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發炎,為什麼腎會出毛病?

2003年英國南安普頓醫院收治了一名12歲的男孩,原因是身材矮小發育不良。在檢查過程中,從男孩體內發現並取出一枚巨大的腎結石。腎結石本身似乎還不能解釋病人的發育營養狀況,通過仔細詢問和觀察,發現病人有比較輕的腸炎症狀。經過詳細檢查,最終確定病因就在腸炎上。

肠道发炎,为什么肾会出毛病?
肠道发炎,为什么肾会出毛病?
肠道发炎,为什么肾会出毛病?

實際上腸炎相關研究早就發現腸炎病人易發腎結石,但都是針對已經明確的診斷。而這個病例的奇特之處在於提醒醫生,如果青少年出現腎結石,要注意排除腸炎的可能。

腸炎是如何導致腎結石的呢?最常見的腎結石,按照成分來說是草酸鈣結石,是草酸鹽和鈣離子在尿道結晶所形成的。正常人血液和尿液中也有少量的草酸和鈣,但因為濃度很低,不容易形成腎結石。但腸炎病人血液中的草酸增多,經過腎臟時進入尿液的含量隨之增加,就容易發生草酸鈣腎結石。

正常人尿液中的草酸含量不高,是因為在正常情況下尿道不是草酸離開人體的主要途徑,而是經過腸道隨糞便排出。按說大部分草酸來自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剩餘的草酸經腸道排出更為順路。不過我們的腸道非常高效,它會主動和被動吸收所有能夠吸收的東西。為了擴大吸收,腸粘膜處心積慮地增加和腸內容物的接觸面積,腸粘膜不僅到處都是褶子,褶子上面還有絨毛,每個細胞表面都伸出無數的微絨毛。一些小分子的物質如果想要順利逃出腸道,一般就要設法把自己變成大分子或者某種固體的一部分。

草酸從腸道排出,是採用和鈣離子結合的方式。這方面草酸可謂用情專一,但鈣離子並不專一。就和所有金屬離子一樣,任何會讓結合更穩定、更難以溶解的成分,都對鈣離子有吸引力。相比草酸鈣,脂肪酸鈣更加穩定,不容易被腸道吸收。所以原本正常情況下要和草酸鹽結合的鈣離子,被脂肪酸給奪走了。

很多腸道疾病會影響脂肪的吸收,使腸道內的遊離脂肪酸增多,比如好發於青少年的克羅恩病。這是一種可以累及全部腸道,但大多以小腸為主的腸道炎症。小腸散在分佈很多潰瘍,中間的粘膜看起來是正常的,但現在研究發現,克羅恩病病人即便看起來正常的腸粘膜也可能存在炎症和功能障礙。腸粘膜損害過多,包括脂肪在內的很多營養物質就無法吸收,會遊離在腸腔內。如果排出體外病人就會出現脂肪瀉。

被脂肪酸奪走了鈣離子的草酸鹽被腸粘膜吸收後進入血液,離開人體只能通過另外出路,那就是全身血液都要流過的地方——腎臟。當草酸鹽通過腎小球析出、進入到尿液中的時候,它又得到了和鈣離子結合的機會。這一次鈣離子再沒有選擇——因為脂肪是不可能進入尿液中的——只能乖乖與草酸鹽結合。逐漸濃縮的尿液在狹窄的腎小管、腎盂和輸尿管中緩緩流動,是草酸鈣結晶形成的有利條件。當結晶增大到肉眼可見時,就是腎結石或者輸尿管結石。有些腸炎病人腹痛腹瀉,進食受影響,存在脫水問題,腎結石就更容易形成了。

知道了原理,那麼有慢性腸道疾病或切除過部分腸道的人,應該如何預防腎結石呢?如果從草酸、鈣和脂肪的三角關係來考慮,可能限制脂肪尤其是動物脂肪是最合理的。限制草酸不現實,因為草酸廣泛存在於各種食物中,有些含量還很豐富,限制過多影響生活質量和營養狀態。鈣的作用在這其中本就呈兩面,它也不是主角。脂肪是最應該限制的,而且高脂飲食本就不健康,也會加重各種胃腸道症狀。這也是幾乎所有胃腸道疾病或出現症狀時醫生建議限制高脂飲食的原因。

本文首發科學貓頭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