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圖)

多關注“千與千尋和千惠”的文字,不會讓您失望。真的,廢話不說了,直接上乾貨。

有人說“去格拉納達必遊阿爾罕布拉宮”。確實是這樣。再往大點兒說,應該是“去西班牙必遊阿爾罕布拉宮”。因為阿爾罕布拉宮是西班牙最著名的古建築群,是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如果去西班牙旅行而與阿爾罕布宮失之交臂,那就是老話兒裡說的“入寶山而空手回”了。

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圖)

阿爾罕布拉宮是來自北非的摩爾人建造的宮殿。摩爾人是阿拉伯人的一支,曾統治整個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在的西南歐半島地區)500多年。在其後的基督教光復運動中,信奉伊斯蘭教的摩爾人與基督徒們又纏鬥了200多年。也就是說,摩爾人在西南歐地區存在了大約800年。

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圖)

如果你不瞭解那段歷史,也沒有去過西班牙,你可能會認為西班牙是個血統純正的天主教歐洲國家。但是如果你去了西班牙,你就會發現這種固有印象錯得離譜兒。800年(8世紀初到15世紀末)是段漫長的歷史,不難想像這段歷史會對這個國家造成怎樣深遠的影響、留下怎麼深刻的印記。摩爾人留在西班牙所有的今天我們還能看到的“印記”中,最美麗的一道印記,就是阿爾罕布拉宮。

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圖)

阿爾罕布拉宮建造期間是在13、14世紀。實際上那個時期阿拉伯摩爾人已經在整個伊比利亞半島上失去了其統治地位,各個城邦紛紛被基督徒所光復,只剩下了一個格拉納達王國,因為臣服於基督教國王費爾南多三世而得以倖存。就是這個偏安一隅、苟延殘喘的小小阿拉伯王國,建造了精美無倫的阿爾罕布拉宮。

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圖)

1492年, 阿拉伯在歐洲大地上的最後一位蘇丹——格拉納達王國的君主波伯萊爾走出阿爾罕布拉宮,向西班牙的斐迪南二世國王投降。自此,一段歷史結束,一座宮殿荒蕪。直到19世紀初,在當時的斐迪南七世國王贊助下,經過漫長的修復,阿爾罕布拉宮才大致恢復了原來的面貌。

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圖)

作為西班牙最著名的旅遊景點,很多國內遊客都到訪過阿爾罕布拉宮,博客上也不乏關於這座宮殿的遊記與圖片介紹。不同的人遊阿爾罕布拉宮,會有不同的觀感與印象。我最感興趣的,是隱藏在這座宮殿背後的那段歷史。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座宮庭精美的雕刻裝飾以及那些靈動的噴泉。

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圖)

下圖,獅子宮中庭。據史料記載,這座精美的宮中庭院內曾發生令人髮指的屠殺血案。36位當時最為忠勇的阿拉伯騎士,因為被懷疑對君主不忠,而被君主一個一個地招進這座庭院,然後被埋伏於此的刀斧手斬首。

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圖)

獅子宮庭院是阿爾罕布拉宮中最著名的宮庭之一,因庭院中有12只石獅噴泉雕像而得名(下圖)。獅子宮庭院之所以著名,我總結是有三個主要原因:1、精美的廊柱雕刻藝術;2、前面介紹過的發生在這裡的血腥屠殺;3、因為《可蘭經》禁止採用人或動物的形象作為裝飾物,所以此處出現石獅造像十分令人稱奇。

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圖)

下圖,桃金娘中庭,因水池兩側的桃金娘樹籬而得名。

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圖)

當年,阿爾罕布拉宮重重疊疊的宮殿中曾經充斥著金髮碧眼的君王嬪妃,以至於摩爾王子們不得不染黑自己的頭髮來證明自己純正的阿拉伯血統。

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圖)

下圖,“兩姊妹廳”的蜂窩狀採光穹頂。

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圖)

有著如此精細繁複雕刻裝飾的宮殿,在其被荒廢了數百年後重新修復,毫無疑問會是個漫長的過程。從19世紀初直到今天,阿爾罕布拉宮的修復一直在進行之中。

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圖)

下圖,除了阿爾罕布拉宮,世界上哪裡去找這麼漂亮精美的門、窗、牆,還有這麼優美的透視關係?

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圖)

下圖,透過阿拉伯風格的拱形窗,窺視外面綠意盎然的庭院。

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圖)

下圖,在阿爾罕布拉宮中,有庭院必有噴泉。

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圖)

作家林達曾在其著作《西班牙旅行筆記》中特別提到過阿爾罕布拉宮中庭院內無處不在噴泉的由來。順便說一句,正是因為讀了這本《西班牙旅行筆記》,才引起了我對西班牙旅行的嚮往。

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圖)

阿爾罕布拉宮坐落在一座小山上。宮中所有的噴泉、水景,全部來自於山上的泉水。泉水自上而下,因自然落差產生水壓、形成噴泉、流進水缽、洩入蓮池。

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圖)

下圖,在阿爾罕布拉宮,你隨便走進任何一座庭院,都會看到這些纖細、但是靈動的噴泉。

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圖)

下圖,在阿爾罕布拉宮中舞動了近800年的山泉水。

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圖)

下圖,宮庭後面塹壕上的一座小橋,橋面窄得只容一騎通過,交通與防守功能兼備。格拉納達的末代君主波伯萊爾是位“文藝青年”,性格柔弱,西班牙國王的大軍壓境時,他決定放棄抵抗,單人獨騎出宮請降。投降畢竟不是件光彩事,波伯萊爾沒有走阿爾罕布拉宮的正門“正義之門”,而是從宮後一個小門黯然而出。

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圖)

當然,波伯萊爾出宮請降時走的那個小門並不是上圖中的小門。波伯萊爾當年走的那扇小門連同那道宮牆,300多年後被拿破崙的大炮轟塌了。格拉納達投降後,整個歐洲終成基督教的世界。為了宣告自己的勝利,基督徒們在敵人的故宮前修建了一些基督教風格的建築。

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圖)

在勝利者修建的建築中,體量最大、最顯眼的,是下圖中的這座“查理五世的宮殿”。

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圖)

查理五世的宮殿從外面看是一座四方形建築(上圖),內部卻圍合出一個圓形的、帶柱廊的庭院(下圖)。這座宮殿的建造者查理五世,是在格拉納達投降後繼位的西班牙國王。

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圖)

其實如果單純從建築藝術的角度去評價,查理五世的宮殿是座很不錯的建築(下圖)。可是,這座不錯的建築,出現在了一個錯誤的地點——它不該建在阿爾罕布拉宮前。今人回顧那段歷史,俯首請降的“文藝青年”波伯萊爾博得了不少同情分,因為他畢竟保全了一城百姓免遭屠戮。反倒是像查理五世這種趾高氣揚的宣告勝利的行為,讓人們徒增幾分厭惡。

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圖)

阿爾罕布拉宮是宮殿與堡壘相結合的建築群。下圖是宮殿外的堡壘和兵營的遺蹟。

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圖)

下圖,防守阿爾罕布拉宮的炮臺。

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圖)

站在高高的堡壘上俯首下望,眼前是一片白牆紅頂的城區(下圖),這就是與阿爾罕布拉宮一同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阿爾拜辛區。這一區內的住宅、街巷和已被改建成了修道院的清真寺,都是當年摩爾人留下來的。

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圖)

據說在西班牙有這樣一句名言:世上沒有比生在格拉納達卻是個瞎子更悲慘的遭遇了。

中世紀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瑰寶——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