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藥業稱由於核算存在錯誤,貨幣資金多計299.44億元,這是屬於財務造假嗎?

財商來啦


違法成本太低,導致上市公司敢於造假,因為只要損失幾十萬甚至百萬的資金,就可以獲取到幾十億甚至百億的資金,這就是成了變相鼓勵犯罪,應該加快證券法修訂,加大懲處力度,震懾違法行為,還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否則苦的還是股民,虧的還是股民,在賠償機制不健全下,投資股市就會變成踩雷行為,反而讓市場生態環境遭到破壞,人人談股色變。


康美藥業這個曾經的大白馬跌落神壇,曝出天雷,2017年的財務報表錯誤的地方高達14處,其中貨幣資金多計了299億元,這種明顯的財務造假是聯合了會計事務所瞞天過海來完成,最終可能就是頂格罰款60萬,股票退市等一系列的處理,可是股民造成的損失如何賠償?現在很多上市公司只一味的減持,一味的編造故事導致基本面作假,商譽減值雷,財務造假雷層出不窮,最後買單的都是股民,這種情況更關心投資者的損失如何賠償的問題。因為康美,康得新,還有其它的種種上市公司如果沒有認真經營公司,在資本市場都是為了融資圈錢,這種情況就會屢見不鮮,3600多隻股票裡,這種股票數不勝數,如何讓股民避免踩雷,如何讓投資者損失後得到賠償才是重點。


很多股民並不具備專業的投資知識,一般買股票就是看價格低,看估值合理就考慮投資,但是對於這類白馬股爆雷,長生生物的黑天鵝事件,中興通信的芯片門問題,都是讓人防不勝防,如果不加強對證券法的修訂,遏制這些犯罪行為,那爆雷事件不會停止,這些問題見怪不怪,A股的投資功能將大幅弱化,也不利資本市場長期的健康發展。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康美藥業29日晚間曝出的299億貨幣資金減記大雷讓市場大跌眼睛,伴隨第2天不出意料的一字跌停市場一片譁然。30號,證監會火速發出監管問詢函,讓其作出合理的解釋,維護全體投資者的權益,公司目前做出的回應稱該筆金額是錯記而不是消失。該筆資金應該計入公司的存貨。如此巨大的金額,想用財務疏失來完全搪塞過去,恐怕沒有那麼容易。不過財務是不是作假?裁定權並不在於市場的投資者的手中,最終的性質認定只能等待證監會最終的蓋棺定論。對於最終的結局,我們可以先從康美藥業股票和債券的走勢,以及當地政府還有證監會目前的態度揣測一二。

29日大盤低迷,個股普跌。康美藥業全天的走勢,明顯強於大盤,而且成交量平穩,很明顯,在證監會前期已經介入的調查的當口,意知公司內情的資本也不敢在市場率先出逃,反而有維穩股價的意願,奈何輿情洶湧,次日一字跌停。不過有點意思的是那個15康美債的走勢,一度暴跌28%,但之後有大資金介入吸貨收盤下跌11%,從走勢來觀察,至少說明主力目前並不認為康美會被退市清盤。而30日晚證監會的問詢函用詞語氣也只是一個標準的版本,沒有看出特別嚴厲的措辭。這恐怕得益當下高層要求市場維穩,而且作為曾經的上證50大白馬爆出大雷證監會也難辭其咎。更何況證金1.5億股也深陷其中,同時該企業又是當地政府的納稅大戶,中藥行業的全國領軍企業,真的整垮了對各方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基於以上的分析,最好的結局就是在證監會的監管及網絡輿論的高壓之下,利益各方想辦法修補漏洞,畢竟這麼多的資金憑空消失,不管是誰,也是無法接受的,當下之際,唯有想方設法,把原來挪用的資金想方設法回填,現在不是說那些資金是用於囤積藥材嗎?暫且不論真假,只要監管到位,姑且把它當真的,只要大股東,能夠好好把握好這個緩衝期,想辦法收回資金,用售出囤積藥材的名義回款,把這個窟窿堵上,對各方來說,都是一個共贏的局面。回款確實有點難度,還可以用未來的利潤增長來做一個調控。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對深陷其中的各方投資人最好的結局了。




泰鑫隆


康美藥業算錯300億。此消息一傳出,震驚市場。當然,該公司也及時的發佈了致歉信。

300億不是一個小數字。這麼大的資金都能夠算錯,我覺得該公司的相關人員應該是沒有讀過幼兒園。並不是沒有學好一加一等於二這樣簡單的數學計算,而是沒有學好思想品德。

此消息傳出嚴重了打擊了價值投資者的信心。什麼是價值?如果數據都不真實,談何價值?消息傳出後,所有的投資者應該都是會用腳投票的吧,下週一跌停板跑不了。



究其背後的原因是違法成本太低,還是監管不到位?我們並不能對上市公司管理層整體的思想品德抱有太大的希望,只能寄希望於一個更加嚴格的市場。

在我上一次對股票池進行篩選的時候,就曾關注過康美藥業。不過最後我還是踢出了這支股票。首先我對中藥行業非常的不看好。還有就是這家公司的數據實在異常。當一家公司的業績與股價大幅度發生,被你的時候我們就要考慮是不是自己錯誤了。或許當真相浮出水面的時候,一切都會解釋的清清楚楚。


