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謝宇弒母后卻安心當男模:家庭教育切莫忽視“本我”的力量

吳謝宇弒母后卻安心當男模:家庭教育切莫忽視“本我”的力量

文/阿黎

這個案件之所以被大家關注,因為它有幾個特殊的標籤:北大、高智商、弒母、失蹤、男模。當這幾個標籤組合到一起,帶給大眾的不只是驚愕和疑惑,還有更多的是心理的衝擊和觀念的挑戰。

我們心中都有這樣一個疑問:為何一個在別人眼裡的“乖娃娃”,會做出這般有悖倫理、突破道德底線的事?

吳謝宇弒母后卻安心當男模:家庭教育切莫忽視“本我”的力量

案件的發生似乎再一次印證一個道理:天才和瘋子之間只有一步之遙。

根據吳謝宇在案前和案後所表現出來的高差異、高反常,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從弒母開始,他的“本我”已經完全戰勝了“超我”。

01.“本我”與“超我”的博弈

這裡需要給大家介紹幾個心理學中的概念:“本我”“自我”“超我”。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

本我(id):位於潛意識中的本能、衝動與慾望構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遵循“快樂原則” 。
自我(ego):介於本我與外部世界之間,是人格的心理面。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個體意識到其認識能力;另一方面使個體為了適應現實而對本我加以約束和壓抑,遵循的是“現實原則” 。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的社會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組成,超我的力量是指導自我、限制本我,遵循“理想原則”。

簡單來說就是,“本我“只在乎快感,不在乎責任與道德;”超我“一心只追求道德理想,毫不利己專門利人;”自我“則在本超二我之間努力調和,使一個人在既能滿足自己一定需求的情況下,又不為社會道德所指責,且努力向理想進發。

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間不是靜止的,而是始終處於衝突——協調的矛盾運動之中。

吳謝宇弒母后卻安心當男模:家庭教育切莫忽視“本我”的力量

吳謝宇在別人眼裡是一個自律、專注、早熟、聰明、理智、熱情、情緒穩定、追求完美的人,甚至別人找不出他一個缺點,從小到大他都是所謂的“別人家的孩子”,也就是說他從小到大表現出的都是“超我”。

在人人都稱讚表揚他,以“天才”“宇神”的名號稱呼他時,他心裡得到了極大地滿足,這樣的積極反饋也反過來促使了“超我”在他心裡地位的提升,行動上更是要求“完美”,做公認的“楷模”,繼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做楷模—受表揚—心裡滿足—做楷模,人性的弱點在他身上似乎完全被隱藏了。

吳謝宇弒母后卻安心當男模:家庭教育切莫忽視“本我”的力量

但是每個人都有“本我”的存在,只是對他來說“本我”被完全壓抑了,但是潛意識裡“本我”在不斷的積蓄力量。

不是他沒有缺點,而是他一直活在偽裝之下。就像一個演員,別人演一時,他卻想演一生。這麼一個近乎完美的好孩子,其實是個高度壓抑的偽裝者。

隨著年齡的增長,吳謝宇的閱歷得到提升,特別是上大學後,他開始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接受著不一樣的觀點,自己之前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受到了極大的挑戰,他開始矛盾,開始懷疑自己,偽裝的痛苦感也越來越明顯。

加之在北大學習期間,學業壓力超乎尋常,根據吳謝宇好友最新透露,吳謝宇和室友經常學習到深夜3、4點,第二天7點起床佔教室座位。長期的重大壓力壓得他喘不過氣來,“超我”的狀態保持困難,畢竟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表現優秀,也總有失落、沮喪的時候,這個時候也是他懷疑“超我”最嚴重的時候。

他曾對好朋友透露出想要自殺的念頭,從這點可以看出:

其實他的內心也是十分痛苦的,他沒有很好的調解“本我”和“超我”,兩者在不停地鬥爭著,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鬥爭也越來越激烈

後來,“本我”越來越佔上風,最終突破了道德底線。就想火山噴發一樣,他周密計劃,殘忍地將母親殺害,在母親死後,又迫不及待做了她生前可能最厭惡的兩件事:騙錢和招ji(可能向ji女求婚)。

吳謝宇弒母后卻安心當男模:家庭教育切莫忽視“本我”的力量

吳謝宇完全像是解放了自己被壓抑二十多年的天性,他終於不用再繼續偽裝下去了。

02. “本我”的力量異常強大

為什麼最後“本我”能夠佔得上風?

那是因為,“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

弗洛伊德認為,“本我”是人格中最早,也是最原始的部分,是生物性衝動和慾望的貯存庫。本我由各種生物本能的能量所構成,完全處於無意識水平中,它會不顧一切的要尋求滿足和快感,這種快樂特別指性、生理和情感快樂。它是人出生時就有的固著於體內的一切心理積澱物,是被壓抑、擯斥於一時之外的人的非理性的、無意識的生命力、內驅力、本能、衝動、慾望等心理能力,也就是我們俗話所說的“獸性”

看到這裡,可能人們能理解他騙錢和招ji的做法,但心中還是有疑問:為什麼非要殺害自己的母親?

