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又稱“月月紅”,自然花期5至11月,開花連續不斷

月季又稱“月月紅”,自然花期5至11月,開花連續不斷,然而奧運期間月季的花期控制仍十分重要,特別是盆栽月季和切花月季一定要控制好花期,以圓滿完成奧運期間各個會場、體育館場臨時性擺花任務和鮮切花供應任務。 科學修剪,控制花期 合理修剪是月季花期控制的關鍵,在實際工作中要根據月季植株綜合長勢進行修剪。月季花枝上的芽有兩種類型,花下1至5葉處,枝條上部芽是尖的,發出的花枝短,約有6至9葉,現蕾早,通常15至18天,花朵小。枝條中部芽(花下6至9葉處)為圓形,圓芽發出的花枝長,約有13至16葉,現蕾時間較長,通常25天左右,花朵大;枝條基部芽眼是平的,芽活性低,發枝慢,易發徒長枝,花枝現蕾時間更長,通常30天以上。由此可見,月季芽的異質性決定了花枝抽生的時間、現蕾的時間以及開花時間。瞭解花芽的習性,才能準確做好花期控制。一般情況下,月季從新芽萌發到開花需要45天左右。

月季又稱“月月紅”,自然花期5至11月,開花連續不斷

在實際工作中,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地栽月季要根據所處的地理位置,在保證連續開花的情況下,讓其在8月8日至24日多開花,開好花。以下方法供參考:6月20日左右,將地栽月季全部殘花和部分已盛開的花枝按50%比例修剪,剪到花枝中部成熟部位的圓形芽位置,其開花觀賞期約為8月1日至15日;在6月30日左右將全部殘花和全部盛開後花枝按上述方法修剪,其開花觀賞期約為8月10日至25日;6月30日以後隨時修剪殘花,使其自然開花。盆栽月季和切花月季計算好用花日期,在用花前45天左右,進行全面枝條修剪。

月季又稱“月月紅”,自然花期5至11月,開花連續不斷

肥水管理

在上述各種情況修剪中,要結合植株長勢,進行科學肥水管理。當植株修剪後,新一代芽不萌發時,用0.2%尿素每5、6天葉面噴肥一次,可促進新芽萌發;如植株生長快,新枝迅速生長,超出計劃範圍時,控制供水可延緩生長。控水過程中,以枝葉萎蔫後,及時噴水,1小時內恢復為臨界。水是植物體內各種酶的載體,水供應不足,酶活性降低,新陳代謝變慢,因而植株生長變慢。如新枝現蕾比計劃晚,此時用0.2%的磷酸二氫鉀每5、6天葉面噴肥一次,花蕾迅速生長。月季花期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和體內營養,水分供應要充足。

月季又稱“月月紅”,自然花期5至11月,開花連續不斷

開花條件

月季是一種十分喜陽的植物,如果光照不足,是很難做到月月開花的,總的來說,只要抓住了以下幾個關鍵,就能使月季月月有花。

日照一定要長。種植月季的地方,一要既通風,又能獲得半天以上的日照。這是它能開得花繁如錦的首要條件。如置於半陰半陽處或光照不足的陰處,一年中最多隻能開春秋兩季花。所以居住條件不能滿足光照要求的家庭,最好不種月季花而改種比較喜陰的花草。

要常修剪。日照條件雖好,但長期不修剪,月季也長不好。修剪的方法是。每年12月後月季葉落時要進行一次修剪,留下的枝條約15釐米高,修剪的部位在向外伸展的葉芽之上約1釐米處,並同時修去側枝、病枝和同心枝。5月後每開完一次花,就修去開過花的這根枝條的2/3或1/2,這樣便會有更多的再生花芽的機會。如要花朵開得大,也可在花蕾多時摘去一部分,既可使營養集中,又能達到延長花期和分批開放的目的。

施肥次數要多而及時。一般新種或移植的盆栽月季,用腐殖質而疏鬆的黃土就可栽培,最好拌以1/4礱糠灰或少許蠶豆殼、豆餅或雞鴿糞等,使月季不斷能從土中吸收氮磷鉀等各種營養。老盆栽的月季如需換盆,也可照上法施入基肥;不換盆的,可扒開土面2-3釐米,壅入一些鮮魚肚腸或雞鴿糞、豆餅屑等作基肥。這最好在1-2月份月季休眠時進行。這樣,肥料就會逐步發酵變成肥液,隨雨水或澆的水滲入根部,取得較好效果。5月後是月季的生長旺季,每隔10天,要施追肥1次,可用腐熟發酵的魚腥汁、菜葉汁,以3份肥7份水的比例拌和施入,到11月時便停止施肥。如能按上述要求做的話,就可使月季的鮮花每月同你見面。月季生性忌熱,溫度在20-25度時它生長最好;超過30度就生長困難了。倘在施肥這一關掌握得好,就可克服它夏季怕高溫的弱點。