九江股友


上市公司居然可以這樣公然造假!業債說變就變!前有樂視、後有康美藥業、歐菲光!還有動不動就跑了扇貝的樟子島!這讓中國的股民流了多少血!大股東和管理層的行為和電信詐騙有什麼區別?唯一不同的是電信詐騙最多的也就騙一個億!而那些爆雷的股票哪個不是被搞了幾十億上百億?而電信詐騙被抓住,所有參與者都會被判刑,上市公司公然造假騙股民的錢,卻只要發個不痛不癢的道歉!造假圈錢的成本這麼低,誰不想幹?建議人大出臺股市欺詐的相關司法解釋,把這些不法行為納入刑法範疇,嚴歷打擊這種任意造假的行為!真的要學習美國對財務造假和股市欺詐的處理:對行為人和責任人處以鉅額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追究刑事責任!讓膽敢造假的人付出慘重代價!另外還要賦予受損股民提出民事賠償的權利!真正維護股民利益!


謝建斌700611


作為一個新興市場、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承載十三億人口的超級大國。

市場監管與法律法紀的執行水平,是令人感到擔憂和不安的!

工業革命以來,以契約精神建立起來的商業道德、工業道德體系,是現代工業化國家、社會運轉的基本秩序。

失去了基本道德秩序的工業化、商業化,是可怕的是極其不負責任的。


楚之江南


4月30日,康美藥業(600518,SH)搶在年報發佈的最後窗口對外披露了去年業績情況。值得注意的是,年報發佈同日,康美藥業修正了2017年年報中的14處數據。其中,貨幣資金向下修正,減少299.44億元,新增存貨195.46億元。對於這些更正,康美藥業給出的解釋是:會計處理存在錯誤。

這聽起來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竟然可以出現高達299億元的會計核算錯誤。如果這樣,這些財務人員豈不全要走上斷頭臺。

記得1980年考上學校後,第一堂會計原理課,老師就給我們舉了一個例子。當時,他在一家鋼鐵企業擔任成本會計,一次合賬時,收支出現了一分錢的差錯。於是,從科長到出納,一共五個人,一起留下來加班,尋找一分錢的差錯。通過近三個小時的查找,才把一分錢的差錯找了出來。

同樣,一名銀行辦事處的主任也曾經給我講過一件事。有一天,因為到下午下班時,發現有幾分錢的差錯,整個辦事處的人都留了下來,用了近兩個小時核對各種進出,才找出幾分錢差錯的原因。

這就是會計數據準確的重要性,也是敬業的人對待會計數據的責任心。

也許是財務造假習慣了,也許是對待財務數據的真實性沒有多大感覺了,也許是企業壓根就不把財務數據的真實性當回事,更也許是企業想借用數據的混亂從中撈好處。反正,現在很多企業對待財務數據已經越來越不重視了。財務數據儼然成為他們手中的道具,想怎麼擺弄就怎麼擺弄,想怎麼擺放就怎麼擺放。不然,怎麼會出現財務核算相差299億這樣的現象呢?分明就是糊弄人的說法嘛。

如果說出現微量錯誤,還可以認為是財務人員在核算時存在認識錯誤、會計核算方法錯誤、工作不負責任等方面的問題的話,299億元的數據問題,也用一句財務核算錯誤來搪塞,對一家企業來說,可能把所有人都當成傻子了。這樣的數據,別說放在一家企業,就是放在國家級的數據上,也不是一個小錯誤了。如果不是單位領導指示,我想,沒有哪個財務人員有這樣的膽量出現如此重大的差錯。果真如此,可以立即移交司法機關。

面對這樣的問題,除了對康美藥業進行立案調查之外,又涉及到另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投資者賠償問題。畢竟,如此大的差錯,對投資者來說,就不是地雷,而是原子彈。如果對這樣的財務造假行為,都不追究法律責任和賠償責任,還怎麼能夠讓其他企業引以為戒呢?


譚浩俊


康美爆出大雷,近三百億資金不見了,這可以肯定是公司自上而下長期進行的造假,現金是會計中最簡單最基礎的科目,如果現金科目都混亂不堪,更不用說其他科目了,所以說康美問題非常大。我在康美藥業上有長期持股,以前一直每天堅持做T的,而在4月29日當天卻沒做,賣掉了絕大部分,只剩一百股,加之前的在康美上的大約賺了六千元左右,而這次只能說幸運了。



守望者4321


財務總監,董事長,以及有關高管,抓起來判刑十年以上,退市,賠償所有投資者損失!



鴻運天成KING


公司上市時就造假,虛增資產、利潤和收入。上市後為了維持增長,或者再融資就不得不每年繼續粉飾報表,不得不繼續虛增資產、利潤和收入,越做越大,總有包不住的一天。做藥的不好弄,養扇貝的可以找個合適的機會跑了,海里面你上哪找去。養豬的可以讓豬餓死,直接焚燒處理,還是無從查證。滿世界都知道是這樣弄的,但是就是沒人管。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監管層。


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這是很明顯的財務造假行為。貨幣資金多計接近300億元,這無論從康美藥業,還是會計師事務所,很明顯的是串通起來造假。審計業務中是必須經過一定的審計程序的,對貨幣資金來講是必須要經過很嚴格的監盤和詢證等確認程序。如果這些程序查不出貨幣資金多計300億元,那麼這樣的註冊會計師是完全不具備勝任能力的,沒有資格繼續執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