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總工會讓勞模在脫貧攻堅中發揮“頭雁”效應

本報訊(記者 張新理 通訊員 郭東昇 楊中啟)4月29日,在新蔡縣孫召鎮大馬莊供港蔬菜基地,3000多畝廣東菜心長勢喜人,貧困戶張鳳林眉眼裡都是笑意:“靠採摘菜薹,在家門口俺就有活兒幹,每天還能掙100多元錢。”大馬莊供港蔬菜基地是駐馬店市勞動模範、新蔡縣扶貧先鋒、河南麥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志良傾心打造的扶貧產業基地。河南麥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流轉土地5000多畝建設扶貧產業基地,有效帶動大馬莊村和周邊村的400多名群眾脫貧致富。

“勞模就是不一樣,跟著他幹活兒心裡踏實,脫貧也有底氣。”遂平縣沈寨鎮小寨村51歲的貧困戶李英說。駐馬店市勞動模範佔全領,2015年初外出創業多年的他響應遂平縣政府返鄉創業的號召,投資6000萬元創辦了遂平縣領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按照遂平縣委、縣政府的要求,佔全領帶著遂平縣領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員工積極參與扶貧工作,根據貧困村的實際發展情況和企業幫扶能力的大小,他制定幫扶措施,採取“公司+農戶”等模式,實施產業幫扶和公益幫扶,形成產、銷、供“一條龍”產業鏈條,公司生產的粽葉產品除供應河南省胖哥食品有限公司、思念食品有限公司、三全食品有限公司等國內知名企業外,還遠銷日本、韓國、烏克蘭等國家,帶動了全縣近200多個貧困村的經濟發展。

市勞動模範、國網新蔡縣供電公司經理張模成,作為新蔡縣宋崗鄉汪莊村“脫貧隊長”,張模成經常吃住在村裡,為村裡辦好事,解難題。為村裡引進朋達蓮藕專業合作社、繽巖黃牛養殖合作社、森鑫服飾加工有限公司等扶貧項目,幫助110多戶貧困戶實現脫貧,為村裡建設了休閒娛樂場地,安裝了太陽能路燈,獲得了群眾的認可。

如今,像張志良、佔全領、張模成等近900名全國、河南省、駐馬店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的勞模群體在全市脫貧攻堅工作中,正發揮越來越明顯的“頭雁”效應。當先鋒、打頭陣、做表率,取得了實實在在的脫貧成效,勞模精神在脫貧攻堅一線熠熠生輝。

近年來,全市各級勞模和五一勞動獎獲得者,積極開展助力脫貧攻堅“6+1”行動,以實際行動展現勞模風采,共同奏響勞模助力脫貧攻堅的協奏曲。僅2018年全市810名各級勞模、77個先進集體,積極參與開展技能培訓298場次,建立產業扶貧項目117個,帶動轉移就業22300多人,結對幫扶2626對,扶貧成效顯著。其中,張全收被省總工會、省扶貧辦評為“河南省勞模助力脫貧攻堅十大領軍人物”,全順人力資源開發有限公司轉移就業扶貧基地被命名為“2018年度勞模助力脫貧攻堅示範基地”。

勞模,不但是經濟發展主戰場的排頭兵,在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如何用好勞模先進的優勢與能力,讓其在脫貧攻堅中更好發揮作用。近年來,市總工會重點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在抓好各級工會組織定點扶貧的基礎上,廣泛動員各級勞模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脫貧攻堅戰。一批勞模諸如張全收、付常運、祁興磊、葉啟營等結合各自工作崗位,運用技能、資金、項目、產業等優勢,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帶動一大批貧困戶脫貧。在貧困縣上蔡,全國勞模張全收不僅利用自己的勞務公司幫助朱裡鄉柺子楊村脫貧,還在新農村建設中給貧困戶資金、項目上的幫助,僅助學一項,張全收每年都為家鄉捐款100餘萬元,以他名字命名的全收希望小學成為當地村民心中一座實現富裕的希望之塔,也成為勞模精神弘揚光大的醒目標杆。汝南縣三里店鄉宋莊村村支書付常運是一名省勞模,在鄉親們的眼中,付常運是一個點子大王,更是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的“領頭雁”。他通過一個又一個的好點子帶領一個窮村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大棚蔬菜村、農機村、出租車村。目前,宋莊村已有大中型農業機械300臺,每年僅跨區作業一項收入就達3000萬元。

這場偉大的脫貧攻堅戰進入了攻堅克難階段,市總工會先後出臺了勞模助力脫貧攻堅新措施,比如實施技能扶貧、產業扶貧、項目扶貧、就業扶貧、結對扶貧、智力扶貧和先進集體扶貧“6+1專項行動”等,併發出了駐馬店市總工會關於“弘揚勞模精神助力脫貧攻堅“的倡議書。平輿縣中醫院醫務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田獻忠帶領近20名醫療專家,來到平輿縣陽城鎮胡嶺村委開展大型義診活動,助推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前不久,汝南縣總工會成立的由省、市勞動模範,省、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組成的“勞模志願者服務隊”來到宿鴨湖街道高莊村10個村民組的田間村頭,為鄉親們宣傳脫貧攻堅優惠政策。

據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全市各級工會組織將持續深化勞模助力脫貧攻堅行動,做大做強、做優做實勞模扶貧工作品牌。2019年,全市各級工會力爭新建勞模產業扶貧基地(項目)20個,選樹10家勞模助力脫貧攻堅示範基地,組織更多勞模和五一勞動獎獲得者、勞模(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勞模志願服務隊參與到脫貧攻堅行動中來,以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濃墨重彩,為實現高質量跨越發展增光添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