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工作無法兼顧孩子,孩子母親沒有能力教育孩子,怎麼辦?

頹廢的買醉


您好,我是教大育小。“孩子母親沒有能力教育孩子”,我想請問題主,這個沒有能力指的是哪方面?還是母親有什麼問題,所以要這樣評價這樣一個母親?既然你覺得這個母親那麼沒有能力,你怎麼還選擇其做了你孩子的母親?難道你生孩子前沒有仔細想過嗎?

任何時候,作為孩子的父親,你都不可以傳遞這樣的一個觀念給你的孩子。否則你的孩子一定是教不好的。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當你有這樣的念頭的時候,你在心裡是看不上作為你的孩子的媽媽的這個女性的。你都不尊重,孩子自然也不會尊重媽媽,那麼可能孩子也不懂得尊重其它的女性,這個是品格上的缺失,那麼在同學或者朋友當中是一定會吃些苦的。

在一些地方有重男輕女的概念,在種種生活壓力下,許多媽媽為了孩子和家庭,選擇了迴歸家庭,全職。可是他們很多時候看不到媽媽的付出,認為你在家不辛苦,就帶個孩子,家裡錢是我賺的,你有什麼資格尊重要求。

在這樣的觀念下,許多孩子也潛移默化的輕視母親。有了這種情緒的孩子,上學時候可能會人際關係比較差,而長大成人之後跟異性關係不會太好,因為身邊的人受不了這樣的情緒。

在我的身 邊也有這樣的男性,一些大男子主義出來的家庭不尊重女子,可能在他們原有小範圍內可以,在這樣一個男女平等的社會,自然是要被孤立的。

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連自己的母親都不尊重的孩子,你覺得別人會給予他很多重要的機會的。因為言行舉止是發自內心的,有些東西是潛移默化的顯現和流露,無法裝哦。

既然那麼重視兒子的發展,談教育孩子之前請你對孩子媽媽的一個看法,學會尊重孩子的媽媽,孩子都看在眼睛裡。

其次:其實家庭教育是“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的過程。不需要你懂多少理論,講多少 道理,但是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眼睛裡,然後孩子學會去照做。

在我們這一代或者之前,我們發現很多媽媽大字不識,卻培養出來了非常優秀的孩子。那就是母親的言行,母親的為人處事。

記得小時候,我周圍許多鄰 居都告訴孩子:“我什麼都不會,孩子就只有靠你好好學習了。媽媽沒有機會上學。”但是孩子做事有原則和底線,因為媽媽懂得。看到媽媽的勤勞善良,對人溫和寬容,孩子都學會的了。

記得看過一篇小說《啞母》,媽媽不會說一個字,卻給了孩子非常好的教育,那麼孩子最終成材了。

當然,題主可能是指的是孩子 學習成績上的輔導。

作為這樣一個父親,有這個想法的時候證明還是重視孩子的教育的。也就是說開始關注孩子的學習,知道了成績的重要性。在一些偏遠的地方或者說是一些家庭,因為雙方的學歷不對等,就會被認為“另一方沒有能力。”例如媽媽文憑很低,例如媽媽曾經學習很差等等。但是具體的原因我想只有題主知道。

無論如何,請不要給你孩子的母親下這個定義。


再次:根據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研究,其實孩子到一定的年齡階段他是渴望像他的父母的。在父母的身上,總有孩子看得到的閃光點,總有孩子內心崇拜的地方。如果有一方打擊另外一方,孩子會處於內在的矛盾當中,而且會深深的自卑。這樣的自卑會給孩子帶來許多不好的影響,做事學習放不開手腳等,家庭秩序失衡會對孩子傷害很大的。

無論一個母親的文化程度如何,但他一定是愛這個孩子的,孩子只要感受這份深沉的愛,孩子就會有前進的動力,這個就是一個母親最好的教育。

總之:作為父親的你,你考慮清楚什麼是最重要的,然後做出選擇。人生需要有取捨,陪伴是需要高質量。但無論如何,你一定不能有孩子母親無法教育孩子的念頭,傳遞給孩子,甚至看不起他的媽媽,不尊重他的媽媽,否則你的孩子一定不會有太大的出息,你再能幹也不能夠把孩子教育的很好哦。有愛,有尊重,父母間相互崇拜和讚揚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教大育小


