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最下面有什麼可怕的東西?

英子3467550743731


地球上百分之七十的表面積被海洋覆蓋,平均深度達4000米左右,海洋最深的地方在馬裡亞納海溝的斐查茲海淵深度達11034米。海底是寒冷、黑暗、寂靜、高壓的世界,這裡的生物為了適應環境難免長得“醜陋”一些。

深海的魚類就像是水中幽靈一般,遊蕩在黑暗的世界中,在深海陽光照射不到溫度低至2攝氏度且恆定。由於沒有陽光植物自然無法生存,這意味著深海生物的食物來源都需要海洋上層世界的饋贈,最經典的就是鯨魚的屍體,它有一個美麗的名字“鯨落”。

水滴魚

這種魚天生一副哭喪臉,被稱為世界上表情最悲傷的魚,主要生活在水深1000米左右,由於沒有魚鰾所以這種魚的身體是密度略小於水的凝膠狀,全身是沒有肌肉的。

深海龍魚

聽著名字這種魚類應該是挺漂亮的,像觀賞魚一樣。但實際上它的醜陋、它的犬牙交錯超出你的想象,它像深海鮟鱇魚一樣都有發光器。這是一種適應深海黑暗環境的器官,當然並不是為了給自己照路,而是吸引獵物的陷阱。
它的棲息深度大約在1000米左右。

深海褶腮鯊

生活在海深1000米左右,被生物學家稱為活化石,這種魚在5000萬年前就已經存在。

再稍微深一點的深海巨物就是抹香鯨和大王烏賊了

抹香鯨潛水2000米主要就是去捕食大王烏賊了,這也是抹香鯨的主要食物。每次大約能潛水兩個小時左右,之後就要浮到水面進行換氣。


大王烏賊是大型的軟體動物,也是非常神秘的動物,人類很少能看見活的大王烏賊,發現的最多的就是在抹香鯨的胃裡和擱淺在海灘之上的屍體。

一般超過海深三五千米就很少有大型的生物在海底生存了,首先來說就是食物的匱乏難以維持龐大的身體,即使有生物也是一些小型的魚章魚,蠕蟲,帽貝和蛤蜊等。至於說可怕的東西目前來看並沒有,但是深海的寒冷、孤寂、黑暗的環境對於人類來說就是最可怕的了。對於深海恐懼的人,恐怖的是那些看不見的未知的虛無,主要還是自己的想象力。





科學黑洞


深海確實是可怕的,人類陷於深海就如同進入一個無法走出的恐怖深淵,唯有死路一條。但深海的可怕在於其環境本身,並沒有什麼可怕的生物,超深淵的海溝裡其環境已經可怕到罕有生物能生存的地步了。

深海的可怕之一是高壓

海洋表面的壓力約等於一個大氣壓,每下潛10米就增加一個大氣壓,最深處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有11034米深,在這裡的生物要承受1100個大氣壓,若沒有特殊的身體結構會被一下子壓扁,所以最深水層中棲息的反而是那些能順應壓力的無脊椎動物。下圖為海底平原的海參。

深海的可怕之二是低溫

海洋最表層的水溫是隨著氣溫變化的,只不過變化不那麼劇烈,赤道的水溫低於氣溫,而兩極的水溫高於氣溫。100米以下水溫就很少有波動了,全球海洋在1000米深的地方水溫都在7℃左右,2000米以下直到萬米的海底,水溫維持在0-4℃,接近冰點但不會結冰,這個溫度下水的密度最大。只有適應低溫的物種才能在深海生存。

深海的可怕之三是無光

水深200米以內的海洋上層,光線比較充足,浮游植物和藻類可以進行光合作用,這裡各種生物非常繁盛。200-1000米的海洋中層尚能透過一些光,但已經不足以支持光合作用了,這個水層的很多魚類長出了一雙大眼睛,貪婪的捕捉一切光線。1000米以下的深海,生物發光是唯一光源,鮟鱇魚就以頭上頂著個燈籠聞名。

棲身於7000-8000米超深淵水層的鈍口擬獅子魚,視覺完全喪失,僅靠側線感知水流變化。

深海的可怕之四是貧瘠

光合作用是地球絕大多數生態系統的基石,由於海水200米以下就沒有光合作用了,生態系統就難以維持了。在海底火山噴口生活著一些自養古細菌,能把火山拋出的一些化學物質中蘊含的化學能轉換為生物能,供養了一部分生物,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小生態系統。

