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紫砂泥料是商品泥還是原礦泥?

南京老頑主513147316


看題主的問題是辨別本山料和外山料的方法。紫砂壺有一個核心價值已經被古人發掘“以本山砂土,能發真茶之色香味”。核心是“砂土”,這也是紫砂壺區別於其他陶土的顯著特點,本山料和外山料的最大區別是在砂質感。雖然有些文獻或檢測說外山料在礦物質含量和性能上與本山料差不多,就如同朱泥的礦物質含量與紫泥差不多類似,礦物質含量一樣僅說明兩者是“同祖”,並不代表它們一樣優質,就像人也有三六九等之分,也就是本山料和外山料的巖化程度之分。

本山料是砂質巖,部分本山料用手蘇水擦拭也不會出泥漿,巖化程度高,粉碎成細小顆粒,一樣是顆粒質感強,顆粒種類豐富,而外山料所表現出來顆粒種類單一,顆粒細和純正,因而就有本山泥料透氣性好於外山料。

本山料大部分都是鱗片狀沉積礦,含有有機物,且有養成後油性更佳,包漿厚重;外山料很多是粉質狀或石塊狀,絕大部分無油性,養成效果不明顯,包漿薄,。





紫砂郡主工作室


因為這兩年紫砂壺的火熱,是的原礦泥的需求越來越高,但是原礦泥的產量就那麼多,肯定沒有必要再繼續大量增加了,所以就衍生出很多的商業泥,這就好比小龍蝦好吃,但是小龍蝦就那麼多,野生小龍蝦不夠用了,就需要人工養殖,但是人工養殖的小龍蝦肯定沒有野生的肉勁道,但它也是小龍蝦。紫砂壺也是一樣,這些商品泥也有好壞,主要看他期待中的化工原料,如果是有毒的物質肯定不行。\r

區分他們其實很簡單,原礦泥的紫砂壺顏色比較暗淡,不可能有太亮麗的顏色,如果顏色非常鮮豔的紫,那肯定就不是原礦泥的紫砂。還有就是聞味道了,原礦泥的紫砂壺不可能有刺鼻的味道,一般就是有火燒過的那種味道,有異味的就肯定不是原廠泥了。\r

最後一點就是用手摸了,但這一點比較考驗技術,摸起來有顆粒感,這種顆粒感比較玄學,如果泥摸過真的紫砂肯定一模就知道真假,但如果是新手的話,可能就摸不太出來了,不過看和聞就足夠了。



髙氏紫砂


紫砂壺隨著經濟發展,消費觀念提升,市場需求也被逐步放大。接踵而至的就是,為了迎合更多普通消費者,在成本控制方面,也是各顯神通。今天主要談談,煉泥商是如何降低紫砂礦料成本的。

目前用來做紫砂壺的熟泥,主要分為三部分:
第一是早期的,以2005年之前為主的黃龍山原礦陳腐泥。
第二是外地礦料與本地礦料拼合,短期陳腐,而做成的一般熟泥。
第三是基本以外地(長興、廣德地區)礦料,或超短期陳腐(一般半年左右),或打磨衝漿摻合,而形成的低端,迎合外行的泥料。

圖片說明:
衝漿料的壺,一般要拋光處理,表面光亮。放大看,顆粒大小一致,是熟砂基本沒有收縮所致,透氣性差,養成不易,並且養出賊光後,幾無變化,無溫潤感。

當然這三種品類泥料,也有高中低端之分。我們所指的商品泥,是以外地礦料為主,通過人工調配而增加賣點的泥料,諸如添加氧化物、碳酸鋇,水玻璃等,增加光澤度,泥料可塑性,豐富燒製成品的色彩度等。


對於現代的科技煉泥技術,如果僅僅通過圖片,來分辨一把壺是否原礦,就如同分辨食用油是否轉基因一樣,根本不可能僅僅通過簡單的觀察而分辨。所以,一般看紫砂圖片來分辨一把紫砂壺是否原礦,是難以百分百準確的。

那麼究竟是否有方法,來確定一把壺是否原礦呢?

1、原礦泥做成的壺,絕對沒有異味,土腥味

開水入壺,浸泡幾分鐘,倒出後,聞聞是否有刺激性味道和土腥味。刺激性味道的壺,化工添加超標,屬於劣勢泥料。有土腥味的基本是外地料,或者外地料摻合較多。

圖片說明:原礦壺短期泡養對比。圖為陳腐黃龍山紫泥掇只壺。

2、原礦壺的透氣性較好,可以泡茶實驗

原礦壺,可以在盛夏之日,越宿不餿。優質礦料,可以30度以上高溫日,保持一週以上,茶湯不發黴,茶香仍在。
而商品泥壺,則遠遠達不到此效果,可以將瓷壺或玻璃壺與商品泥壺、原礦壺同時間段泡茶,冬季同時存放半個月以上,盛夏存放一週以上,進行對比。

圖片說明:全手、半手原礦壺之對比

3、原礦壺吸附雜味效果較為顯著

對於資深級茶客而言,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原礦壺和商品泥壺泡熟普或者年份生普,對茶湯的香氣進行對比,原礦壺的純味,韻味更為明顯,而商品泥壺,則差別較大。


圖片說明:原礦底槽清天際壺

4、通過紫砂壺的藝術水準進行判斷 一般而言,藝術水準較高的紫砂壺,做壺的老師,不會採用商品泥製作,這個事行業規則,老師會對自己的心血自我負責。相反,如果工藝比較粗糙的壺,也不太可能用原礦泥料,比如機車壺以及學徒壺以及量產的禮品壺等。

圖片說明:原礦壺和商品壺對比,明顯有很大的功力差距。

為什麼低端壺不用原礦:價格是一方面,原礦泥料需要較長的陳腐期才具有可塑性,而低端外山泥料通過沖漿煉泥、通過加入化工料提升可塑性,既解決量產短期需要的大量原料,又降低了成本,迎合了市場的預期。


南京老頑主513147316


第一次聽還有商品泥這一說,原礦泥也要在市場交易,有交易就屬於商品,這樣的話原礦泥就是商品泥!

我們常用的語言區別是本山泥和外山泥,以丁蜀鎮地區為界限進行區分。並不是外山泥料不好,外山泥料也是原礦,反而大家應該關注煉泥過程中為了顏色更漂亮加入了多少金屬氧化著色劑!


素年錦時-錦兒


很簡單的,泡上一壺茶,等一個月打開品嚐,如果不變味或不餿,證明是原礦紫砂。


紫砂收藏傳統傳薦傳世


1995年以後才有化工泥出現!幾乎90年以前都是原礦的紫砂泥。


古之屋珍藏


問題問的就不對,可以銷售的壺都是商品。原礦泥料也是商品。


純色紫砂文化


用過才知道,初步就只能憑經驗了,沒什麼捷徑只有多接觸多感應。


昗旻


做成產品並賣掉啦就是商品泥,否則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