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雨年!大汛年!咸寧今年防汛抗旱形勢嚴峻…

【聚焦】大雨年!大汛年!咸宁今年防汛抗旱形势严峻…

記者:周榮華 通訊員:敖瓊

【聚焦】大雨年!大汛年!咸宁今年防汛抗旱形势严峻…

4日30日,全市防汛抗旱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分析研判,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今年降雨會比常年明顯偏多,發生持續性強降雨的可能性極大,梅雨期的雨量和強度均會超過常年,基本可以預判今年是大雨年、大汛年。

【聚焦】大雨年!大汛年!咸宁今年防汛抗旱形势严峻…

從氣象預測來看

今年長江流域氣象水文年景偏差,特別是中下游有可能發生嚴重的洪澇災害。預計全年臺風生成個數較同年偏少,但登陸我國的颱風數量偏多、強度偏強,登陸和明顯影響區域集中在華南沿海。這都給我市防汛抗旱工作帶來更大挑戰。預計2019年汛期澇重於旱,其中5~9月降水量1000~1200mm,較常年偏多1到4成;主汛期(6~8月)降水量700~900mm,偏多2~5成。梅雨期降水量450~700mm,較常年偏多1~5成;6月中旬後期入梅,7月中旬前期出梅,入梅較常年略偏晚、出梅較常年偏晚,梅雨強度較常年偏強。盛夏期降水量200~250mm,南部偏多1~5成,北部接近常年同期。出梅後有階段性高溫出現,盛夏期極端最高氣溫38~39℃。

從特殊市情來看

我市屬典型的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溼潤氣候,是全省三大暴雨中心之一,歷來是“三年兩旱,十年九淹”的洪澇旱災多發高發的地區,上有川水湘水之壓,下有漢水贛水頂託,可以說是頭上頂著庫水,腳下踩著江水,腰上纏著湖水,身上流著河水。歷年的防汛實踐表明,咸寧不存在有災無災的問題,而是大災與小災、一災與多災的問題。今年,我市防汛抗旱又將是一場大考,必須未雨綢繆、嚴陣以待。

從防治能力來看

近年來,通過大力開展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我市新建了一大批水利項目,這些項目在防汛抗旱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與之配套的工程建設還不完善,與長江上下游和左岸堤防相比,我市長江堤防仍是長江中游的薄弱堤段之一,在2016年和2017年的大水之年中,長江堤防也出現了一些險情。同時,湖泊和中小河流堤防基礎較為薄弱,排澇能力不足,一些城鎮和行業的防汛抗旱應急管理體系還不健全,城市防洪排澇依然是心腹之患,抗災救災的協調聯動機制還不夠完善,山洪災害的防範和抗禦能力還很薄弱。特別是隨著城鄉人口流動加速,商貿旅遊日趨頻繁,突發災害預警轉移難度倍增;農村人口老齡化、空心化也導致群眾自救互救能力不強,傳統的防汛搶險組織動員方式難以為繼。

會議要求

面對嚴峻現實,全市上下要迅速進入臨戰狀態,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聚焦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早部署、早動員、早準備,確保實現“四個確保一個減輕”的目標:即在標準洪水內,確保不死一人、不潰一堤、不倒一壩、無一人因災上訪;出現超標準洪水和嚴重乾旱,要奮力拼搏,千方百計保安全,最大限度減輕人員傷亡和災害損失,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聚焦】大雨年!大汛年!咸宁今年防汛抗旱形势严峻…

1【黨報問政】居民區養殖汙染何時休?

2【政務】丁小強調研世界軍運會火炬傳遞線路時強調:融入咸寧元素,彰顯咸寧特色,展現咸寧之美!

3【聚焦】咸寧在這兩份榜單中排全省第三!

4【政務】丁小強在市委中心組專題學習會上強調:發揚五四精神,推動咸寧高質量發展!

5【權威發佈】提前退休真的來了,咸寧哪些人可以申請?

6【關注】咸寧2地37名幹部任前公示公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