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難民對德國來說究竟是災難還是希望?

難得糊塗DAvid


對德國來說是災難,希望就不要提了。看看世界上,有哪一個穆族國家是發達的。不要老拿窮富說事,沙特為首的幾個海灣國家富有吧,但除了比闊、紙醉金迷之外,誰去拿錢投入科技。對比一下以色列,在夾縫裡生長成了一個發達國家。

文化差異太大,融合起來就非常難。德國統一都30年了,東西兩邊的人心裡仍然有深深的溝壑無法填平,同種族尚且這樣,何談融合種族、文化、宗教迥異的中東難民。
兩大教都是一神論,本身就互不相容。遠的不說,德國身邊的法國這些年就被搞得焦頭爛額。法國接納了幾十年北非穆族和黑人,讓自己的製造業更向前一步了嗎?實現融合了嗎?都沒有。相反,法國社會越來越撕裂,治安狀況不斷下滑,暴恐事件時不時就來一下。之前的薩科齊政府為什麼會下很多限穆令,包括在公開場合不準穿黑袍等,就是被搞怕了。
美國人整天在世界上喊人權,講民主,中東動盪、難民問題也是美國搞出來的,為什麼美國一箇中東難民都不接納,光讓歐洲國家接納。不要看美國歐洲表面親和,背地裡美國巴不得歐洲衰落下去,而用中東難民加大歐洲國家負擔,搞得歐洲不安才是美國希望的。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國家生育率低,需要勞動力,但是對於以製造業立國的歐洲國家來說,需要的是高素質的勞動力,而中東難民是一大幫舉家逃亡的人,老老少少都有,不是經過挑選的高素質移民,符合製造業需求的勞動力很少。
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你給他好吃好喝,卻沒有任何要求,時間一長,他會覺得心安理得。就像一個笑話講的,一個人經常接濟一個乞丐,但隨著這個人成家、有孩子,對乞丐的接濟越來越少,有一日乞丐竟然憤怒的說“你竟然拿著我的錢養你的孩子”。中東難民就是如此,越來越心安理得,而且還會提出更多欲望。鳩佔鵲巢,這些人毫無臉紅之意。看看科索沃,斯拉夫人原先世代居住之地,卻硬生生被穆族割裂出去,原因無他,生育力強的穆族人多了,搶了原住民的地盤。

德國媒體近日稱,柏林當地最大的黑幫組織已經完全由難民組織而成,同時這個黑幫已經完全控制了毒品、賣淫以及黑錢等非法交易。德國的民調也顯示,對難民持負面態度的德國民眾在2014年時為44%,2019年2月則達到了54.1%。從整個歐洲來看,各國的難民問題在進入2019年之後不但沒有減輕,反倒愈演愈烈。

有善心沒錯,但要有度。濫發善心其實是沒有原則,實為行惡,默克爾只為自己聖母心,考慮過德國民眾的感受嗎?實際上,默克爾到後來也發現承受不了洶湧的中東難民,開始限制。幸虧敘利亞內戰發生了劇變,難民外逃大幅減少,這才讓默克爾鬆了一口氣。如果說為了選票,有意通過接納中東難民來討好穆族選民,那隻能說默克爾是個政客,而不是有擔當的政治家。(S)


聯合防務


中東難民對於德國來說,有百害而無一利,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災難,只需看現在的法國就已經看出端倪。

為了面子好看,就要“我家大門常打開”,隨便什麼人都可以進來,美其名曰“用實際行動救助難民”。看上去高大上,但最終受害的是本國國民。

筆者前些年到過一次柏林,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滿大街土耳其人,從他們眼神中,我感受的是不友好和狡詐。經過這些年大量所謂“難民”的湧入,估計各色人種就更多了。

我國有句俗話叫“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說的一點都沒有錯。如果一味的敞開大門,來者不拒,換來的將是一個野蠻文明對先進文明的衝擊。這些人的到來除了帶來最基本的安全隱患之外,還帶來疾病和宗教。疾病縱使可以用藥物控制,而宗教如果一旦蔓延開,帶來的災禍遠遠大於疾病。外來宗教勢必腐蝕本土宗教,而對方一旦做強多大,你原本形容的宗教就是敵對的,而後帶來的衝突是不可避免。