絕大多數深海生物最主要的食物是“海雪”,即浮游生物屍體和有機質碎屑相互碰撞黏合在一起形成的絮狀物,從海洋表層一直沉降到海底。深海生物吃的實際是上層海洋生物吃剩下的殘渣、碎屑以及糞便,這些對上層生物微不足道,甚至只是垃圾、廢物,卻是深海生物賴以生存的。

深海沒有可怕的生物

由於深海環境極其惡劣和貧瘠,生物非常稀少,這裡生物的特點是體型小、行動遲緩、代謝緩慢,儘可能降低能量消耗,減少所需食物,唯有這樣才能存活下來。

大眾眼中的深海巨型生物,無非抹香鯨和大王魷。實際上抹香鯨最多也就潛至2200多米的深度。潛水最深的哺乳動物是柯氏喙鯨,可以深潛2900多米。3000米以下就再也沒有哺乳動物生存了。

大型鯊魚潛水最深的是灰六鰓鯊和幾種睡鯊,其中灰六鰓鯊能潛至近2500米。有種叫棘鱗烏鯊的小型鯊魚,體長75釐米,潛水深度可達4500米,這是軟骨魚的潛水記錄。

硬骨魚在深海中生存的能力更強一些,神女底鼬䲁能在8300多米的超深淵海溝裡生存。

8400多米深就是魚類的極限了,再往下的水域只有無脊椎動物生存了,包括一些軟體動物、環節動物和節肢動物等。

著名的大王魷生活在300-1000米的海洋中層,另一種巨魷——南極中爪魷最深也不過2000多米,真正棲身於深淵層的頭足類體型很小,下圖是美國2016年在4200米深的海底發現的未知章魚。

到了海洋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的海底,這裡的巨無霸是節肢綱—端足目的短腳雙眼鉤蝦,體長5釐米。

對生命來說,深海是一片高壓低溫的黑色沙漠。超深淵的海溝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沒有可怕的東西能在這裡活下去。

瞭解動物知識,關注動物博覽。


動物博覽


人類對於深海的認識可能還沒有對於太空的認識多,世界上海拔最低處在馬裡亞納海溝,海平面以下的深度達到了11000多米,在這個恐怖的深度,不僅水壓強大得可怕,其內還生存著一些怪異的生物。

深海中存在很多長相奇葩的生物,由於深海中高壓、無光、低溫等特點,這些生物慢慢進化出來了特有的身形和結構,深海中是漆黑一片的,所以深海中的生物,大都是眼睛退化了,但是有的生物,不僅連眼睛退化了,還有一些其它的怪異特徵。

無臉魚

這種魚就很可怕了,別的魚都是眼睛退化了,它倒好,乾脆連臉也一起退化了,看起來很是怪異,這種魚是鼬魚的一種,在水深4000米以下被捕獲。

根據科學家所能提供的情況看來,生物能夠在海底承受的極限深度是8000米,在這個深度,世界是一片安靜的,伸手不見五指,聽到的只有大海的哭聲陣陣。但是在這個深度還是有很多生物能夠生存。

深海龍魚

雖然說深海漆黑一片,但是也不妨礙某些生物天生就是流光溢彩,在水深1000米以下基本是伸手不見五指了,但是還有很多深海生物都有夜間游到海面進食的習慣,深海龍魚就是一種,在龍魚靠近水面的時候,其它的魚類會誤以為它是天上的繁星,靠近深海龍魚進而被其所捕食。

霸王烏賊

霸王烏賊也是深海中存在的一種體型巨大的生物,它是一種無脊椎軟體動物,也是地球上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無脊椎動物,它的體長最長可以達到20米,實際上它是一種巨型章魚怪物,但是人們習慣於稱之為霸王烏賊。霸王烏賊是可以存在的,它的眼睛甚至比足球還要大,美國有一位收藏家收藏了一隻總長為15.68米的巨型章魚,深海中或許還有體型更大的。霸王烏賊的天敵是抹香鯨,曾經有人在抹香鯨的肚子裡發現了長度為20釐米的霸王烏賊的牙齒。