能夠提出這個問題,說明已經意識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因為工作而不能兼顧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國內很多家庭都存在的問題,畢竟都要為了生活而奔波。網上流行的一句話傷心情話“搬起磚我抱不了你,放下磚我養不起你”,父母對子女又何嘗不是如此:搬起磚不能陪伴你,放下磚給不了你更好的教育和生活。這種生活的無奈與心酸有了孩子的父母都有深深的體會。

在農村,父母不能陪在孩子身邊的情況是一種司空見慣的事情,也是國家目前很無奈又無法改變的一種現象。所以只能通過取捨來暫時解決這一情況。

聯繫培訓機構,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教育環境

選擇一個好的培訓機構,這樣孩子的教育不會受到耽誤,父母也工作也不會受到影響,雖然培訓機構需要花費一定的人民幣,可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學習,一定的花費也是值得地。現在大一些的培訓機構的師資力量和教學質量還是很不錯的,所以父母把孩子交給這些培訓機構也可以比較放心,不過父母也要多關係孩子的學習,能夠得到父母的認可,是對孩子最大的激勵。

父母調整自己的工作,留出更多的時間給孩子

其實孩子需要父母陪伴的教育階段主要是小學階段,到了初中階段孩子的學習思維和思考問題的能力也比較成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也不需要父母過多的指導,這一階段父母只需要關注孩子的情緒和心理變化。所以父母調整工作來兼顧孩子教育的時間也就是小學的六年,小學階段孩子的獨立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還比較弱,需要父母和長輩的指導和監督。

要讓孩子養成獨立學習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習說到底還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不可能一直陪孩子在學習的路上走下去,也不能一直參與孩子的學習,這樣反而可能起到反作用,讓孩子的獨立和自主性得不到錘鍊,以後再離開父母的監督後就會放鬆自己,變得懶散。所以在小學和初中階段需要培養孩子獨立學習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孩子喜歡上學習。


千羽心語


我覺得只需要考慮清楚一件事就可以了:你辛辛苦苦的掙錢是為了啥?難道不是為了孩子嗎?

我見過一對搬運工夫婦,丈夫腿有點不方便,妻子是眼睛有點問題,他們有一個女兒,上二年級,他們的工作是按天算工資的,也就是幹一天的活有一天的錢,但是他們每次週末都有一個人在家陪孩子,雷打不動,碰到節假日的時候也有父母兩個人在家陪孩子的時候,我和他們聊天,他們說起孩子教育只會說:“我們給不了太多,但是我們能給的就是陪伴。”他們的女兒比較乖巧懂事,學習也不用父母操心。

教育孩子不只是在知識方面的教育,還有很多別的方面的教育。有時家長會說這些題我們做父母的都不會,怎麼教育孩子啊,題可以不會,但是做人、處事,尊敬長輩···這些你可以教吧。

再說工作忙無法兼顧孩子,你可以給孩子報輔導班也是可以的啊,當然要是能換個有時間陪孩子的工作是更好的。這個事情不是你不知道怎麼做,是你不願意去做。

有句話是:投資孩子是最好的投資。希望你能重視孩子的教育。


快樂兒童ing


孩子母親沒有能力教育孩子?

其實家庭教育很簡單,管住孩子的規矩就行了,譬如按時上學按時放學回家,回家按時寫作業,管住電子產品每天的使用時間,這些能管好,就已經超過了一半以上的父母了,這個,應該不難吧?

孩子父親會管,那就由父親制定好規矩母親執行就是了。

就算父親在當地他也也要上班不可能一直看著啊,還是需要母親配合,母親這點執行規矩的能力總有吧?

當父親的每天晚上打電話回去瞭解執行情況就是了。


鋼筆刀


看到這個問題後沉默加思考近兩個小時,我……我回答……悟悟空問問答答,我我我特麼麼容易嗎我……累死我了讓我緩下氣先。確實比較難以回答,想著想著好奇心就上來了,你們倆自己生活是怎麼過的?

