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秧田期管理重點應注意哪些?

神農35


水稻秧田期管理主要表現在溫度,溼度,肥水和病害管理上,其基本目標就是保證水稻秧苗正常生長髮育,把秧幼苗培育成根壯莖粗,葉綠葉厚抗逆性分櫱多的健壯幼苗。

一,溫度管理。



水稻抪種以後,由於田間氣溫變化幅度比較大,秧幼苗對這種氣溫變化既不適應,又不能有效自身防禦。因此最好採用雙膜覆蓋,待秧苗出土成"筍尖"以後撤去內膜。

然後視氣溫變化情況,當低溫逆襲時,可以在外膜上覆蓋草苫等覆蓋物以提高棚內溫度,滿足秧幼苗生長對溫度的需求。

二,溼度的管理。



在秧幼苗兩葉一心之前都可以不用澆水。一是在整理苗床時已澆透水份。二是前期秧幼苗的生長對水份的需求量不是很大,苗床溼度基本上可以保證幼苗的水分需求。

待秧苗三葉一心以後,由於秧齡的增加營養需求的加大,再加上為了調節溫度而適度放風時的水分蒸騰,棚內土壤溼度需要隨時注意調劑。只要細心觀察,發現葉片吐水正常,土壤溼潤就不用再澆水,以免苗床過澇。



三,肥水管理。

在水稻秧苗兩葉一心時,可用氨基酸葉面肥對秧苗進行葉面噴霧,既給秧苗補水,又給幼苗補充營養,還不容易出現肥害,增強幼苗早期的抗逆性。

在秧苗三四葉時,考慮放風的需要,可在放風的同時,用稀薄糞水加少量尿素對秧苗進行引苗,加速其營養生長,以促幼苗分櫱。

四,秧苗期的病蟲害防治。



主要是立枯病,青枯病,黃葉病,生理病的及時防控。和地下害蟲如土蠶,螻蛄,蠐螬對秧幼苗根系的危害。

常用藥劑配方如:百分之二十五的氯溴異氰脲酸鈉與百分之二十五的立枯淨,及氨基酸葉面肥三元復配使用,有地下害蟲危害時,可加地下害蟲一支靈十毫升多元復配使用,病蟲一起加以防控,效果不錯。

五,施好"斷奶肥"和"送嫁肥"。



作為一個特別問題提出來用以強調。

"斷奶肥"一般在兩葉一心前施用,"送嫁肥"則在移栽前三至五天時施用。最好用噴霧器噴施,吸收利用快利用率高,效果顯著。

施兩肥目的在於培育壯秧,秧苗入本田以後,不落黃分櫱快,苗旺盛發苗足不倒威生長勢強。


清江鶴


水稻育秧管理的重點無非就是水分、溫度、養分、PH值、防病這幾方面來培育壯秧。而且,這幾點中PH值和防病其實是有一定的關聯的,這幾個重點並不是孤立的。

1、水分管理。水分管理是個重點,會影響到秧苗素質、根系生長以及病害的發生。水分管理主要是採取澆水次數少、一次性澆透的原則,也可以通過“三看澆水”來作為澆水的標準,心葉是否捲曲、早晚葉尖是否吐水、床土是否發白來作為澆水的標準。苗床長期保持溼潤或者打水灌溉的狀態,會造成秧苗的徒長、根系生長不良以及立枯病高發的不利影響。

2、溫度。溫度也是育秧的關鍵之一,育秧期間秧苗的最適溫度各有不同,但是共同點就是控制溫度不要過高,在苗出齊之後就需要適當的通風降溫、秧苗2.5葉之後需要控制溫度在25度以下。之所以控制溫度,就是為了控制秧苗的徒長,在控制秧苗的長勢同時,也利用適宜的溫度來促進根系的生長。

3、養分。水稻育秧期間需要多次澆水來滿足秧苗對水分的需求。既然澆水,就必然會出現床土中的養分隨著水分流失的情況。特別是在秧苗離乳期這個階段,通過撒施壯秧劑或者噴施氨基酸類葉面肥是補充養分的重要手段。同時,適當的補充養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立枯病的發生。

4、PH值和防病。秧苗最適的PH值在4.5-5.5之間,也是抑制立枯病病菌活動和繁殖最有效的PH區間。特別是在秧苗2.5葉期這個階段,是防治立枯病的關鍵時期,也是立枯病最高發的時期。秧苗2.5葉期通過撒施固體酸或者噴施液體酸劑來調節床土的PH值至4.45.5的區間是很有必要的,對於防治立枯病有著極為明顯的效果。同時,也可以在2-2.5葉期使用殺菌劑比如瑞苗清、甲霜惡黴靈來防治,只不過成本相對的高昂。

同時,也建議大家堅持在秧苗出齊之後每天通風,逐漸的增加通風時間,控制棚內的溫溼度。特別是在陰雨寡照的天氣條件下,更是立枯病的高發天氣條件,在這樣的天氣條件下仍需要堅持通風,排除棚內的溼度,創造不適合立枯病病菌繁殖和活動的條件。

以上是我對我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1.確定合理的栽培密度。

2.科學施肥:大力提倡增施有機肥和生物菌肥,適量施用鋅肥、硅鈣肥,利用測土配方技術科學施用化肥,做到缺什麼補什麼,缺多少補多少,以達到節約成本增產增收目的。

3.科學灌水:在水分管理上,根據水稻不同生育期和生育特點調節水層,合理灌水和曬田。

4.綜合防治病、蟲、草害:除草以不影響分櫱、安全、綠色為目標,施用對水稻無抑制作用的高效、安全殺稗劑進行封閉除草,水田整個生育期要在人工除草的基礎上進行化學除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