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通訊2019年一季度淨利潤有8億多元,在未來5G競爭中,它能絕地反擊嗎?

披薩烘焙師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實際上,就中國後續的5G組網之中,中興根本就不存在什麼絕地反擊,他一定會復興。

中興其實一直是通信製造業非常有實力的公司。

全球通信製造業企業之中,中興排名第四,在中興之前的公司是華為、愛立信和諾基亞。中興之所以名氣一直不夠大,很大程度是華為的光芒掩蓋了中興的強大。在通信製造業中,中興是通信業全產品線的公司,可以生產的產品,從數據、交換、接入到傳輸,從有線到無線,基本上通信業運營商需要的設備中興也是都可以生產的。

就這一點來說,全球也只有華為和諾基亞的產品線的豐富性可以和中興相比,而全產品線戰略,在提供運營商需要的解決方案是非常有利的,就往往不需要整合其他廠家的設備,在通信業裡互聯互通一直是比較頭疼的事情。

中興和華為一樣,也投入了不少的資金進行研發,而且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中興的科技實力也是非常強大的,在國內的企業中也是居前的公司,和國內的很多"高科技企業"相比,中興的科技含量要遠遠的高於他們。在中國通信業的專利保護傘之中,中興也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實際上,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會打壓中興的原因之一。

在中國的三大運營商的採購份額中,中興的份額也並不少,而在未來的5G設備的採購之中,中興的份額還有提高。

現在中國的三大運營商採購的網絡設備之中,已經大部分是國內企業生產的設備了,其中最多的公司就是華為,接下來就是中興,再下來是信科(包括大唐和烽火)。

從最近聯通的41.6萬個4G基站的採購,以及移動的5G基站租賃等合同的傾向來看,在未來的5G設備採購之中,華為很有可能會佔據接近50%的市場份額,而中興則會佔據20%左右的份額,這個比例也並不少。

中國的5G組網需要投入的資金要遠遠的超過4G,其實就國內未來的5G市場的份額,就足夠中興復興了,就不要說中興還有部分海外的市場份額了。

中國早就成為了全球最大的通信業市場,以現在的4G基站為例,全球的運營商之中,中國移動241萬4G基站高居榜首,中國電信以138萬4G基站排名第二,中國聯通以99萬4G基站排名第三(中國聯通還將建設41.6萬4G基站)。三大運營商的4G基站加起來佔據了目前全球超過70%的4G基站數量,這一點沒有任何一家運營商可以和國內三大運營商相比。

5G使用了更高的頻譜資源,這意味著5G將採購更多的基站設備。而且由於5G的性能更高,運營商也需要擴建他們的光纖傳輸網絡。整體的5G的投資額度將比4G要大的多。

現在第四家運營商--廣電網絡也將進入5G市場採購,中國的通信業採購額度將進一步擴大。而做為中國國內的通信設備的主要提供商之一的中興,將在5G市場中獲得很大的一塊蛋糕。

中國工信部要求"提速降費"之下,運營商降本增效,對於一些技術含量不足的產品採購以及工程費用上大大的壓縮,實際上,個人認為在5G這塊也只有華為、中興、信科是會賺到錢的,其餘的所謂的"5G概念"都很難分到這塊蛋糕。

現在國內雖然也有不少企業號稱是"5G概念",但是實際上他們很難在5G上賺到錢,主要就是現在運營商"打折"已經變成了"打骨折",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移動的光纖採購合同的折扣率以及工程服務的折扣率,就知道我所言非虛。但是對於技術含量比較高一些的設備採購,還是可以有足夠的利潤的,這一點也是對國內通信製造業龍頭企業的保護吧,剩下的小蝦米也就是那樣了。

總而言之,雖然被美國製裁中興受到了一定的傷害,但是在5G時代,中興依靠自己的技術實力以及龐大的國內市場,快速復興是必然的事情,這點是不必懷疑的。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5G通信設備的龍頭是華為。如果全球看,也許愛立信和諾基亞也是不可小視的對手。但是在國內,華為擁有技術優勢。三顆芯片決定了華為的地位,基站上的天罡,基帶上的巴龍,處理器麒麟。這三顆芯片並不是很完美,比如基站這一端華為應該還需要進口大量的芯片。但是在芯片領域,有和沒有,是有區別的。

同樣是受制於美國的全球通信戰略,其實中興通訊和華為的差距也很明顯。至今,華為雖然也丟失了市場份額,但是隻要不進入美國市場,其技術依然可以在歐洲或者其他國家使用,比如英國同意給予非核心訂單,比如德國也在權衡,因為不用華為,意味著延遲5G,而意大利和法國並沒有明確的態度反應。美國對於糾結於華為的盟友,最近也拋出了威脅:“如果使用華為,就不再和該國家情報共享。”你看,對中興通訊只要禁運芯片即可,對待華為需要外交和政治施壓。這並不是同一個等級,所以中興通訊和華為技術上差的比較遠。