深海中的未知生物還有很多,比如海蜘蛛、食肉海綿、深海蜥魚、海魔蝰魚等。


鏡像宇宙


對於人類而言,深海的可怕有三點,長相醜陋的生物,極端的壓力,無盡的黑暗。

長相醜陋的生物

水滴魚

水滴魚被英國媒體評選為最醜陋的海洋生物,它們生活在800到1000米的海底,成年後體長30釐米,全身都缺少肌肉,在海底的行動非常緩慢,捕食主要也是以面前的食物為主,沒有魚鰾難以保持浮力,只能依靠果凍狀的身體控制沉浮。由於其生活範圍存在蟹和龍蝦,因此經常被人連同其它海洋生物一起捕撈上岸,導致它們現在變成瀕危物種。

管眼魚

管眼魚的特點是它幽怨的表情和透明的腦袋,它們的眼睛可以旋轉,能夠看到腦袋上方,常年生活在海底600米左右的深度,為了抵抗水壓身體逐漸變薄,一看就能看到腦袋裡的組織,也因此無法在淺水區生活,如果被人捕撈上岸,會像深海魚那樣器官破裂減壓而死。

無臉魚

無臉魚只有嘴巴,沒有眼睛和鼻子,或者說它的眼睛位於皮膚之下,一般會依靠頭部凝膠狀的感覺器來探測周圍的環境,它們生活在4000到5000米深的海域。有記載1870年第一次發現,之後就只到2017年才有捕捉記錄,相關資料非常少。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搖籃,漆黑的深海還有更多難以想象的生物。

極端的壓力

根據液體壓強計算公式P=ρgh可知,海洋深度每下潛10米,就會增加一個大氣壓,而地球上海洋的最深處是馬裡亞納海溝的斐查茲海淵,達到了11034米,壓強是地面的1103倍。可能大家對這個數字沒有什麼概念,人類目前無裝備下潛的最深記錄是113米,由法國探險家吉翁·奈瑞保持,這個深度相當於11個大氣壓;有裝備潛水的最深記錄是332米,相當於33個大氣壓;1103倍的大氣壓相當於每立方厘米上有1.1噸的重量,相當於一根手指要頂起1.1噸重的物體,如果人體位於深海11034米的深度,會立刻被水壓扁死亡。

目前為止,人類發現的有脊椎動物的最深記錄是深海8000米左右的獅子魚,它們體態柔軟能夠抵抗高壓環境,再往下就只有無脊椎動物才能生存。

無盡的黑暗

超過1000米深的區域被稱為深海,這裡一片漆黑,魚類已經無法依靠眼睛來捕捉食物,許多生物為了生存進化出了相應性狀。

例如將觸鬚變長,依靠觸鬚來感知周圍的事物,能夠擴大捕食範圍。

黑暗環境中,一些魚類為了能一口捕捉到獵物,它們的嘴巴逐漸變大,還進化出能夠發光的器官,有的則是依靠共生的微生物發光,為了生存下去它們的樣貌變得千奇百怪,這就是為什麼深海魚類面目猙獰的原因,別人也不想的,都是為了混口飯吃!

科學薛定諤的貓


深海除了長相奇葩的生物,可怕的東西還是挺多的,壓力極大人造潛艇瞬間會被壓扁,不過卻可能存在著地球生命起源的奧秘,還有誘發海嘯的板塊斷裂處,對人類有一定威脅。

人類這樣智力發達的生物,憑著智力碾壓了各種猛獸,目前對人類威脅比較大的是肉眼看不到的各種微生物,可以導致很多疾病,可是人類也通過科學瞭解到微生物生活有規律,就是它們不能憑空存在,必須依附在什麼東西上,知道了微生物導致的疾病的傳播規律,那就簡單了,雖然人類拿他們沒辦法,它們現在也不能拿人類怎麼樣。深海中由於環境惡劣,長出的各種生物也奇形怪狀的,也由於環境中相對缺乏氧氣和食物,所以深海也沒有什麼體型超越鯨魚的大型生物,就是有也沒什麼可怕的了。

