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裡的搖滾樂:我們本打算改變世界,結果只改變了自己

文|戈弓長

在剛過去的91屆奧斯卡上,三部譜寫音樂人生的電影占據半壁江山,包括斬獲最佳男主角獎的《波西米亞狂想曲》、最佳影片《綠皮書》和最佳原創歌曲得主《一個明星的誕生》。自1927年華納公司的《爵士歌王》宣告電影進入有聲時代以來,音樂和電影已難捨難分。演員通過演繹音樂名人成就事業輝煌,更有成名歌手涉足銀幕,把星光延續到影壇。早期音樂傳記片多為古典音樂家,如1937年法國導演阿貝爾·岡斯的《貝多芬傳》;還有1938年米高梅出品的約翰·施特勞斯傳記片《翠堤春曉》,以及1984年米洛斯·福爾曼導演的《莫扎特傳》。相比嚴肅莊重的古典樂,豐富多彩的現代音樂家傳記片反映著激變的20世紀風貌。

電影裡的搖滾樂:我們本打算改變世界,結果只改變了自己

《一個明星的誕生》劇照

1991年,搖滾樂的狂熱愛好者奧利弗·斯通拍出《大門》,主人公是美國迷幻搖滾樂的代表——“大門”樂隊主唱吉姆·莫里森。莫里森兒時在路上看到車禍,過早目睹死亡讓他對生命有了別樣的體悟。大學期間組建“大門”樂隊逐漸走紅。如同迷幻搖滾的名字,莫里森的生活中充斥著毒品、酒精和性,他神志不清地在臺上唱出“弒父淫母”的歌詞並裸露下體,多次入獄。1971年,27歲的莫里森在浴缸裡去世,結束了驚世駭俗的一生。電影為觀眾洞開一扇透視美國20世紀六七十年代文化精神的門:那是一個動盪激變、喧囂躁動的年代,冷戰的陰雲在戰後精神廢墟上盤旋,垮掉的一代和世俗決裂,在藥物的致幻效果中追尋精神的烏托邦。片中的搖滾樂演唱會猶如印第安人的宗教儀式,觀眾一絲不掛地狂舞扭動,在迷亂中釋放本能、返璞歸真。舞臺另一邊則是嚴陣以待的警察,隨時架走歌迷,中斷演出。片中莫里森說道:“大門是知覺之門而非頭腦之門”,他以音樂反叛一切制度、法律、道德,以大逆不道的姿態打爛現實的桎梏,最終拋棄物質和理性,在迷幻中通向自由的永恆之門。

電影裡的搖滾樂:我們本打算改變世界,結果只改變了自己

《天鵝絨金礦》劇照

搖滾從20世紀60年代走來,到了70年代,愛與和平只剩下空洞的口號,群居和性自由也無法激起興趣,懷疑主義盛行,大眾的政治參與度降溫,於是華麗搖滾開始了。華麗搖滾在思想上沒有多少突破,風格就是全部,性別問題成為新的反叛要點。1998年由託德·海因斯執導的《天鵝絨金礦》,主人公佈萊德·斯萊德的原型是英國華麗搖滾代表人物大衛·鮑伊。片中斯萊德原本留著長髮,抱著吉他彈唱,在音樂節看到美國搖滾歌星庫爾特·懷爾德的演出而愛上他。狂熱的同性之愛激發靈感,讓斯萊德徹底釋放,他塗上眼影髮膠,換上緊身亮片裝,在舞臺上妖豔亮相。雌雄莫辨的美和魅惑自戀的歌聲傾倒眾生,倫敦一夜之間擁進了比彩虹更多的顏色,年輕人褪去了波西米亞風,換上繽紛絢麗的服裝,宣稱愛什麼性別都可以。影片用報社記者阿瑟的調查串聯故事,如今西裝領帶的他也曾是華麗搖滾的信徒,躲在屋裡聽唱片,小心翼翼地躲開爹媽,在家門口換上豔麗服飾走向人群。搖滾伴隨著青少年的性覺醒,危險又甜蜜。還用王爾德的綠寶石做道具,給追求感官唯美的音樂找尋精神源頭——別管道德教條,美就是一切,只顧享受青春,耽於美麗。影片最後斯萊德已變成通俗歌手,已分手的愛人懷爾德哀傷地說道,“我們本打算改變世界,結果只改變了自己”。華麗搖滾的時代一去不返,像一場中年時憶起的春夢。

電影裡的搖滾樂:我們本打算改變世界,結果只改變了自己

《席德與南茜》劇照

搖滾樂生來帶著著反叛的胎記,舞臺上是激烈的鼓點,噪音轟響般的電吉他和瘋狂嘶吼,樂手們裝扮另類,生活浪蕩不羈,而瘋狂極端的表象下是超越世俗的純潔理想。1986年的《席德與南茜》根據“性手槍樂隊”的貝斯手席德·維舍斯的事蹟改編。席德是個剃著雞冠頭、瘦骨嶙峋的朋克歌手,南茜是個化著濃妝、穿著豔俗的“骨肉皮”。兩人相愛後,南茜的毒癮影響了席德的音樂事業,但席德不肯放棄愛人,寧願陪她墮落。兩個被家庭和社會拋棄的邊緣人,愛的絕望卻義無反顧。影片中英國處在經濟蕭條的背景下,破敗的街道上垃圾遍地,牆上塗著無政府標語和反戰符號。席德厭惡經紀人的勢利和其他搖滾明星的虛假,他根本不要觀眾的喜歡,鄙視名氣和財富。南茜面對唱片公司老闆要求她離開席德,送給她一套房子的利誘,想都沒想就拒絕,這迫使觀眾重新看待兩個為人唾棄的毒鬼。他們像兩個單純的胡鬧的孩子,活得太過真實,和現實的一切格格不入。他們的愛情如同汙穢中開出的花朵,脆弱而珍貴。影片最後,1978年,兩人結伴在紐約西街切爾西飯店100號房自殺,南茜死了,次年22歲的席德死於吸毒過量,歌迷將他視為朋克精神的終極表現,他拒絕被同化,留了在青春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