但是,中興通訊是資本市場的最佳選擇。華為不上市。對於投資人,雖然中興通訊和華為有差距,但是在A股,或者說在多個資本市場,中興通訊依然是唯一的選擇。因為對於5G,中興通訊國內除了華為,基本沒有第二個對手。

國內排位中興通訊之後的是中國信科,其核心圍繞有線通信,下屬有烽火通信,光訊通信,理工光科、長江通信,另一條持股線有大唐電信和高鴻股份。中國信科如果所有企業捏起來,大約是500-600億的營收。但是其結構較為鬆散,再加上5G的投資焦點是基站,核心網提升有需求,但是佔比不大。連帶大唐電信多年反覆ST,無論從全球端,還是從國內市場看,都和中興通訊有巨大而明顯的差距。2018年中興通訊內憂外患,營收也850多億。而2017中興通訊曾超過1000億。

中興通訊未來的關鍵,在於其監察員制度能否起到背書的作用。能不能幫助中興通訊在進入其他國家通信市場的時候降低和減少壁壘(被人盯著,並非壞事)。現階段看,這些壁壘還是存在的,雖然交了罰款,補充了國外監察員,但是國企的身份也足以造成一大堆走出去的阻力。這些阻力在一帶一路國家比較小,而在歐美髮達國家比較大。

中興通訊無需擔心國內5G建設的訂單,但是對於國外市場,其必須想辦法獲得更多的信任。最好的辦法是國資退出,當然,這是不可行的。那麼利用好監察員體系就成為中興再次進入國際通信市場的關鍵,也就是說,在對手目光下保持透明,從而力圖提高ESG評分(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更高的評價)。中美之間如果可以達成貿易協議,那麼中興通訊很多的問題便可以迎刃而解。

個人不同意兩個觀點:其一是有人指責中興通訊委曲求全論。這類觀點大多數有點“事後諸葛亮”。有芯片和沒芯片是有區別的,芯片並不是一腔熱血就能夠有的,第一顆芯片的成本上百億美元,第二顆卻只要幾美元。所以在芯片設計領域是有巨大風險的。國企在這方面容錯能力本身就不強,如果100億投入搞芯片失敗了,任何一個職業經理人我想都是難以揹負的。而中興通訊妥協是那個階段唯一可行的方案。

其二是中興通訊和華為不用出海,國內搞搞好了。閉門造車是不可取的,這容易讓我們脫離真正的需求。假設我們走了技術路線1,達到了速度,延時,流量。結果國外新產生的熱門應用並不兼容呢?所以通信,作為一種鏈接人財物和信息的行業,必須融入到世界性的技術體系。你承包了5G的建設,那麼當6G來臨,他們依然要依賴和參考你的技術。未來標準上就有更大的話語權。華為的polar碼投入並非是單個企業的,而是中國很多通信人合力推進的結果,雖然只是一小步,但是足以影響華為在國際通信設備競爭上的縱深。

世事並非只有對錯,我們只希望做出相對較好的選擇。中興通訊還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但是這得依賴和仰仗他們的員工。


凱恩斯


中興通訊2019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為222億元,淨利潤為8.63億,同比增長115.9%.收益於一季度的高增長,2019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中興通訊將會扭虧為盈,預計淨利潤為12-18億元。

中興通訊是全球通訊主設備商四大龍頭之一(愛立信,華為,諾基亞),能夠提供5G端到端解決方案,是全球領先的綜合設備供應商之一,目前公司總市值1348億元。工信部,發改委要求確保5G在2020年商用,公司有望長期受益。

中興通訊在國內是份額排名第二的主設備供應商,但是由於華為沒有上市,所以通訊板塊上市企業的龍頭股就是中興通訊,公司長期受益於資本的青睞,雖然2018年受到美國製裁被罰17億美元,但資本市場仍然力挺中興通訊,股票從最低的11.85元/股,一度反彈到近20元/股,充分說明資本市場的認可。

此外,中興通訊海外份額持續突破,有望在5G時代全球通信設備市場中實現15%的市場份額。

綜上所述, 中興通訊一定能在未來5G市場中實現重大突破,為投資者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




卡爾期權


中興通訊誕生於八十年代中葉如果論年齡可能比華為初生要早幾天,是由一群老教授、老工程師組成的,為了響應當時黨的號召“我們也有倆隻手,不在城裡吃閒飯”北京郵電學院(大學)離退休人員遠赴深圳組建了中興通訊公司。

自中興通訊成立後就瞄準了世界頂尖技術潛心開發,如今在通訊領域已經是擁有頂尖技術的高科技公司,美國向中國科技界開的第一槍就瞄準了中興,在當今5G出道和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今天,總缺少不了像中興、華為這樣的高科技公司引領著我國的高科技企業敲開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大門,讓人工智能這朵鮮花綻放在祖國大地上。


馬到成功82484612918


中興通訊公司,最近幾年創新乏力,自從與美國發生了幾次法律訴訟賠償,外界一直不看好中興通訊我。


龍門鏢局劉老根


這要看特大爺心情了


qzuser223822954


等掙夠了錢,就去美國上交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