注意消滅蟲害。春天時月季易生蚜蟲,可用菸蒂浸水或敵百蟲加水稀釋後噴之,半天內即可將蟲消滅;夏季易生黑斑病和白粉病,都因過於潮溼悶熱所引起,輕度的可摘去部分病葉;嚴重的可隔10天左右噴灑波爾多液或託布津、滅菌靈等2-3次防治。

換盆。月季不必每年換、翻盆,如是小盆換大盆,一年四季都可進行。

月季又稱“月月紅”,自然花期5至11月,開花連續不斷

早春管理

早春,月季的根開始在土壤裡伸展。這時最重要的撫育工作是修剪。溫暖地區在2月下旬,較寒冷的北方地區,修剪工作要在3~4月進行。修剪大體上是剪去植株高度的1/3左右,首先是剪除弱枝、病枝及枯枝。植株去年發出的新枝生機最旺,選這樣的主枝留下2~3條最多5條,根據植株原來生長情況,一般在距地面50釐米左右,健壯芽的上方1釐米的部位用枝剪修剪。所謂健壯芽就是沿未萌動的、豐滿的、已隆起的芽。為了不使芽生長成過密的枝,應選留植株外側上方的健壯芽。另外,修剪應在枝條飽滿的部位進行。用剪子修剪時發出“咯噹”的聲音就是飽滿的部位。如果感到切口柔軟,就要再往下剪到到硬的地方。植株分枝節老化的部位粗糙而且突出的膨脹,其間根本沒有壯芽,因此也要剪掉。

月季又稱“月月紅”,自然花期5至11月,開花連續不斷

2~3年的主枝中間部位是新芽多發部位,所以修剪時只留10~20釐米便可。一般要想花期開花多,就進行弱剪。要想花期花開得好,不求花多,就進行強剪。另外,對長勢不好的植株應下決心強剪,因為這種植株根系發育不良,如果樹冠偏大,易造成養分供應不足。在修剪的同時最好做一次高濃度消毒,這樣對防病蟲害有顯著效果。

月季又稱“月月紅”,自然花期5至11月,開花連續不斷

為使修剪後的枝條向外傾斜,可用支柱(木棍等)固定,使樹形均衡優美,並避免颳風時枝葉互相摩擦。傾斜枝下部芽發出的枝條較健壯,花也繁茂,應注意保護。

驚蜇後,昆蟲先後從冬眠中甦醒並開始活動,這時用殺螟松(殺蟲劑)10毫升和用於治白粉病的可溼性硫磺粉20克溶於10升水中,用充分溶解的濃溶液噴灑植株。因為這時月季還沒有長葉,所以不必擔心發生藥害。

月季又稱“月月紅”,自然花期5至11月,開花連續不斷

在修剪後20天左右,芽開始萌動,其中弱小的芽在抽芽過程中往往自然淘汰,要想使花開得好,就要根據主枝的粗細留芽,粗枝留3~4個芽,鉛筆粗細的枝留1~2個芽,其餘全部去掉。天氣寒冷的地區,萌芽較遲,可推遲去芽時間。

如在12月份已施基肥,早春可不追肥,待抽芽時在根的周圍撒上適量化肥,用以催芽。芽抽出後,晴天如果地表乾燥,為不使地表凍結,可在早晨或午前灌水。

越夏管理


盆栽月季盛花期一過,便進入高溫多溼的夏季,且多處於休眠和半休眠狀態。加強夏季盆栽月季管理,進行復壯養護,就能打破休眠期,使其在整個夏季開花不斷。其主要管理措施是:


遮蔭通風。盆栽月季的泥土有限,高溫天氣容易曬熱乾透,所以必須給月季遮蔭降溫。最好從上午8時到下午4時把盆花放入院內樹下或棚架下的通風處,使盆花接受散射光照,給月季創造適宜的生長開花的環境條件。


多施肥、水。月季開花次數多,需要供給充足的養分和水分,才能保證旺盛的長勢。進入夏季,其蒸發量和消耗量都大,生長迅速,開花期應每隔10天追施一次薄肥,也可將豆餅、禽糞用水浸泡,經封閉發酵後摻水作追肥,使植株花繁葉茂,打破月季夏季休眠狀態。澆水宜用曬過的水,以減少盆土與水的溫差,如用過冷的水,會刺激根系,影響植株的正常發育。


多噴水。月季在33℃以上即處於半休眠狀態,在平均氣溫20-25℃時最有利於長,因此,夏季除適當遮蔭外,還應多噴水,最好在上午和下午各噴一次水,創造溼潤環境,促進花葉生長。