縱觀現在的德國、法國一心建立“新世界”,相信所謂的無國界、無種族之分,男女無性別,文化無優劣,只要面子好看,信仰都可以讓出半壁江山。

且不說德國,以法國為例,僅去年一年,就發生了875座教堂被破壞事件。至於是誰做的?除了那些信奉安拉,女人如蝙蝠俠一樣一身黑袍只露出雙眼的人乾的還會有誰?今日的法國,就是明日的德國,已經無法逃出這場厄運。

大家都看過《水滸傳》,王倫收留了晁蓋一夥,結果怎樣,自己辛辛苦苦打拼的基業,讓人家給奪了去。而德國、法國的做法如那個書呆子王倫沒任何區別。自己的祖先付出生命和血汗所建立的國家,就這樣敞開了大門,換來的是大量穆族兄弟和非洲兄弟。不為異教徒工作以及無休止的生育使得國家負擔加重,德國公民繳納的稅收,以前只用於本國人民就可以,而如今卻要拿出一半分享給外人。如醫院、學校之類的資源也要與其平分,試問,這合理嗎?

我不得不由衷的佩服美國總統川普,他堅持要修一堵牆,阻擋住任何想要進入美國的不良之徒。不讓他們腐蝕美國的文化和信仰,不讓他們不勞而獲拿取屬於美國人的好處。

佛家有云“報應不爽”,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既然德國和法國種下了這個“自由的果樹”,至於結什麼果子,就拭目以待吧。


大獅


支持德國大量接納中東難民的意見認為,中東難民是德國的希望,理由主要有兩個,第一是德國缺乏足夠的勞動力,人口趨於老齡化,不大量引進移民則若干年後人口和勞動力資源都將出現逆增長,會對社會和福利構成巨大壓力,難民則可以快速貼補這一缺口,第二是中東難民大多是該國有一定知識水準和見識的“優秀階層”,屬於外來人口中的精英,他們進入德國會比一般移民和難民對德國更有利。

表面上看這些理由似乎都有道理:德國的老齡化、少子化確實存在,社會福利缺口也的確在一天天增大,如果能夠得到大規模、一勞永逸的補充,應該是“德國的希望”。

問題在於首先,中東難民在思想、生活習慣、信仰等方面與德國社會差異明顯,且他們人數眾多,成群結隊,不論客觀、主觀上都難以迅速和本地社會融合,採取類似美國的“熔爐”政策力不從心,採取類似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同樣面臨諸多難以調和的矛盾。德國本身就存在巨大的融合問題(東西德至今也未能真正融為一體),這樣的代價是巨大的,甚至可能根本付不起。

其次,難民本身在社會福利方面是“淨消耗”,幾乎不負擔稅賦義務卻享受較普通公民及合法移民更多的福利,如果讓他們迅速入籍會激化各種矛盾,且有些障礙很難克服,反之他們會一直“吃福利”到底,很可能還沒等到支持接納派所憧憬的“缺口填補期”到來,德國的福利體系就已經被吃垮了。

第三,中東難民來源國大多並非以存在“國際標準”的自然科學見長,而社會科學領域各國標準迥異,即便那些人果真都是“優秀階層”,在德國也存在重新評估和適應問題,集中、大量的湧入則會對這種重新評估和適應構成巨大障礙。何況從目前情況看,這種評價是存在很大誤差的。

第四,德國製造業發達,但對勞動力素質要求很高,且經過多次產業轉型後對勞動力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更職業、專業的特殊勞動力,而對勞動力數量的要求不斷降低,中東難民很難滿足德國勞動力市場和經濟結構當前對勞動力的要求,更難滿足未來的要求。

二戰結束後德國同樣曾因嚴重缺乏勞動力,招募和吸引了大量土耳其勞工,從而形成了今天龐大的德國土耳其裔社區,這些土耳其裔一方面確實填補了當時德國勞動力空白,幫助了德國經濟的復甦,另一方面也給德國帶來許多社會、經濟、文化等領域的“消化代價”,很多後遺症至今尚存。如今時過境遷,德國不再需要如此巨量的低端勞動力人口,而中東難民相較當年有組織的土耳其勞工,存在更多無序性,“更難消化”幾乎是註定的。

綜上所述,就我個人看,大量接納中東難民即便不能說一定是“德國的災難”,也很難說是什麼“德國的希望”


陶短房




難民問題到底是德國的希望還是災難?我個人認為任何事情都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去看,有利就有弊,是災難更是希望。



