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漫步道口古鎮古街巷,尋找記憶中的少年好時光


在豫北平原的千年道口古鎮,不僅有早已久負盛名的美食一絕道口燒雞,以及過去人們熟知的“小天津衛”美譽,還有正月裡華北地區最後一個規模最大的古廟會,現在隨在著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的申報成功,更是使千年古鎮快速成為網紅之地。

人間四月芳菲盡,道口古鎮情誼濃。一年一度的同學聚會,讓我們這些在古鎮古街長大的已經是花甲老人的同學們,再次相聚了,大家雨中興奮的在一起合影留下了難忘的瞬間。

我們這些老同學除了道口本地的外,還有工作安家到濮陽、新鄉、焦作、鄭州、安陽、北京和唐山的,聚會已經持續了十幾年的時間,每次都收穫了滿滿的愉悅和快樂。

小時候的道口被東西南三條河所圍,即東邊的大公河、西邊的衛運河和連接東西兩條河的調劑渠,還有中間的寨壕,豐富的水系,總是勾引起想玩水的好奇,難免被父母逮住,捱打捱罵是常用的事。我以前寫過一篇“河灘的童趣”的散文,曾被多家報刊及電臺採用。

我的出生地順河南街,僅僅是在這一條街上,我就曾經有過三次個家,記憶中還有幾個搬家的地方,那是後大街、大集街、衛河路和南街。所以說古鎮到處留下了我的足跡,

圖上這個高大氣派具有鮮明的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的綢緞莊,門口兩側的"津滬國貨布匹,蘇杭沙羅綢緞"楹聯,見證了當年順河古街商品輻輳、貿易繁華的景象。我小學畢業考上初中時,在這裡買了一個嶄新的書包,伴我走過了中學的時光。

道口古鎮古寨牆還有保存完好的的一段,過去由於這裡比較偏僻,才得以沒有被怎麼損壞,那時能跑到這兒感覺是非常遙遠的地方。

人生中,無論世事如何改變,無論經過多少風雨,永遠不變的是一份難忘的和最真摯的同學情。我們兩個老同桌又走到了一起,你是否還記得我們在桌子上粉筆劃界的好笑,是否還記得你從裡邊出來不讓你進去,在同學的鬨笑中鬧了個滿臉通紅。

那是你曾經住過的地方,同學們在自己過去的住地,尋找到了少年時的童真,那時的許許多多的往事都會歷歷在目。

邁步在古街,彷彿是回到了過去的歲月,淅淅瀝瀝的下雨更是增加了些許的鄉愁,我好想放慢腳步,將這裡的道路細細度量,讓記憶之窗再現童年少年的美好時光。

每次回去,總是想多呆些日子,但又是匆匆返回,有的相見的人沒有見,有的想辦的事沒有做,有的想去的地方被放棄,無奈啊,不過細想留下一點念頭也挺好,那就是努力爭取下一次。【行攝四季】發佈的照片均為原創,歡迎關注、評論、轉發或者收藏,盜用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