疏枝修剪。月季開花後應在花下第3片複葉以下剪掉,以促發壯實新枝,及早現蕾開花。弱短枝先剪、高剪;健壯枝後剪、短剪,以促弱抑強,促其開花整齊。長枝條修剪長度不宜超過二分之一,避免腋芽萌發遲緩。此外,每茬留花不宜過多,盆栽月季以3-5朵為宜。留花過多,養分過於分散,花小且影響下茬花。

鬆土除草。結合清除盆面雜草,可用細鐵絲耙,輕輕在花盆四周破土表層,增強盆土的疏鬆通氣性能,促進根系的正常生長。

防治病蟲害。花盆放置場地要經常用15%的生石灰水或多菌靈、高錳酸鉀水溶液噴灑殺菌。7-8月雨季高溫時是葉斑病和白粉病的高發期,可用波美0.3-0.5度的石硫合劑噴灑,每週一次,共噴2-3次。6-7月發現有天牛幼蟲為害,枝梢應立即剪除。其他食葉害蟲一經發現,應即噴800倍xxx藥劑防治,可殺死卵及幼蟲。

盆栽技術

上盆 是指新育成的小苗或地栽月季發芽前由大棵起苗開始用盆栽植。用粗沙或水培的小苗以及地栽裸根苗上盆,宜用素沙壤土栽植一段時間,待根系生長壯實再用加肥培養土並墊上底肥倒大一號盆栽培。用培養土扦插的小苗或地栽帶土坨的小盆,可用普通培養土栽植上盆時,新盆先用水漚透,舊盆洗刷乾淨,根據盆子大小分別在盆底墊1釐米至3釐米厚粗沙作排水層。然後比照棵子大小填一部分土。裸根上盆的,盆中心堆成小丘,左手把植株放正扶直,右手填土,隨填土隨向上輕提苗,使根條呈45o下垂。栽好後把土墩實,根叢帶土上盆的也要把根鬚理順植株栽正。小苗上盆一般不拘時間,培育成活即應及時上盆以防徒長變弱。地栽大棵上盆必須在入冬落葉之後或早春發芽之前的休眠期進行,否則影響正常生長髮育,樹勢減弱,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復壯。上盆時用土要求溼潤鬆散,上盆後暫不澆透水,注意遮蔭避風,這樣不僅可促進斷傷根鬚迅速癒合,並易復壯旺長。

倒盆 根據植株生長態勢和發展的需要從小盆整坨脫出,栽到大盆中,包括從素土栽植過度到培養土中。倒盆一般不拘時間,如春季上2號盆栽的小苗,生長旺盛的,到7月至8月間又可倒到九號筒盆。植株再大的還可倒到更大一號的花盆栽植,脫盆時用右手食指和中指挾往植株莖部,手掌緊貼土面,左手托住盆底翻過盆來。小苗的用手輕捶盆邊,大盆的雙手託盆在硬處輕磕盆沿,即可整坨脫出植株。原盆土事先應找好水,脫盆時不可過幹過溼,倒盆用培養土栽植,先把整坨表層土(寶蓋兒)及下部排水層去掉,再把根坨外圍盤繞的鬚根稍加疏開理順,輕手操作不可散坨,隨即放在盆中,加入20克至60克蹄片作基肥,填土墩實倒盆後即可繼續正常養護。

③換盆 盆栽二年已發展成型的各類月季為保持植株生長旺盛,株姿勻稱,每年落葉之後發芽之前結合修剪,更換盆土,加施底肥。換盆一般仍用原規格的花盆,不再加大號碼。冬季入土窖中封閉保存的,整坨脫盆後鎪根,先把根坨表層蓋及底部排水層去掉,再把根坨外圍盤繞過密的鬚根剪掉,注意檢查剔除朽根及根瘤,保留護根土不可散坨,總的取消的舊盆土不超過1/2,然後入冷窖假植,來春用新土盆栽。冬季放在冷室或薄膜陽畦內的,即可換新土栽入原盆,操作要點與倒盆相同。換盆後澆一次透水,即可入冷室或陽畦養護。

修剪技巧

及時剪除月季殘花才能使其集中養分,保持植株強壯及開花不衰。如不及時去掉殘花,緊靠殘花下的幾個腋芽往往會萌發,形成弱枝。這些小枝既消耗養分又破壞株形,即使能開花,也大多是畸形或較差的小花。另外,除了要採收種子的花,絕不能讓殘花結子。

第一批花開後,中等枝條應中截,枝條上保留3至4個芽;弱枝重截,留芽1至2個;強枝輕剪,留芽5個,適當抑制生長。第二次修剪要輕,只在殘花下第二片葉的上面下剪,保留第二片葉的腋芽,這是一個在生長和發育上都具有最佳優勢的芽,並處於全株的優勢地位,剪除此芽會影響下次花期、花朵質量以及植物的長勢。

