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知識點詳解:《3個為什麼》你都知道嗎?

市面上的音箱形形色色,但無論哪一種,都是由喇叭單元(術語叫揚聲器單元)和箱體這兩大最基本的部分組成,另外,絕大多數音箱至少使用了兩隻或兩隻以上的喇叭單元實行所謂的多路分音重放,所以分頻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

當然,音箱內還可能有吸音棉、倒相管、摺疊的“迷宮管道”、加強筋/加強隔板等別的部件,但這些部件並非任何一隻音箱都必不可少,音箱最基本的組成元素只有三部分:喇叭單元、箱體和分頻器。

NO.1

為什麼有些音箱用兩隻甚至更多的喇叭單元,用一隻行嗎?

音箱知識點詳解:《3個為什麼》你都知道嗎?

喇叭單元起電-聲能量變換的作用,將功放送來的電信號轉換為聲音輸出,是音箱最關鍵的部分,音箱的性能指標和音質表現,極大程度上取決於喇叭單元的性能,因此,製造好音箱的先決條件是選用性能優異的喇叭單元。

對喇叭單元的性能要求概括起來主要有承載功率大,失真低、頻響寬、瞬態響應好、靈敏度高几個方面,但要在20Hz-20kHz這麼寬的全頻帶範圍內同時很好兼顧失真、瞬態、功率等性能卻非常困難,正如道路警察,如果管得太寬肯定會顧此失彼,而各管一段就容易得多,喇叭單元也是這個道理,最有效地解決方案就是分頻段重放。

為此喇叭廠生產了不同類型的單元,有的只負責播放低音,稱為低音單元,播放中音的叫中音單元,高音單元只負責播放高音,這樣便可採取針對性的設計,將每種單元的性能都做得比較好。

NO.2

喇叭單元為什麼要裝在箱子裡?不裝箱行嗎,比如用個支架來固定它們?

音箱知識點詳解:《3個為什麼》你都知道嗎?

不行,準確地說是低音單元必須要裝箱,高音則可裝可不裝。低音單元的振膜在前後運動時,除了有向前方輻射的聲波,也有向後方輻射的聲波,兩個方向的聲輻射相位正好相反,即相差180度。

由於低頻聲波的波長很長,其繞射能力是很強的,也就是說低頻聲波的方向性很弱,如果喇叭單元不裝箱的話,後向輻射的聲波就會繞到前面來與前方的輻射異相相消,總體上的前向聲波輻射能量就被大大削弱,這種現象稱為“聲短路”。

“聲短路”現象必須設法消除,否則低頻根本無法有效地輻射。如果把喇叭單元裝在箱子裡,振膜後方的輻射被箱子阻隔,也就不會形成“聲短路”了。

NO.3

為什麼通常較大的音箱低音也比較好?

音箱的低頻下限和兩個因素密切相關,一個是喇叭單元的諧振頻率,一個是箱體的容積。在不裝箱的情況下,低音單元的低頻諧振頻率通常被認為是單元的有效頻響下限,口徑越大的單元,諧振頻率一般也越低,所以用大喇叭有利於還原更低的低頻。

此外,較大的振膜面積在同等振幅的前提下可以推動更多的空氣,容易獲得更多的低頻量感。當喇叭單元裝箱以後,其諧振頻率受箱內空氣勁度的作用會上升,箱體容積越大,空氣對單元的作用就越小,諧振頻率上升也就越小,有利於獲得更低的綜合低頻響應。大音箱一方面便於使用大口徑的低音單元,另一方面又有更大的箱體容積,所以低頻通常比較好。

音箱知識點詳解:《3個為什麼》你都知道嗎?

凱浮蛙(KFW)KTV-510 會議音響

歡迎各位評論轉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