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扶貧項目》(小說)(1)

小說:《扶貧項目》(小說)(1)

《扶貧項目》(小說)(1)

在校園中轉了一圈的老周,七點半準時回到了自家的小院內。

葡萄架下有一張用水泥板支的桌子,這張水泥桌還是五年前學校修辦公室時瓦工頭子為老周偷偷做的。桌子做得很精製,紅色的水磨石面,經風雨幾年侵濁,還是紅豔豔的。水泥桌一直放在葡萄架下,夏天自然就成了老周家的飯桌。見葡萄架東北角的洗衣桶內還有被洗得半拉子的衣服,老周估計老伴一定在房內做別的家務了。他沒有吱聲,身體向前挪了幾步,也沒有彎腰,而是把右腿伸過去用腳尖將橫臥在洗衣桶邊小凳子勾了勾,至水泥桌旁又將腳尖向上一挑,小凳子就被老周擺弄得週週正正。坐下,老周端起了老伴為自己盛好的稀飯碗。

老伴在稀飯中摻了綠豆,稀飯撲鼻地香。據說這種稀飯不僅營養豐富,而且有去暑消夏的功能,每年夏天老伴總會做這種稀飯供全家享用。老周的嘴張得很小,喝得也很慢,一邊喝,嘴裡的牙一邊慢慢地嚼著,綠豆稀飯只有細嚼慢嚥才能真正品嚐出它的味來。老週一付悠然自得的樣,好不自在。現在是放暑假的季節,吃過飯除了在家裡看看電視,瞭解點國內外大事,或是到學校門前的省公路上觀賞一下南來北往的汽車外,老周真沒別的事可做。

老周在路邊小學任校長,已經十多年了。路邊村因緊靠省公路而得名,小學建在省公路邊上,又在路邊村境內,路邊村的孩子在裡面讀書,因村名或因小學所處位置叫路邊小學是很自然的事。校門前的省公路是臨淮市市區去省城的必經之路。路邊村離省城很遠,離臨淮市市區也很遠。

每喝下一口綠豆稀飯,都是透心的舒服。喝完品嚼一口正要再次張口時,屋內突然傳來了“鈴鈴......”電話聲。老周趕忙放下碗,用右手在嘴上胡亂地抹了一下,起身三步並著兩步向房內跑了過去。前天聽在縣教育局裡工作的一位朋友電話中說,教育局要在暑假中開教改會議,老周心想電話聲響起或許就是這個事。如果真是開會的通知,說不定又要遲到了。現在領導開會總是突擊性的,往往只在開會前的一個小時或更短些時間才叫手下人發通知。這對於住城的人來說或許不是個事,但對遠離縣城有著近兩個小時車程的老周來說就不一般了。就因為這個距離,老周去縣城開會,往往十次有九次是遲到的,所以每每開會老周都會因遲到而遭到批評。

“咧咧,咧......”

剛進屋老周就發現,老伴已將話機的聽筒提起向他遞了過來。

“喂!你是周校長嗎?找你有點事......”電話裡是個外地人的口音,一聽就不是縣教育局辦公室李主任,老周深深地舒了一口氣,他仰了仰頭,對著話筒很客氣地說:“對!我是......”但對方接下來的話立即使老周剛剛放鬆的臉又嚴肅了起來:“噢,我姓劉,是從省裡來的,現在就在你們學校門口......”聽說是省裡來的人,老周的腦袋頓時翁的響了起來。他在路邊小學任職的這十多年裡,接待過領導不少,但最大的也只是縣教育局的科股長之類,市裡辦事員一級幹部也從未跨進過路邊小學的大門,更甭說是省裡的領導了。老周撂下電話,慌忙向學校大門跑去。老周想,這好端端的,還在放著暑假,這省裡的人為啥要突然地降臨到自己這個離縣城一百多公里,離市區有二百多公里,離省城有六百多公里,只有二百人不到的村級小學校來呢?難道是我的工作在哪方面出了什麼問題,誰給捅出去了?還是五年前修辦公室時工頭送的那兩千塊錢給漏了?或是自己把高中畢業的兒子安進路邊小學代課,被哪位不安分的下屬向上級反映了.....

糾集中的老周不經意間跑到了大門前,門外法國梧桐下停著一輛黑色的轎車,還離有五、六米遠,轎車的後門就開了。車中下來了一位身著西褲上身穿白色T恤的男人,近四十的年齡,眼上戴著一付金絲邊眼鏡,此人風度不凡,一看就是個大領導。老周忙將兩手在自己大腿上拍了拍,然後兩隻手掌又拘謹地在一起搓了搓,接著他小心翼翼地向那人伸過去,嘴裡很不自然地嘟噥著:“同......同志......”(未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