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營養品為何異常火爆?消費升級背後有怎樣的“藍海”?

近兩年,營養品市場異常火爆,談到根本原因,還要從消費人群來看。縱觀當前的母嬰消費人群,一個最主要的特點是消費升級。

隨著90後消費者成為母嬰主流人群,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消費能力越來越強,再加上中國一直有捨得給孩子花錢的觀念,傳統的母嬰渠道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魚龍混雜的商品結構、沒有品牌力的商品越來越難以獲得消費者的認同。

近兩年,營養品為何異常火爆?消費升級背後有怎樣的“藍海”?

對於專業和高端的需求變成消費者的主要決策動力,這也就意味著以毛利為支撐點的母嬰紅利期即將宣告結束。

營養品市場不斷下沉

某種意義上來看,奶粉行業就像母嬰行業的縮影,紅利見頂,品牌競爭激烈。當前母嬰行業的大形勢也是如此,陷入品牌間持續的拉鋸戰,尤其是那些熱火朝天的細分品類,諸如營養品、羊奶粉,將在這場品牌遭遇戰中扛起主力大旗。

而隨著消費升級,消費力在渠道端正不斷下沉。例如,進口營養品已經逐漸佔據大多數縣鎮市場,如今隨便走進一家縣鎮門店,就算裝修一般,進口營養品也會在店裡佔很大比重。

這除了和生活水平提高有關之外,與縣鎮消費特點也有很大關係。三四線城市擁有大批農村務工的藍領階層,他們在城市打拼,卻不在城市居住,沒有供房供車的這種壓力。也就是說,這部分人群有很高的可支配收入。

自然,他們對孩子的餵養也會上一個等級,同樣是給孩子買營養品,以前買個促進發育的維生素,現在可能順便多買一些功能全面的益生菌。這部分人群導致三四線城市的門店客單價有了明顯的提高,是一個很大的“存量機會點”。

如果細心觀察我們也會發現,越來越多的營養品企業、大連鎖正悄悄朝著三四線城市佈局。

消費結構急劇變化

另一方面,消費升級背後意味著家庭各個成員的可支配收入增多,母嬰人群的消費結構正發生急劇變化。現在,可以說幾乎沒有“一人當家做主”的家庭,說句玩笑話,哪個“妻管嚴”兜裡還沒有點零花錢?

近兩年,營養品為何異常火爆?消費升級背後有怎樣的“藍海”?

同樣,根據業內調研數據來看,“移動化趨勢”正演變成母嬰消費人群的主流,用戶中媽媽佔不到一半,爸爸佔三分之一、其他親友和爺爺奶奶佔四分之一。這正是中國家庭“倒三角”結構的直觀體現,即父母同4個長輩共同撫養一兩個孩子,家人和親友共同構成了網狀的消費結構。

一旦和在這個“網”建立起信任和使用習慣,便可在孩子整個成長過程中不斷挖掘出各種可持續性商機。這便是母嬰行業大趨勢之一——對後市場人群的挖掘,將從個人延伸到整個家庭的經濟。而營養品,其本身“適用於家裡所有人”的特性又在這一趨勢中佔盡先機。

探索家庭經濟藍海

正是因為這一特性,老人可能對純天然補品有需求,孕婦可能對美容有需求,爸爸可能對生髮有需求;寶寶可能對增強免疫力有需求......這形成了一種“樂隊花車效應”,營養品變成一種習慣,像是流行的歌曲人人都能哼上兩句。

正因為人群有了各種各樣細分的需求,營養品也就有了各種各樣精準的分類,從而引發各種增量的崛起。每一種營養品都能夠充當端口,引發家庭需求的風暴。

近兩年,營養品為何異常火爆?消費升級背後有怎樣的“藍海”?

反過來看企業和渠道,只要繼續向縱深挖掘不同需求的營養品,就能從消費群體中看到最新的、被嚴重忽略的關鍵問題。比如天然食材的營養品如何真正推廣?功能性的營養調節如何形成系統體系?藥食同源的受眾根源究竟在哪?貧血引發的營養品需求是否正成為行業主流?......

變化總是悄無聲息的。幾年前,誰也不敢保證母嬰營養品會有如此迅猛的發展勢頭。而現在,如果選擇專注“營養品”本身,選擇“根深葉茂”的營養產品和戰略,勢必可以在家庭經濟的“藍海”中掘出一桶金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