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十大“千年古村落”--汕頭程洋岡村

在汕頭市澄海區蓮下鎮,有一座叫“程洋岡”的小村。這座鮮為人知的古村隱藏著眾多古祠、古廟、古井。假如你能瞭解這座村莊,你會發現這裡有著比汕頭更加古老的歷史。其實在一千多年前,這裡曾是扼守韓江的咽喉之地,是潮州出海的重要門戶“鳳嶺古港”的所在地。今天,驛道君就帶您認識一下這座千年古村吧。

程洋岡村大概在宋初建村,其所在地起初是韓江口中的一座小島,扼於韓江干流的江海交匯處,地勢得天獨厚。後來由於海洋不斷沖積浮聚,到了北宋時期小島已基本成陸。當時,韓江口海岸由於群山作為防禦風浪的屏障,故在淺海區形成良好的停泊港口,時稱鳳嶺港,又名岐隴港。潮州府志記載的“旗嶺港,距城十五里,南洋大州港之北,處韓江發源而來,凡來往客舟,多泊於此,”指的就是此地。

廣東十大“千年古村落”--汕頭程洋岡村

鳳嶺古港牌坊

由於耕地面積逐漸擴大,農產品逐漸增多,加上海路交通通暢,該地工商業逐漸繁榮起來。北宋太平興國年間,村內已建有永興街,街門在現今的市巷頂,匾上有“興國丁丑”紀年(太平興國二年,即公元977年)。據考古發現,程洋岡村有宋代的營盤山古窯、蓮花湖古窯與虎丘山古窯等窯群遺蹟,還有經營糖業的糖房十數家。其商品通過紅頭船連同陶瓷器遠銷南洋各地,形成了一個商業興盛期。

廣東十大“千年古村落”--汕頭程洋岡村

古村門

但後來由於韓江的長期沖積,程陽岡村慢慢與大陸連成一片,成為了潮汕平原的一部分,失去了港口的有利地形,其地位才逐漸被樟林古港所取代。可以說這裡的古街、古廟和古樹保留著汕頭澄海最遙遠的記憶。

廣東十大“千年古村落”--汕頭程洋岡村

古巷

古港的繁榮雖然已經遠去,古榕、古巷、古井、古寺、古書齋、古石刻和古建築依舊儼然,大部基本保存完好,並有人尚在使用。程洋岡村的巷街乾淨,古宅庭院花木葳蕤,一派生機勃發。北宋年間創建的永興街集市繼續延續著客來客往、生意繁榮的景象,一千多戶村民仍然樂於在這裡生活,熱愛這片土地,熱愛這個村落,為祖先創立的基業自豪,為生活在這裡感到幸福。

廣東十大“千年古村落”--汕頭程洋岡村

村中的古民居保留著精緻的木雕

在村裡的眾多文物中,最吸引人的是建於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的丹砂古寺,該寺是粵東少有的集儒、釋、道三教合祀的寺廟,保留著粵東地區最古老的祭祀文化。寺廟裡面保留的隕石香爐、古木魚和清代知縣王岱所種的鳳竹,三者被稱為“鎮寺三寶”。另外,村裡還有一座虎丘摩崖石刻,上有蔡慄庵、楊任斯、海瑞、饒宗熙等諸多名家真跡,非常值得一看。

廣東十大“千年古村落”--汕頭程洋岡村

丹砂古寺

廣東十大“千年古村落”--汕頭程洋岡村

虎丘摩崖石刻

村裡還有一座晏侯廟,是潮汕地區甚至廣東地區少有的、用於紀念齊國大夫晏嬰的廟宇。該廟小巧玲瓏,保留完好,十分古樸、雅緻。據說,晏侯廟的創建者是明朝的程洋岡籍進士蔡時徵。當年,蔡時徵考中進士,官任南京知縣。齊大夫晏嬰忠於社稷,愛國愛民的事蹟廣為傳頌,蔡時徵對晏子心生敬仰。明朝萬曆丁未年,蔡時徵從南京請來晏子香火,在家鄉建廟供奉。數百年來,村民中流傳著不少晏侯“顯聖”護佑村民的故事,因此晏侯一直受村民所敬仰,晏侯廟的香火也從不間斷。

廣東十大“千年古村落”--汕頭程洋岡村

晏侯廟

程洋岡村也保留著澄海地區最古老的街道。走在深邃的主巷道,每一個巷口都有一個牌子,其中,有的巷名很別緻:紡車巷,梅軒巷,義興巷等都值得探究一番。有的舊房頹敗,有的深鎖大門,院內的綠葉越過矮矮的圍牆,在陽光下綠意飛揚。偶爾看到巷內老伯悠然自若地騎著自行車,有老姆在家門口端坐著弄著手工活,小孩在巷口遊蕩……程洋岡村讓人感受到古村人生活的那份淡然從容,以及遠離喧囂城市的那份清淨淳樸。

廣東十大“千年古村落”--汕頭程洋岡村

程洋岡村的百年古榕

【交通小貼士】

自駕:廣河高速—汕湛高速—甬莞高速—汕昆高速—瀋海高速—S231—程洋岡村

公交:汕頭市內有公交可前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