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链接×2050 数字文艺复兴基金会曹寅


爱沙尼亚的数字社会实践 | 锌链接×2050 数字文艺复兴基金会曹寅


摄影:黄硕

越来越多的智慧城市方案都提及区块链,这项技术是城市物联网的纽带、数据的可信通道、机构协作的信任机器……在区块链上建一座智慧之城,成为一个美好的构想。

然而,有这么一个国家,已经率先付诸实践,它就是爱沙尼亚,一个坐落在波罗海旁的小国家。

它是怎么创建的?以及具体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4月27日,在2050@2019“在区块链上建一座智慧之城”新生论坛上,锌链接创始人龚海瀚与巴比特加速器联合创始人胡梦迪共同邀请数字文艺复兴基金会董事总经理曹寅,他就“爱沙尼亚的数字国家实践”进行了主题分享,曹寅认为:国家发展过程中,第一要开放,对外部国家、企业、人才的开放;第二要赋能,帮助年轻创业者;第三要创新、前瞻,要敢于用新技术。

爱沙尼亚的数字社会实践 | 锌链接×2050 数字文艺复兴基金会曹寅

以下是曹寅分享原文,有删减:

在波罗的海旁,有个小国家在做“数字国家”实践,它就是爱沙尼亚。它要构建一个在链上的数字国家,形成一个不仅仅赋能爱沙尼亚130万人口,更是覆盖了全世界1000多万创业者的新型式治理模式。

爱沙尼亚是一个非常异类的国家,第一,它很偏远,(从地图上看)它在芬兰下面,芬兰是地球离北极最近的国家,爱沙尼亚是世界上离北极第二近的国家。第二,它的语言和文化跟欧洲其他国家都不太一样的,并不是英语、德语、法语或者意大利语,爱沙尼亚语源于中亚,跟芬兰语和匈牙利语是相同语系。1991年,爱沙尼亚第一个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很长时间里被欧盟、美国等西方社会当作前苏联民族化转型的典范样本。现在,它被称为“欧洲硅谷”。为什么?它是一个人口非常少的国家,人口只有杭州的1/4,杭州600万人,土地面积只有45000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江苏省的大小。

爱沙尼亚的数字社会实践 | 锌链接×2050 数字文艺复兴基金会曹寅

爱沙尼亚一年一度的歌唱大会

这个国家虽然小,但经济增长很快,社会人文发展也有很多值得一提的地方。

这是欧洲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2008年至今连续十年,每年的平均增长率超过7%。这对于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又受到欧洲债务危机影响的欧洲来说,是一个非常傲人的数字。这一切都源于爱沙尼亚人的开放,它保持一个世界纪录,是全球人均创业公司最多的国家,同时还诞生了各种各样新兴的商业模式。

其数字科技研发应用也处于前沿,包括AI、区块链、大数据等,可以说是胆子最大的国家。此外,它现在仍然保持了许多荣誉,比如被评为是全球最适合创业的国家、全球互联网自由度最高的国家,也被称为欧洲的“数字灯塔”,被其他欧盟成员国视作推广数字技术的样板。

同时爱沙尼亚还是全球第一个部署5G网络的国家,今年3月,爱沙尼亚宣布与爱立信合作部署了第一个国家级5G网络。

在爱沙尼亚,商业往来也十分便利。它还有另外一项世界记录:

全世界开公司速度最快的地方,只要一个小时就可以注册一家公司,完成所有的手续。而世界上第二快是阿曼,这个国家的工商注册数字化系统是由爱沙尼亚政府外包提供的。它不仅服务自己国家的公民,还是世界第一个向非本国公民开放本国公共基础设施服务的国家,这也是爱沙尼亚吸引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国创业企业的原因。

爱沙尼亚的数字社会实践 | 锌链接×2050 数字文艺复兴基金会曹寅

塔林老城

爱沙尼亚统计了一下,这个国家有550多个上规模的创业公司,已经是一个很厉害的数字。而且在爱沙尼亚,创业公司的成功率特别高,而且经常出现独角兽,比如Skype等等。这里的创业氛围无处不在,年轻人的第一份工作,往往会选择创业公司。这里还有一项很好的资源,叫作Startup VISA,叫做创业签证,只要你拿到创业签证,就可以带上你的家人无限次往返,每次最多可以逗留90天。同时,它还可以像申根签证一样,在欧盟其他国家中居住往返,这是对创业者极其友好的政策。

爱沙尼亚是第一个向全民普及数字身份的国家。2007年,爱沙尼亚就推出一张卡片,在全世界任何有网络的地方接入互联网,享受爱沙尼亚的公共服务:开户注册、注销公司、报税、雇佣等等。

目前,这些服务已经被推广至非爱沙尼亚公民。这是全世界第一套开源国家数字身份的基础设施,现在已经有了约5.3万个来自全球167个国家的创业者申请了数字公民身份。我就是其中一位数字公民身份持有者,像我这样的数字公民,已经在爱沙尼亚开设了6600家创业公司,我自己已经开了4家。这其中有许多知名人士,比如,爱沙尼亚现任总统、德国总理默克尔、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比尔盖茨、罗马天主教教皇等等。