因為在他的意識裡,母親是他“超我”的重要來源和“本我”的巨大阻礙。

這就要從母親的教育說起。(其實,跟其父親的教育也會有很大關係,本文主要分析其母親的教育)

吳謝宇弒母后卻安心當男模:家庭教育切莫忽視“本我”的力量

吳謝宇的母親謝天琴,在眾人心中是這樣一個道德楷模的形象:清高、保守、忠貞、刻板、道德潔癖、原則性極強。謝天琴無形中也以同樣的標準要求自己的孩子,關於學習、關於成功、關於交往、甚至關於性。

吳遵照他母親的意願,以少年楷模的完美人設活著,成為多少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卻壓抑了作為一個孩子的天性。

讓一個天性自由的兒童去從接受這些道德高標準,內心是非常壓抑的、非常痛苦的。一個童年幾乎從來沒有經歷過頑皮、淘氣、放縱時光的人是可怕的。

吳父去世,吳母變得焦慮、易怒,把全部注意力和希望放在吳身上,讓吳承受了巨大壓力,卻又無處排遣。

從案發後吳謝宇所做事情(騙錢、招ji、買彩票、當男模)我們可以看出,他和母親的很多觀念都是截然相反的,內心的“本我”一直蠢蠢欲動,而每次都會因為母親而壓抑下來。

母親的清高讓他不敢拿別人好心捐獻的錢,不敢談論、接觸跟性有關的東西,不敢做任何在母親眼裡算是出格的事情。可能一遇到那些事情,他就會想起母親的教誨,一開始他會認為母親說得對,我應該按著母親說的做,但是當“本我”戰勝“超我”時,他會反過來認為母親對他壓制太多,讓他成為一個人格不健全的人,這一切都是母親的錯。

吳謝宇弒母后卻安心當男模:家庭教育切莫忽視“本我”的力量

所以,要想徹底擺脫這些矛盾,他就得和母親有個斷絕,繼而走上了那條極端的道路。

03.教育反思:要適度釋放“本我“

雖然這個案件還沒完結,但種種證據和跡象表明:悲劇的發生跟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

教育的目的並非培養高智商的人,而是為了培養人格健全的人。而人格健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

心理學上有這樣的闡述:

人格是各種心理特性的總和,也是各種心理特性的一個相對穩定的組織結構,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它都影響著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和行為,使他具有區別於他人的、獨特的心理品質。

有心理學家說,家庭是“人類性格的工廠”,表明了家庭對孩子人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喜歡互相拿自己的孩子作比較,生怕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差”,只要求孩子“要努力”“要優秀”“要成功”, 從來不問孩子開不開心,不問孩子幸不幸福。可是父母所謂的“成功”不一定就是孩子想要的“成功”,很大程度是他們將自己未曾實現的夢想強加給下一代。

吳謝宇弒母后卻安心當男模:家庭教育切莫忽視“本我”的力量

父母的這些期望無形中使孩子生活在充滿壓力的生活環境中,容易產生心理恐慌、焦慮以及逆反等各種不良心理,這些都將嚴重阻礙孩子正常的身心健康發展,等到孩子“爆發”“崩潰”、出問題時,才後悔莫及。

一直以來,應試教育以“分數”“升學率”為第一位,而忽略個人心智成長,長時間如此,讓部分孩子變成了思想上“人云亦云”、心理上“黑燈瞎火”的人。

適度地釋放“本我“,才有利於孩子心理健康。

吳謝宇弒母后卻安心當男模:家庭教育切莫忽視“本我”的力量

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教育孩子莫做人上人,莫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

這告誡我們,作為父母,在教育孩子上,不要刻意站在偉人的高度上去提要求,不要作為旁觀者去客觀批判,而應用心去感受孩子的感受,在理解、同情的基礎上講述、教授做人的道理。學會適度釋放孩子的“本我“,孩子該玩的時候就放心讓他玩,該哭的時候就放聲讓他哭,該走的時候就放權讓他走。

父母的關愛做到位了,孩子自然能夠感受到愛,也能從心中生出愛的種子。

願看到文章的每位父母能夠反思自己,既注意孩子的身體健康,也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特別是孩子的人格養成。

最後,這個案件屬於極端小概率事件,大家不必恐慌不安,但其中折射出的教育缺失問題值得大家深思。

阿黎心理,助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阿黎還要悄悄告訴你:“點贊加關注,每天有進步哦!”
吳謝宇弒母后卻安心當男模:家庭教育切莫忽視“本我”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