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法三審稿提出取消暫停交易,提升退市效率,你怎麼看?

財經宋建文


其實,在中國的A股市場早就有關於上市公司退市的相關規定,但是由於上市公司身份非常的重要且稀缺。所以很多上市公司儘管業績不好,但是他可以併購一些業績非常好的非上市公司來實現他財務報表上想要顯示出來的盈利數據。這種殼資源起到的作用太大了,所以作為上市公司的股東和相關利益方就會想盡一切辦法來保住上市公司這個殼,而且會頻頻得手,因為相關利益方可以整合非上市公司的盈利資源和他們的產業,這樣各方都能分享到各自的利益,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很難真正的發揮優勝劣汰的作用,因為有很多上市公司就利用暫停交易以及相關的規則來規避上市公司退市的情形。但是現在我們要讓資本市場發揮它應有的優勝劣汰的作用,鼓勵能夠為股民產生真正的價值投資的企業呆在A股巿場,那些沒有創造力,不能為股東創造真正價值和社會價值的上市公司讓他徹底的退出來,不要給他們投機的機會,那麼就要取消暫停交易,只要符合退市條件立馬就啟動退市的程序,讓一些害群之馬,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上市公司立即騰出位置,讓真正有創造力的符合條件的企業儘快地成為上市公司。這也顯示了立法者對改善中國資本市場,特別是上市公司運營質量的這種決心。這樣也可以形成一個正確的價值指引,讓投資者進行價值投資,也讓上市公司的管理層真正重視他們的主業發展,而不是純粹的利用資本市場的運作來圈錢。


胡禮新


取消暫停交易不妥,提升退市效率很贊。先說暫停交易,之前有事無事都很容易暫停交易,尤其是2016年新年開始施行股指熔斷機制的那幾天,一天上百個甚至幾百個公司隨便編一個理由就暫停交易,荒唐至極。當然現在情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暫停交易很少了。我覺得暫停交易還是應該保留的,只不過對暫停交易的申請和同意,需要制訂出明確的要求,杜絕隨意性,最大限度壓縮自由裁量權。再說退市,作為法律條文,不應該使用提升、減少、鼓勵等相對模糊的字眼,用詞務必精準,尤其要明確描述禁止性條文,詳細規定哪幾種情況必須退市、退市程序和時限等,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最後,還要說幾句題外話,上市公司造假、大戶操縱股價等違法行為,被法律制裁了,被罰款或者沒收了鉅額錢財,這個很應該。但是我覺得不能對上市公司進行罰款,因為這罰款將對公司太多太多的大大小小的股東造成進一步的傷害。公司造假,不是公司的錯,更不是廣大股東的錯,而是做這些壞事的人的錯,所以應該對主要責任人依法追究責任,包括罰款和判刑。


年華拾捌


這都是過度潑行,帶病發行帶來的惡果,業績變臉比翻書還快,令人憤怒的是,有人競想放寬贏利標準,不講業績,直接讓垃圾企業,上市搶錢,騙錢,真是千古罪人,不得好死。


新太陽829


退市多了A股才能健康,就像一個吃多了的人必須排洩。一切有利於增加退市企業,保持A股上市公司數量的穩定與平衡的政策都是好政策。

我覺得對於散戶來說,精心選股,堅持價值投資的理念才是正確的方向。以往的瘋狂炒作,炒差炒新最終富的是那些股價操縱者,對於大部分散戶來說只能是虧損和套牢。所以健康穩定的,獎優罰劣的股市才是最有利於廣大中小投資者的。


老牛97564961


美股不是像磚家說的十年牛市而是一直健康的往上走,我們不說美股就說港股和臺灣加權吧,12年到現在港股從兩萬點到現在的三萬點也一直往上走,加權指數從七千點到到一萬多點也一直往上走,而且都是漲了超三分之一的指數,而A股從12年到現在長期處在12年指數之下,現在的三千點也就最多是12年的點位,A股決不是散戶的問題,是所為的專業人士和制度下的結果,不知道我們為什麼怕股市漲???就中國這樣的股市還能搞股指期貨!!!


歐陽109047331


證券法早該修改了,現在上來的公司什麼亂七八糟的沒,把幾年的利潤放在一起包裝上市,上市後一包垃圾,利潤一年不如一年,等大股東減持後,就等著退市,受損的是普通的投資者,應該有個追責機制,退市後怎麼䃼償投資者的損失。


程程kkk


對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違規信息披露追究上市公司法人、管理人員刑責並處罰沒個人及相關受益人員全部違法所得並處三倍以上罰款!


涑源


中國股市為什麼一直不能成為反映市場經濟的晴雨表,很大原因就在於垃圾公司太多,而目前的退市制度不健全,造成事實上的只進不出。新的證券法建議取消暫停上市,如果能夠實行,將是非常大的進步。這樣就可避免對垃圾股的炒作,促進真正的價值投資! 那些有病極差的公司順利被淘汰,可以留出位置給好的公司進來。股市就可以成為健康的水庫,而不是一潭死水。


書生意氣1970


目前A股絕對不可能會有退市常態化。

因為退市制度太假了,一個做假成風的市場,每年退市的公司還處在個位數時代,難道每年退市不到十家公司的現實,可以被稱為退市常態化嗎?

待到每年退市公司達到百家以上,其中有一年會達到三百家以上時就離退市常態化不遠了。


ccc35165


當初很多制度是為了照顧國企的,現在算是歷史遺留問題。很多東西如果想完善必須考慮到國企的做法和利益。建議加緊推進混改,儘量做到控股而不是控權。真正做到上市公司市場化運作,如果必要的話儘快淘汰落後上市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