到底是以一個什麼樣的心態對待,這樣也能造成困擾你的話題。

換位思考一下,孩子長大了。兒子有工作不能兼顧父親,媳婦不管壓根就沒想管,怎麼辦?提出的問題,顛覆我的“三觀”。

時代在變,思想也在變 與能力無關,與金錢無關,與所有的因素都無關。現在的父母有哪一個不是重視自己孩子的教育,在重視情況下還擔心拖了孩子的後腿。去迴歸到自身跟孩子一起學習成長。

父親有工作不能兼顧孩子,孩子母親沒有能力教育孩子。怎麼辦?

這樣一種思緒,感覺把孩子夾在了中間好無辜。同時引用一下提出的問題,從中提取兩個關鍵稱謂父親 母親 可能對這兩個稱呼的理解有誤解。出於這個稱謂你覺得父親 、母親要怎麼當,想清楚這個問題就有了答案。


諺子塢


這其實不是問題,看你們如何取捨了。

為什麼現在多了許多全職媽媽甚至全職爸爸,那就是因為,現在的人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不重視也不行,而且,現在培養教育一個孩子,要付出的時間精力及金錢太多了。他們不得不在孩子和自己的職業之間做出取捨,你到底是保孩子還是保工作。

聽起來好像很殘酷,但現實就是這樣,不是誰都能找到兩全其美的方式,如果你處理不好,甚至有可能收到滿盤皆輸的結果。

就你所言,如果沒有別的辦法,必須有孩子的父母一方做出犧牲的話,那就是你們雙方協商的事了,實際上,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困難,還是你們不願意犧牲,或者說不願意自己做出取捨,而希望對方做出犧牲一點點。

如果你們都認可孩子的教育重要的話,找孩子的爺爺奶奶幫助,或者找培訓機構,都是可行的,孩子的父母,只需付出金錢和陪伴的時間就行了。

如果前面所說達不到,也不是不可以,孩子的爸爸協調一下工作,向孩子的教育上傾斜一下,為什麼就不行呢?沒有誰說過,教育孩子就是媽媽的事。

孩子的媽媽同樣如此,你憑什麼認定自己就沒有教育孩子的能力,必須孩子的爸爸來呢?再說了,孩子的學習,不一樣是一步步來,從零開始的,假設你有決心,就當是孩子的“同學”,一起學習不行嗎?難道在學習上,你還比不過自己的孩子?

如果誰都不願意犧牲,大家都付出一點,不是更好嗎?

再說了,教育孩子,並不是讓你給孩子當老師,教他寫字,教他算數,而是培養他良好的學習習慣,提供好的學習氛圍,儘可能提供優質的學習資源,這些和你的學歷和工作,其實關係並不大。

說白了,孩子的教育不是問題,問題在父母自己身上。你們並沒有做好養育教育孩子的準備,只想著自己,想做個甩手掌櫃。


鏽的鋼


沒事偷著樂吧,有個不靠譜的媽媽,絕對擁有一個懂事的孩子,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生活他就是這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沒有依靠就自擔,孩子不都是這樣嗎?孩子要是上小學,也基本懂事,父母能給他什麼幫助?也都理解,不要小看了孩子,聰明著呢!孩子對家庭都有基本的認知,他知道爸爸工作忙,他知道媽媽學歷不夠,能力有限,所以他會很努力的填補這個空缺……

孩子是寶,你不學著放手,他就活在溺愛的環境中,不能自拔,認為他的所有事情,都該父母為他做的,他習慣性的進入一個怪圈,父母假如學著去放手,他也能慢慢獨立起來,這是環境使然,

比如一個三歲的寶寶,你喂他他餵你,不喂他餓兩頓,他自己就找著吃,一個道理,

生活它就是這樣,哪有什麼十全十美,只有慢慢的去適應,才有生存下去的勇氣,只要把握住孩子成長成才的大方向發展,這樣就是好父母了,沒必要面面俱到……反之亦然,說不定會害了自己的孩子,


永城一角


你是說:孩子不該生,因為父親工作無法兼顧孩子;老婆也不該娶,因為老婆沒文化,教育不了孩子。是這意思嗎?

你個窩囊廢,還好意思說!

還問該怎麼辦,找塊豆腐撞死吧!


有閒沒錢5


如果是這樣,那麼你們倆根本就是不具備生孩子。


馬苓芬


沒辦法,這就是差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