毫無疑問,難民問題容易和已經給德國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和經濟壓力。據不完全統計,德國自從接受大批難民後,難民犯罪率明顯高於本國原有國民的犯罪率,高佔90%以上,難:聚眾鬧事、要求提高難民待遇和飲食質量的事情時有發生,難民拒絕參加工作,專等進行社會救濟和坐享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問題比較突出,德國每年要向難民提供8000多億元的生活補助,許多幹工作的德國人的收入還沒有難民一年的生活補助多,而德國向難民提供的生活補助都是從德國本地向國家納的稅中撥給的,難民不但不感恩,還以默克爾請來的客人自居,引起了當地許多德國人的不滿和痛恨,直接給德國社會管理和經濟支出帶來嚴重問題和影響。



但這一切都是表面現象和暫時的,默克爾既然敢收容這麼多中東難民,相信她作為當代女政治家和女強人!絕不會在作出這個決定前不會不考慮到這些問題,正如默克爾所講,如果讓她就難民問題重新進行決策和選擇,她還是要做出繼續接收容納難民的決定,可見,默克爾對此事已經充滿了信心和有了深謀遠慮。事實上,德國做出收容難民的決定,表面上看似乎對德國帶來了許多問題和後果,但往深處和長遠看,這個決策利大於弊。



首先,接收難民,從政治上提高了德國在世界上的話語權。德國是個戰敗國,在聯合國和國際社會就沒有發言權,這對日耳曼民族來說雖然不可接受但也無能為力,接受中東難民,可以改變德國在世界特別是阿拉伯國家對他的看法,讓世界知道德國的善舉和擔當,從而無形當中擴大了德國的政治影響,增大了德國在世界上的話語權,



其次,接受難民,給德國安全和穩定帶來了影響,也給歐盟和北約造成混亂和安全問題,但另一個方面,卻為德國擴軍和加強國防力量找到了藉口。70多年來,德國由於戰敗國地位,一直在世界上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經濟上雖然發展很快,但軍事上卻處處受到美英法三個戰勝國的限制和保護,德國現在可以通過難民問題向北約和歐盟提出擴軍訴求,美國由於朝鮮半島和中國南海航行自由問題從亞洲難以脫身,無暇顧及歐洲問題,理所當然地會答應德國的請求,德國也自然而然地達到了擴軍的目標,要知道德國軍事上的弱勢,直接影響了德國在世界的強國地位,不從軍事上打翻身仗,德國在世界上就沒有立足之地。



第三,德國通過收容難民,與中東國家搞好關係,可以為德國發型爭取到與中東國家的資源合作。德國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長期以來和俄羅斯有資源貿易,但俄羅斯這個國家和北約和歐盟時常發生矛盾,所以依靠和俄羅斯進行資源合作帶有很大的風險性,如果和阿拉伯國家進行合作,這種風險性就相對減小,還能長期確保德國發展所需要的各種資源。



第四,收容難民,有效地解決了德國人口老齡化給德國可能造成經濟下滑的問題。德國由於社會福利和保險搞得比較好,所以從另一個方面卻嚴重限制了德國的人口增長,人口成負比例增長和人口老齡化對德國經未來發展將造成不利影響,為了彌補這個漏洞,同時拉動國家內容,適當收納難民對德國經濟保持持續增長有利。



第五,收容大批難民,有利於默克爾給自己撈取政治資本,為她繼續連任打下了基礎。德國有800萬穆斯林,約佔德國總人它的10%,這個數字對於政治家來說,在大選中是非常重要的,默克爾這麼做也是為了自己連任考慮。



總之默克爾是一個非常有戰略目光的女政治家,接收難民問題看似風險多多,但對德國復興卻非常有利,無疑這個決策利大於弊。謝謝!


知未是也


中東難民進入德國有利,也有弊。從2015年德國開放邊境接收難民以來,已經有超過200萬的難民來到德國,德國為難民提供衣食住行,每月還要給難民零花錢,德國為何會這麼做?

首先,接收難民可以樹立德國的良好形象。

默克爾表示:德國要成為接收難民最多,對難民最歡迎的國家,要德國被世人稱為“嚴謹,外交,美德、慷慨的人道主義國家”。所以,德國通過接收中東難民可以樹立自己在國際上的良好形象。

其次,為德國爭取更大的軍事自主權。

默克爾收這200萬人的難民,實際上是為德國擴充自衛軍備找藉口,如果整個德國因為難民出現混亂,那麼德國就需要增加軍事力量維護社會穩定,那麼軍事力量到達一定體量後,軍事上就能擺脫英美而獨立!到這時,就沒有任何國家能夠阻止德國組建軍隊,在有生之年復興真正的德意志帝國。

