於知道自己是個私生女。她出生於60年代,那個時候是整個中國最窮最餓的年代。甚至有一個家庭為了讓家裡有食物充飢,四個兒子輪渡坐牢,搶了食物被抓了,終於家裡人才能熬過那個年代。在那個飢餓的年代,人在飢餓到了極點的時候,無所謂羞恥屈辱,就連"強姦"也麻木地接受了。

《飢餓的女兒》:虹影,劉再復感嘆,她寫的苦難讓我不寒而慄

想起路遙《平凡的世界》,孫少平到縣城讀高中,每天只能吃一頓,而且只是兩個黑黑的饃,餓得他上課勞動都頭眼紛花。有一次,潤葉讓他到她家吃飯,做了一大碗豬肉燴豬條和一堆饅頭給他,然後體貼地走開,讓他自己一個人獨自吃個飽;這個細節在我初次讀的時候感到悲涼和心痛,明白潤葉的苦心,明白孫少平的自卑。當我有機會吃個飽時,我的吃相遭到周圍的笑聲,以至直到現在我仍然以為,吃得多是一種罪。

《飢餓的女兒》:虹影,劉再復感嘆,她寫的苦難讓我不寒而慄

虹影最早插隊當知青的大姐,遭受到最多的苦難,遠行他鄉的三哥,挑磚瓦的四姐,飽受到外界的各種欺辱,都認為不必與父母多打交道,父母幫不了他們,反倒使他們備受欺壓。當時,她的姐姐哥哥們,還有她自己,他們因年齡的逐步增長也都明白這樣的處境,怎麼闖也闖不出什麼好前途,父母是什麼命,子女也是什麼命。由於虹影是私生女的關係,遭受到家裡家外更多的岐視,每次闖了禍,她總是覺得哥哥姐姐,還有父母,和街坊一樣漠然地在院外的臺階上,俯視她滿身惡臭緊張地慌亂。

《飢餓的女兒》:虹影,劉再復感嘆,她寫的苦難讓我不寒而慄

但更令家裡人痛厭惡的是,正是虹影這個私生女的身份帶來的好處,才讓家裡人有食物充飢,可以在這場大饑荒中活下去。她的母親因為飢餓,心理上的和身體上的,與一位關心,幫助她的人在一起,那個人提供多餘的一點食物和愛,讓她母親和家裡的幾個孩子能夠繼續生存,生下虹影后,又被迫分開,因為她行船的丈夫回來了,因為她母親的原因,他感染了梅毒,瞎了。

《飢餓的女兒》:虹影,劉再復感嘆,她寫的苦難讓我不寒而慄

熬過大苦難的倖存的女兒,此刻時間與空間拉開距離,記憶因此變得清晰明白,無須浮躁,沉得,悲傷,可以從容寫下這令人驚心動魄的十八年。這是就虹影的《飢餓的女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