立秋後花後修剪(第三批花)採用中截,每個枝條留3至4個芽。為照顧株形平衡,也可退至上批開花的枝條上下剪。要剪除重疊枝、交叉枝、過密枝、徒長枝等,以利通風透光和株形勻稱。

同時,月季的花後修剪還應結合控制花期進行。國慶節應用的月季,可於花前45天修剪,中截留芽3至4個,以後每枝上抽發2個小枝。剪後加強肥水,注意防澇和白粉病,9月下旬花朵陸續開放。

另外,通過修剪可使聚花月季提前或推後花期。對此類月季採取輕剪能保留較多成熟的枝條,使植株提前兩週開花;重剪能使植株發出秋天開花的壯枝,使秋花延後兩週。因此可從整體考慮,對植株採用不同的修剪,提早或延長花期。

栽培技術

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黑斑病:主要侵害葉片、葉柄和嫩梢,葉片初發病時,正面出現紫褐色至褐色小點,擴大後多為圓形或不定形的黑褐色病斑。可噴施多菌靈、甲基託布津、達可寧等藥物。

白粉病:侵害嫩葉,兩面出現白色粉狀物,早期病狀不明顯,白粉層出現3--5天后,葉片呈水漬狀,漸失綠變黃,嚴重傷在時則造成葉片脫落。發病期噴施多菌靈、三唑酮即可,但以國光英納效果最佳。

葉枯病:多數葉尖或葉緣侵入,初為黃色小點,以後迅速向內擴展為不規則形大斑,嚴重受害的全葉枯達2/3,病部褪綠黃化,褐色乾枯脫落。防治以上病害除加強肥水管理外,冬天應剪掉病枝病葉,清除地下落葉,減少初侵來源,發病時應採取綜合防治,並噴灑多菌靈、甲基託布津等殺菌藥劑。

病害主要以預防為主,在高溫、高溼或陰雨季節定期噴施殺菌藥物,在苗木進入休眠階段噴施石硫合劑進行全面殺菌,保證苗木健壯生長,苗木長勢強健,本身就抵禦了一定的病害侵入.

蟲害防治

  1. 刺蛾
  2. 主要為黃刺蛾、褐邊綠刺蛾、麗褐刺蛾、桑褐刺蛾、扁刺蛾的幼蟲,於高溫季節大量啃食葉片。防治方法:一旦發現,應立即用90%的敵百蟲晶體800倍液噴殺,或用2.5%的殺滅菊酯乳油15 00倍液噴殺。
  3. 介殼蟲
  4. 主要有白輪蚧、日本龜蠟蚧、紅蠟蚧、褐軟蠟蚧、吹綿蚧、糠片盾蚧、蛇眼蚧等,其危害特點是刺吸月季嫩莖、幼葉的汁液,導致植株生長不良,主要是高溫高溼、通風不良、光線欠佳所誘發。防治方法:可於其若蟲孵化盛期,用25%的撲蝨靈可溼性粉劑2 000倍液噴殺。
  5. 蚜蟲
  6. 主要為月季管蚜、桃蚜等,它們剌吸植株幼嫩器官的汁液,為害嫩莖、幼葉、花蕾等,嚴重影響到植株的生長和開花。防治方法:及時用10%的吡蟲啉可溼性能粉劑2000倍液噴殺
  7. 薔薇三節葉蜂
  8. 多在幼蟲期,數十條或百餘條群集危害,短時間內可將植株的嫩葉吃光,僅剩下幾條主葉脈,嚴重危害植株的正常生育。防治方法:少量盆栽,可於剛出現時,採摘聚集有大量幼蟲的葉片,將其踩死。大量出現,可用75%的辛硫磷乳油4000倍液噴殺。
  9. 硃砂葉蟎
  10. 一年可發生10代至15代,以成蟎、幼蟎、若蟎群集於葉背剌吸危害,卵多產於葉背葉脈的兩側或聚集的細絲網下。每一雌蟎可產卵50粒至150 粒,最多時達500粒,完成一代的時間在23℃ 至25℃的氣溫條件下,只需10天至13天,在28℃時,約需7天至8天。高溫乾旱季節發生猖獗,常導致葉片正面出現大量密集的小白點,葉背泛黃偶帶枯斑。防治方法:一旦發現,及時用25%的倍樂霸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噴殺。
  11. 6
  12. 金龜子
  13. 主要為銅綠金龜子、黑絨金龜子、白星花金龜子、小青花金龜子等,常以成蟲啃食新葉、嫩梢和花苞,嚴重影響植株的生長和開花。防治方法:利用成蟲的假死性,於傍晚振落捕殺。利用成蟲的趨光性,用黑光燈誘殺。在成蟲取食危害時,用50%的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殺。此外,還有燈蛾、夜蛾、造橋蟲、袋蛾、葉蟬、蝽象等危害,可根據不同害蟲種類的危害特點,採取相應的防治對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