爱沙尼亚底层技术设施如何支持数字公民的开源生态?它创建了一个跨国家、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基础设施“X-road”,这是大数据共享的联盟链形式。

爱沙尼亚的数字社会实践 | 锌链接×2050 数字文艺复兴基金会曹寅

它打通了爱沙尼亚、芬兰、瑞典等数百个不同的政府部门和大型公关企业和银行机构的数据库,采用保护隐私的database的方式,来确保调用数据的企业与持有数据的企业之间的互相信任。

为什么爱沙尼亚能快速开公司,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因为它底层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现在,爱沙尼亚还有一个计划,将X-road的方案推广至波罗的海之外的国家,比如说德国、挪威、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等,构建一个以爱沙尼亚作为枢纽的多国家、多政府的联合数据开放生态。让加入X-road的这些国家的公民可以方便地享受爱沙尼亚等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

Country as a Service,这是一个在SaaS、PaaS、IaaS上更进一步的方案,并且得到了欧洲许多政府的支持。

爱沙尼亚的路径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1991年独立,以142万人口创造出这么多奇迹。刚刚独立的时候,爱沙尼亚就连一条跟外部联系的电话线都没有,所有对外通信都要通过莫斯科,爱沙尼亚宣布独立的消息,竟然是由芬兰驻爱沙尼亚领事馆帮忙发出去的,可以说是一穷二白。

但爱沙尼亚人有一颗“北欧人的心”:做事一根筋走到底,不管多艰难,一步一步地往前走。1999年提出要建设数字国家,2001年推出第一项数字服务,叫数字报税,还有数据交易计划(数据共享互换),2002年推出了数字签名,一个没有BAT巨头,没有工信部、发改委的国家,在2002年就提出了数字签名,而且得到了广泛的使用。2002年,还发行了数字公民身份证。

而中国现在才刚刚开始研究如何基于区块链构建数字公民身份证。2005年,它开始数字投票,就爱沙尼亚人所有公民,通过他的数字身份卡远程参与,今年还有一个更大的变化,通过手机就可以参与总统投票。而且我听说,他们还有个更狂野的想法,希望能够把国家政府部门里一些关键职位向外国人开放,来参与岗位的竞选。

爱沙尼亚的数字社会实践 | 锌链接×2050 数字文艺复兴基金会曹寅

图片来源爱沙尼亚政府 曹毅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爱沙尼亚是全球最早的提出区块链概念的国家。2008年,爱沙尼亚就提出区块链的数据库架构,包括隐私保护、数据共享、不可篡改、时间戳技术等。2014年,提出了数字公民身份开源项目。2017年,提出数据大使馆,就建立数据中心,爱沙尼亚未来的云政府云国家,分布在全球不同的数据节点,把整个国家的政务服务、商业服务搬上区块链,再把服务开源,让大家基于它全球的数据库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这些对数据安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爱沙尼亚从一开始就建立了非常稳固的“安全铁三角”。第一,就是无所不在的KYC,通过数字ID对每一位公民,服务使用者和开发者,都建设了KYC要求;第二,来源可控的数据共享计划X-Road,解决国家跨部门甚至跨国家部门之间的数据隐私和共享矛盾。第三,KSI Blockchain偏重底层的安全隐私保护与不可篡改。不仅爱沙尼亚政府,美国五角大楼、欧盟信息战略部门都在用。

做安全的朋友都知道,信息安全不是实验室里做出来的,信息安全是打出来的。意思是,信息安全是在“黑白攻防”里不断进化的。爱沙尼亚有个“陪练”,就是隔壁国家俄罗斯,它长期对爱沙尼亚进行线上攻击,长此以往,爱沙尼亚政府练就强大的信息安全能力。俄罗斯的黑客很著名,而爱沙尼亚能够把俄罗斯的黑客挡在门外。

爱沙尼亚的数字社会实践 | 锌链接×2050 数字文艺复兴基金会曹寅

图片来源爱沙尼亚政府 曹毅提供

爱沙尼亚是全球第一个部署商用区块链的国家,已经在所有的政务部门里普及使用,如,政府公告、人事聘任、税收、企业注册,全在区块链上进行登记,避免了不同部门间流转签字的流程,同时也保证了信息公开。

我们从中得到启示是,第一是要开放,对外部国家、企业、人才的开放;第二是要赋能,帮助年轻创业者,在爱沙尼亚成就自己的事业,从而反哺爱沙尼亚去更好地发展;第三是要创新、前瞻,要敢于用新技术。

除了区块链,爱沙尼亚还在公共服务中,使用其他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此外,还在智能制造、能源服务、医疗服务等各种社会创新中使用数字技术,来构建一个数字国家、一个数字开源国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