再次,拉攏阿拉伯國家,為自己能源供應提供保障。

德國目前的能源供應主要來自俄羅斯和中東地區,俄羅斯作為最大的能源供應商在同德國談判的時候無疑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因此在能源定價上德國要吃虧。而德國通過接收中東難民,樹立親伊斯蘭國家形象,有利於德國拉攏中東產油國,從而為自己的建立穩定的能源供應通道。

第四,也是政治博弈的結果。

德國目前穆斯林人口約佔總人口的10%,德國通過接納中東難民,實際上是對穆斯林示好,這樣在政治任務選舉時有利於爭取800多萬穆斯林的選票支持。

當然,德國接納大量的中東難民也會給德國帶來很嚴重的問題,比如德國每年要為這些難民支付約8000億經費,難民帶來一些列的社會問題。政府希望通過引進難民增加社會勞動力,但是這些中東難民以“德國的客人”自居,而不願意參加工作,並且這些難民還不滿難民營的伙食、住宿等條件,會提出更多的要求等。

雖然德國接受難民給德國帶來很多問題,但是默克爾表示,她不後悔接納這些難民,如果讓她重新選擇一次,她還是會選擇接納這些中東難民的。

所以,這個問題要辯證地看待,對德國來說災難算不是,只是給德國帶來一些社會問題。但是德國接收中東難民,還有很多對德國有利的地方。


銘蘇先生


中東難民對於德國,不管是長期、還是短期來說,都是隻有弊沒有利。


一、短期影響

德國自2014年開始接收中東難民,至2017年底接收難民數量依次為(由於德國難民管理混亂,德國政府都不清楚自己具體接收了多少難民,也從中看出德國嚴謹一說是浪得虛名):

2014年,約20萬人;

2015年,約110萬人;

2016年,約28萬人;

2017年,約為18.66萬人。

至2017年底,德國總計約接收中東難民176.66萬人。

1、加重德國財政負擔。

據德國研究機構統計,德國為每位難民的每年花費約為1.2~2.0萬歐元,按此計算,德國為收留難民每年需花費:

176.66×1.2~2.0=211.99~353.32億歐元

佔2017年德國GDP總數的0.63%~1.05%,而德國一年的軍費也才僅僅450億美元(約佔GDP的1.25%),為逼迫德國增加軍費,特朗普甚至威脅要退出北約,可見難民所花費用之重。

2、增加德國犯罪率。

德國接收的難民大多為穆斯林青年男子,這些穆斯林分子懶惰、暴力、頑固、保守,他們大多拒絕學習德語、拒絕融入德國社會、拒絕學習技能、拒絕參加工作。據統計,170多萬難民,目前僅有54人參加了工作,其中的50人還是在德國郵政部門工作。

這些難民拿著德國的高額難民補貼,整日無所事事,只會打架鬧事。據統計,2015年在德難民犯罪1683起,到2016年為3403起,飆升202%!

在2015年12月31日,這些中東難民在科隆新年前夜爆發大規模騷亂,他們成群結隊的強姦德國婦女。據統計,有700多名科隆婦女報案,其中有345名稱遭到難民性侵,事後警方經過調查,逮捕了十幾名難民犯罪分子。

3、難民的到來,撕裂了德國社會。


隨著難民的湧入,德國排外情緒逐步上升,右翼勢力乘勢而起。德國的左右翼經常針鋒相對的舉行遊行示威,甚至發展到大打出手。2017年9月25日,德國右翼組織“德國另類選擇黨”在德國議會大選中一躍成為德國議會的第三大黨。

此外,德國右翼組織不斷襲擊難民,引起德國社會的進一步對立,撕裂了德國社會。據統計,2015年德國右翼極端組織襲擊難民1031起,2016年近1000起,2017年陡升至2000多起,這些襲擊,造成中東難民死傷數十人。

二、長期影響。

1、右翼勢力的急劇上升,德國有重新法西斯化的危險。


2018年8月29日,德國爆發大規模反移民遊行示威,同難民、左翼爆發衝突,一名德國民眾在衝突中被兩名難民刺死,引起右翼極大的憤怒併發誓報復,在遊行隊伍中甚至有數人公開行納粹禮——德國法律嚴厲禁止。


默克爾為此接連兩次嚴厲譴責德國右翼,威脅懲處違法犯罪人員——這從側面說明,默克爾已經害怕了!因為她的聖母婊愚蠢行為、因為她敞開國門接納中東難民、因為她的貪婪權欲,終於一手放出了納粹的幽靈,德國必將一路奔向法西斯化!

