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到底怎麼樣?這篇文章把環京都市圈聊透了!

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發佈《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內容中指出,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要取得明顯進展,阻礙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基本消除;到2035年,現代化都市圈格局更加成熟,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都市圈。

都市圈時代下的城市機遇如何?

4月26日,由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主辦的“環北京都市圈區域價值論壇”在北京召開。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院長顧強;中國科學院特聘研究員、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方創琳;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陸軍;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城市管理系副教授、系主任王偉;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科技部主任王強;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等行業人士悉數出席,全方位多角度分析環北京都市圈的區域價值,併為霸州未來的發展機遇建言獻策。


霸州到底怎麼樣?這篇文章把環京都市圈聊透了!


都市圈時代 機遇與挑戰並存

都市圈是城市群內部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大城市為核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形成的高度同城化地區。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院長顧強預測,到2035年,城市70%的人口增量都集中在都市圈,未來2/3的新增城鎮人口都集中在核心都市圈。

而國內主要的三大都市圈有京津冀都市圈、長三角都市圈,以及珠三角都市圈。近年來,隨著都市圈發展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作為中國都市圈的典型代表,五年來京津冀都市圈實現了快速發展,在產業升級轉移、交通一體化發展等方面都取得顯著進展。特別是今年3月底頒佈的《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內容中明確提出,培育現代化都市圈,加快京津冀協同發展。這無疑為京津冀都市圈內的重要節點城市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就如同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城市管理系副教授、系主任王偉在會議上所說,該文件的頒佈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為環京都市圈添了一把“柴”,內容中提出的2019年戶籍改革制度讓環京有了更好的人才流動環境,並且隨著人口的流入也決定了環京都市圈的價值實現。

但在中國科學院特聘研究員、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方創琳看來,雖然都市圈和城市群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繫,但在建設發展過程中也需思考,都市圈“圈”什麼?不是強調人口密度越高越高,更不能圈地。如何處理好圈內與圈外間的關係,是未來建設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點。

眾所周知,目前世界範圍內比較熟知的大都市圈有東京都市圈、紐約都市圈,而我國以上海都市圈為代表的都市圈也正在迅速崛起。但與之對比,北京都市圈目前處於什麼樣的地位?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院長顧強認為,當下是第二梯隊。但到2035年,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為首的四個都市圈都將能進入世界第一梯隊。

從城市規劃上來看,大都市圈之所以能夠快速、可持續發展,很大程度上都依靠區域交通體系的建設。只有方便的交通才能把核心城市連接起來,讓各地區之間沒有間隔。從這一點上來看,顧強認為,這也是目前北京同上海、廣州、深圳相比有落差的地方。外圍區域如何利用交通佈局實現無縫連接是區域發展的關鍵所在。

環京都市圈帶動下 霸州未來可期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高速推進,北京新機場建設的全面加速,雄安新區的輻射下,也賦予了霸州更多的發展機遇,真正價值全面展現。

霸州位於京、津、雄三角地帶。根據霸州總體規劃,中心城市2030年人口規模為85萬人,城市用地規模為93.326平方公里。未來五年,霸州市將重點在交通、生態、產業三個領域實現突破。

而眼下霸州的發展也恰恰證實了所有的規劃都不是空談。目前,霸州已初步形成了以電子信息、智能裝備、都市食品等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格局。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科技部主任王強說,霸州最直觀的表現在產業鏈增速最快,有超過11%的是科技型企業,整體發展空間可期。

作為京津冀重要節點城市,環京重要樞紐,規劃中的京雄城際鐵路直達北京新機場,將形成半小時城市生活圈。在顧強院長看來,隨著都市圈重要節點城市迎來價值重構,霸州等重要節點城市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目前霸州樓市如何?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也進行了分析:“春節後,霸州成交量高速升溫,此前200-300套/月,3月500套左右,進入4月,截止至25號已超600套。”在她看來,這相當於去年同期的翻倍增長。原因在於,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高速推進下,對購房決策起到了至關作用,讓一部分購房人群對未來預期有了新的轉變。

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科技部主任王強說,如果從公共服務等領域進行系統化改善,可能未來我們在都市圈的中小城市生活的幸福感,甚至高於在中心城市生活。服務於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建設下的霸州,機遇之門已開啟,明日之姿將不負眾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