深海可怕的在於恐怖的壓力,生活在那裡的生物多是一些身體含水量多、體內缺少或者沒有空腔的,可以適應深海的壓力,而人類造的設備就需要靠著結構和材料硬撐。不過深海有大量熱泉,就是由於海底海床裂縫吞噬還海水,由於地下深層溫度高壓力大,水會成為超臨界狀態,這是一種介於液態和氣態之間的物質狀態,本身溫度很高,又有較好地溶解物質,為一些嗜極微生物提供能量和養分,它們可以靠著硫化氫等化合物生產有機物,維持著一套獨特的生態系統,可能是地球生命起源的方式之一。

自然的力量人類還沒能力去抵抗,海底就是板塊較低處,板塊的擠壓會形成地震誘發海嘯,印度尼西亞那次嚴重的海嘯就因此形成,這也是可怕的地方之一。


來看世界呀



深海什麼最可怕,深海恐懼症就是其中之一。它指的是對海洋的強烈且經常是毫無根據的恐懼。

恐海症經常與對深水的恐懼、對大浪的恐懼、對遠離陸地的恐懼以及對廣闊空曠的恐懼聯繫在一起。深海恐懼症患者可能並不害怕海洋本身,他們只是害怕遇到海洋生物。海洋廣闊且相對未被探索,已經患有焦慮症的人們因其“神秘”而恐懼它。有時,像恐水症和瘋狗病這樣的術語經常被用來描述恐海症。恐水症實際上是對各種水體或雨水氾濫的恐懼,有時甚至可能由浴缸裡的水引發。另一方面,瘋狗病發展到狂犬病的晚期,可能會使人害怕水而拒絕喝任何液體。某些水恐懼症病例甚至可能與害怕吞嚥有關。



我們經常觀看關於大白鯊、大章魚或其他危險的海洋捕食者襲擊海里游泳者的電影。所有這些都會灌輸對海洋的恐懼。



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探索了神秘而怪異的海洋生物(北海巨妖),同樣地,《大白鯊》這樣的電影描繪了巨大的鯊魚,它們不僅殺人如麻,而且進化得足以聰明地思考和攻擊人類。



同樣,包括《泰坦尼克號》這樣的電影讓人們感受淹沒在茫茫大海中非常現實。人們非常害怕暴力死亡,尤其是溺水的人更有可能發展成恐海症,而這些電影和書籍加劇了這種情況。



負面或創傷性事件(直接或間接經歷)也會引發對海洋的深切恐懼。其他相對不常見的害怕海洋的原因與遺傳疾病、甲狀腺疾病、激素失衡或腎上腺功能不足有關。



恐海症的一些病例非常嚴重,症狀可能會干擾患者的日常生活。在其他情況下,它們可能只有在恐怖症被帶到海邊時才會顯現。有些人可能無法觀看關於海洋的圖片或圖像,更不用說涉及深淵的電影了。



通常,對海洋恐怖症的恐懼表現出各種身體和情感症狀,例如:

一看到大海就發抖恐懼,以至於心理一直在播放死亡和垂死的電影情節;感覺與現實脫節,感覺麻木或無法清晰表達自己;哭泣、逃跑等;胃腸不適噁心。



自然地,這些症狀可能會使人衰弱,尤其是當走到水邊,看到黑乎乎的深水就想跳下去。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這是我在網上看到的圖,深海恐懼者慎入。

你準備好了嗎。

好了的話向下拉。

你真的確定?

不後悔?

好吧,你贏了。

好啦好啦,不玩了,下面的才是重頭戲。

準備好就開始冒險吧。
























先挖到這裡。

下面的情況我們還不知道。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侵刪。


太史玖


深海里的生物比較少,但是仍然會有少量的生物存在。由於深海沒有光照,生活在深海里的生物幾乎都沒有視力,它們看不見東西。網上有很多深海魚的照片,它們都長得很恐怖(醜),請看。





楓泊秋陌


深海可怕的在於恐怖的壓力,生活在那裡的生物多是一些身體含水量多、體內缺少或者沒有空腔的,可以適應深海的壓力,而人類造的設備就需要靠著結構和材料硬撐。不過深海有大量熱泉,就是由於海底海床裂縫吞噬還海水,由於地下深層溫度高壓力大,水會成為超臨界狀態,這是一種介於液態和氣態之間的物質狀態,本身溫度很高,又有較好地溶解物質,為一些嗜極微生物提供能量和養分,它們可以靠著硫化氫等化合物生產有機物,維持著一套獨特的生態系統,可能是地球生命起源的方式之一。


隨風242381836


不是這夥計和他兄弟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