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常態!英德等多國齊齊向華釋放善意,中國朋友圈持續擴大?

自提出基礎設施倡議的這6年來,中國在對外投資和合作上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這不,今年4月25~27日,由我國主辦的論壇在北京舉辦,對外公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同時對未來進行展望和規劃。

然而,就在論壇召開期間的前後,英國、德國卻先後釋放了震驚歐美世界的重大信號。

一反常態!英德等多國齊齊向華釋放善意,中國朋友圈持續擴大?

1、一反常態,英德等多國齊齊向華釋放善意?

4月23日,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英國首相領導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同意允許華為參與建設5G移動設施的"非核心"部分,比如天線。該報道還稱,華為正在參與英國現有非核心移動網絡的建設。這意味著英國將不遵從美國的"禁令",對華為"網開一面",積極維護與中國的經濟關係。

與英國相比,德國釋放的信號對中國更加意義重大。4月27日,即是在論壇舉辦期間,德國代表歐洲傳遞了一個重磅信號——願以集體形式加入中國的"倡議"。也就是說,英德兩國或將引發歐洲連鎖反應!

據路透社報道,受德國總理委託,來華參加此次論壇的德國聯邦經濟部長Peter Altmaier表示,歐盟內幾個大國想通過集體形式簽署合作備忘錄,而不是以雙邊形式(各國單獨和中國分別簽署)與中方展開合作。他還透露,法國、西班牙和英國各自都(秘密)派代表參加了本次論壇。

一反常態!英德等多國齊齊向華釋放善意,中國朋友圈持續擴大?

2、"火車頭"德國或將熄火,歐洲經濟陷入大恐慌?

相信有人會疑問,歐盟主要國家向來都對中國的"倡議"保持距離,為何此次轉變態度,趕在論壇舉辦的前後,通過不同的方式向中國釋放友好呢?

這很可能源於歐洲經濟將出現大幅放緩,歐盟想通過加入中國的"倡議",獲得大量投資,以保證經濟持續增長。今年4月,包括德國政府和多家經濟機構都對德國的經濟增長作出下調。

一反常態!英德等多國齊齊向華釋放善意,中國朋友圈持續擴大?

4月3日,據外媒報道,德國多家經濟機構下調2019年德國GDP預期至增長0.8%,而此前預期增長1.9%。德國政府的態度則表現更加悲觀,當地時間4月17日,德國經濟部將2019年GDP增速預期下調至0.5%。如果結果符合預期,那麼德國的經濟增長水平將創2013年以來最低紀錄。

作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一直被認為是歐洲經濟的"火車頭",如果德國經濟放緩,那麼歐洲的經濟遭到重創,跟隨德國放緩、甚至衰退都將是遲早的事。此前,德國工業訂單數量大幅下降,就引發了歐盟各界的擔憂。

一反常態!英德等多國齊齊向華釋放善意,中國朋友圈持續擴大?

3、中國成唯一經濟上調國家,他國加入"倡議"或可實現4%以上的增長?

與德國相反,中國的經濟有望實現持續向上增長,中國還成為唯一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調的主要經濟體。4月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將2019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由6.2%上調至6.3%,與此同時,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由1月報告中的3.5%下調至3.3%。

另外,中國經濟的增長對全球經濟貢獻起到關鍵作用。根據世界貨幣基金組織此前的數據,過去幾年間,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 30% 以上,超過美國、歐元區和日本貢獻率的總和,居世界第一位。

一反常態!英德等多國齊齊向華釋放善意,中國朋友圈持續擴大?

如此一來,就不難理解英國、德國等主要歐洲國家為何此時向中國釋放善意和合作意願。中國經濟仍然保持巨大活力,而歐洲經濟面臨巨大的下行壓力,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渴望突破當前的難關。

另據瑞士《金融雜誌》網站4月21日報道,僅僅靠修建基礎設施,"倡議"下的沿線國家在未來5年內就有望實現4%至5%的經濟增長,中國也將從新的銷售市場中受益。

顯然,現在歐洲國家已經意識到與中國深化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不難預見,繼意大利、盧森堡、瑞士後,歐洲主要經濟大國加入中國的"倡議"只是時間問題。而隨著中國"朋友圈"的持續擴大,相信中國未來的生意還會越做越遠、越做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