2、隨著德國土著白人的人口減少,如若不採取措施,德國將穆斯林化、黑化,德意志文明將走向消亡。

據統計,2017年底,德國有黑人、穆斯林670多萬(包括土耳其移民、中東難民、黑人移民),其它移民630萬左右(包括東歐移民、越南移民、中國移民),由於黑人、穆斯林的超高生育率、每年不斷湧入的黑人、穆斯林移民,如若德國右翼沒有興起,那麼到2080年左右,黑人、穆斯林人口將超過德國土著白人,德國將徹底穆斯林化、黑化,德意志民族將逐步走向消亡。


用戶89942067811


自從2011年3月15日敘利亞戰爭開始後,歐洲就一直在接收敘利亞難民。其中以德國為首的白左國家為最。甚至連意大利都發放路費,鼓勵難民去德國。但是就在近日,德國首都柏林的街路旁、地鐵公交站等地方出現了許多廣告。其廣告的內容主要是要求敘利亞難民回敘利亞去重建自己的國家。這本沒有錯,可是這種我們看來很正常的廣告,在歐洲白左眼裡就是不可饒恕的,稱這種廣告簡直就是納粹行為!

(德國曾經出錢買機票送阿富汗難民回家,可是居然有飛行員拒絕執行遣返阿富汗難民的飛行任務)

【敘利亞戰爭已經走向尾聲,阿薩德成為了最後的贏家】

其實廣告牌上寫的意思就是很含蓄的一句:回家吧,戰爭已經結束了,敘利亞需要你們!這有什麼可批判的。敘利亞戰爭結束後,原本的戰後的重建任務,本來就該敘利亞人自己來完成,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麼?怎麼還成了納粹了?何況那些滯留在歐洲的難民並非什麼老弱婦孺,很多都是身強體壯的年輕人,這些人精力旺盛卻無所事事。經常在收留他們的所在國惹是生非,毫無感恩的心態。而且自身也絲毫不覺得歐洲國家收留他們是出於人道主義,反而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寧可留在異國他鄉吃福利,也不肯回到家鄉重建家園。

(戰爭基本結束了,正是需要人手重建家園的時候,可是國民卻賴在國外吃福利不回來)

【難民可以說是西方國家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海量的難民將一舉改變西方國家的人口組成,甚至改變西方國家的政治走向】

如今的敘利亞,大局已定。美國撤軍,曾經威風一時的ISIS也被剿滅。淪陷的失地也逐步被收復。雖然還有土耳其軍事存在和庫爾德武裝力量之間的小規模戰鬥,但是無關大局了。政府軍在俄羅斯的支持下節節勝利,戰爭逐步停止了。人民也從絕望中逐步恢復過來。正是百廢待興,需要勞動力重建家園的時候。可是在歐洲,一些原本傲慢的衣食無憂者,以為自己是什麼救世主;或者是出於政治正確的考慮,倡導多元文化。最終收留了大量難民,這些人正在透支歐洲的福利來供養難民,把自己國家原本發達的心理餘量、安全餘量、經濟餘量逐漸耗盡。 動不動就扣上政治正確,種族主義的帽子攻擊對手。正所謂崽賣爺田不心疼,為了表現的聖母一般偉大,比賽著賣國。現在甚至給反對者扣上了納粹的帽子。要知道“納粹”這個詞語在德國可是視為洪水猛獸一般,甚至行個納粹禮都會被抓判刑。以納粹作為藉口攻擊手段,其用意有多毒辣,不言而喻。彷彿大義在手,天下我有。

(波蘭領導人接受電視採訪,直言不諱的回答霸氣十足)

其實這些叫囂的最兇的白左不過是葉公好龍而已,根本不知道真正的納粹是什麼手段。若是在一個極右翼的國家,哪裡會容許這些難民享受“超國民待遇”。不說別的,就是今天的波蘭都不在乎這些難民。德國白左若是敢把難民送去波蘭,別的不敢說。反正奧斯維辛空著也是空著,分分鐘讓你們見識一下什麼叫納粹。波蘭作為當年被納粹屠殺的最慘的一個國家,如今很清楚自己要什麼,不會空耗國力追求什麼政治正確。這些難民,只是意味著在歐洲發達國家吃福利。為什麼難民沒有組織起來,用“大家拼命打回去,哪怕賊虜逞豪強!”的心態組織義勇軍回國打擊極端組織,保衛同胞和祖國。他們連自己的國家都不愛,難道還會愛德國不成?

(默克爾為代表的歐洲白左正在毀掉國家的基石)

【敘利亞從一個文明古國搞到全境殘破,這些西方國家功莫大焉】

如今德國必須面對請神容易送神難的境況。人家難民是憑本事跑過來的,為什麼要回去?在德國每日睡到自然醒,一日三餐有人請,還有洋妞陪,你說過癮不過癮。別說敘利亞難民不回去,阿富汗、利比亞、伊拉克……的難民還在不斷湧來。最後的苦果只能是德國人民自己承擔。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關注微信公眾號:戰爭史,多位專家將在公號中將繼續為您解讀。獨立專業,有種有料,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戰爭史,收看全部戰爭史政治軍事歷史精彩內幕解讀。


戰爭史


肯定是災難了,而且是大片。

如果是別的民族或別的宗教,能融入當地社會的,那麼會有一個陣疼期,過後,會風平浪靜。但德國人偏偏選擇了綠教,呵呵,也只能對德政府呵呵了。

歷史告訴我們,綠教從沒有融入過其它宗教或文化中,不是被當地文化把綠教消滅掉,就是綠教把當地宗教文化甚至人都一起消滅掉,從沒有例外。現在,請神容易送神難,綠教紮根了,不走了。從現在德國情況看,已經使德國民間開始分裂,右派和左派。德國吸取了二戰教訓,一直是限制有些右派的,民間多數不支持右派,尤其是極右派,很難發展。現在好了,有部分民眾開始支持右派了,為啥,呵呵,綠教逼得。左派是引進綠教的,而右派是要求限制綠教的,現在綠教在德國那個鬧呀,明著就抽刀子要殺德國人了,而左派還不管不顧,說啥政治正確。等到中間人士都倒向右派時,二戰幽魂又會來到德國。

這就叫不作死就不會死。一旦右派掌權了,綠教就等著拜拜吧!


那年3282


中東難民對德國來說無疑是個大麻煩,首先,中東難民的產生,是由於戰亂使這些難民的家園被毀,無安身之所,失去了生活依靠,迫使他們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祖國,流落到他國謀求生存下去的機會,這些難民既然是由戰爭催生出來的,該死的戰爭製造了人道主義危機,而支持和發個動戰爭的始作俑者,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中東難民對此肯定是會心存仇恨的。

其次,難民的大量湧入,對德國民眾的生活和政府對社會管理無疑也是一種壓力和新的挑戰,生活中一下增加了那麼多人,對物質的保障供應方面而言是一個不小的壓力,在社會治理方面,由於有不同的民族宗教信仰,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價值觀和生活習慣,會產生彼此的猜忌不信任和防範心理,中東難民會覺得毫無歸屬感和安全感,與難民生活在同一城市的德國民眾對此也會心生抱怨,難民的到來打破了他們的平靜生活,難以做到心甘情願的接納難民,中東地區難民呢總覺得離開了自己的國家,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國度其恐懼和不安的心理時刻都存在,如果要真正的融入德國社會恐怕要用三十年的時間,即在德國本土上出生的第二代難民及其他們的後代,儘管會口口相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爺爺奶奶輩心中的祖國對他們來說已經漸行漸遠,甚至毫無記憶,完全達到了直把他鄉當故鄉之日,就是真正的融入到德國社會之時。

第三,要讓難民能夠生存下去,德國政府將不得不考他們的就業問題,必然會拿出一些崗位讓難民工作養家,當今文明世界,德國不可能回到中世紀,把難民當做奴隸一樣的奴役他們,難民的就業會無形中增加本國民眾的就業壓力,如果不給難民有就業的機會,將會產生嚴重的不穩定因素,況且也不能完全排除難民中沒有恐怖分子,一但拿捏得不好,將危害到德國社會。

綜上所述,中東難民對德國社會來說災難遠遠大於希望。


西出陽關楊時明


移民是希望,難民是災難。。

如果是出發的國家自身就國泰民安,國與國之間正常交流,出現移民潮,也是以年輕人為主的是單個人或單個家庭來的居多,這些移民思想開放積極,很多會求學通婚工作然後留下來,慢慢就會實現文化融合。。

如果出發國是國破家亡的,就會出現大批的難民扶老攜幼批量移民。。這些難民會聚集在一起,沒有深入移民國家學習通婚工作的機會,不能實現文化融合,就會出現持續的種族之間的矛盾,隨著生育率差距拉大,民選層面還會出大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